一家电影院的网站上说:“影院食品是电影文化的一部分,在美国只要是电影院就必有Popcorn。若想在街边寻觅一处看电影的场所,或你不懂英文,只要你闻到爆米花的香味便可容易地找到电影院。”
在北京找电影院还是不要靠鼻子去嗅,大概老远就能听到电影院里发出的砰砰的声音。里面出售的爆米花也许没那么香,但价钱绝对够高的。一包爆米花,电影开场二十来分
钟就能吃完,价钱跟全场电影差不多。这爆米花咋就这么贵呢?而且贵得没道理——人家一部大片,出动了大导演、大明星、大服装设计,投资了很多亿,拉了很多广告才拍出来,而爆米花就是玉米粒加热膨胀成的,凭什么价钱赶得上大片呢?已经思量了半天才决定掏钱买票看电影、而不是买张碟在家里看,干吗还犯傻买那么贵的爆米花呀?既然电影院的人会料到观众这么想,爆米花的价钱为什么不会降下来呢?
电影院里出售的爆米花不仅价格高,而且他们还想方设法地多卖。在很久很久以前,拍电影的跟放电影的是一伙的。拍电影的将他们的电影拿到他们或拥有或控制的电影院线放映,他们得到绝大部分票房收入。后来政府强制拍电影的交出放映权。院线也做起了自己的生意。
电影院除了在开演之前放广告、放预告片之外,还卖爆米花、饮料和快餐。这项业务的利润非常高,而且院线不跟电影公司分成。爆米花是玉米粒高度膨胀出来的,利润高达90%。吃爆米花还会让观众口渴,又能顺带着卖饮料。一位电影院经理还想起了给每个座椅安上托盘的主意,这样观众可以放好饮料,起身去买更多爆米花,于是托盘被誉为“声音之后最重要的技术革新”。他还会给爆米花上的黄油加更多的食盐,延伸影片放映过程中的爆米花-可乐-爆米花循环。电影院老板做的这项买卖不需要电影有抓人的、复杂的情节,那样的话观众看得投入,反而顾不上吃爆米花了。他们需要更多的人经过爆米花摊,那样才有可能卖得更多。就为了多卖点爆米花,甚至还有这样的设计:“你知道电影院为什么要提前1个小时售票吗?因为要预留一段时间,让观众有机会去采购看电影时要吃的零食与饮料!”
其实准确地说,是让那帮有钱的家伙有机会去买爆米花。经济学家说,去看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院卖的爆米花超贵。爆米花价格之所以仍然居高不下,是因为老板知道他可以从那些不在乎钱的人那里获得利润,同时又能将电影票卖给在乎钱的人。(贝小戎专栏作者,任职于《三联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