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正文
 

夏业良:不要把经济学家群体妖魔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1日 09:37 文汇报

  夏业良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近两年我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为本科生一年级学生讲授《经济学原理》,为硕士生和博士生讲授《制度经济学说史》,此外还与其他几位教 师共同为本科四年级学生开设了《经济学名著选读》,即由几位授课教师分别选择有代表意义的经济学文献,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安排内集中讲解并引导学生讨论发言 和相互评议。

  我选择的文献是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的《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这本书篇幅不大,具体分为:“经济学研究的内 容”、“目的与手段”、“经济‘量’的相对性”、“经济法则的性质”、“经济学法则与现实”和“经济科学的意义”这六章。罗宾斯声明此书是由一位经济学家 为其经济学同行而写的著作,他在该书的第一版序中开门见山地告诉读者:此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力求明确经济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经济科学法则的性质。二是试图 说明这些法则作为解释现实的指南和政治实践的基础所具有的局限性和意义。

  虽然阅读量不算太大,但是我要求发言的学生尽可能多地利用

图书馆和互联网络进行检索,整理出一个简略的发言提纲。结果多少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从有些学生的发言提纲中可以看出他们涉猎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并且选择了他们各自有兴趣并且能够借以发挥的讨论主题。

  在学生的发言中他们比较集中地认识到“选择机会”的重要性,同时对经济学定义的宽狭、假设和局限条件的范围与意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局限性与适用范围、经济学方法论的辨析与争论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讨论。

  作为20世纪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的领军人物,莱昂内尔•罗宾斯教授在经济学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他对经济科学的定义得到当时最广泛的关注,直至今日他 的重要阐述仍然影响着主流经济学的教科书和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他在《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第二版序中指出,价值判断超出了实证科学的研究范围,并且他坚 持否认比较个人之间的效用在科学上是正当的。罗宾斯力图把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截然分开,力图把经济学与道德哲学截然分开,但是他否认自己是在鼓吹经济学 家不关心自己研究领域之外的所有事情或活动。

  他在书中正式阐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所主张的是,表述方式要更为精确,思考范围不要过于 狭窄”。“所有这一切并不是说经济学家不应就伦理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如同主张植物学不是美学,并不等于说植物学家不应对花园的设计有自己的看法。相 反,我们企盼经济学家对这些问题进行长期而广泛的思考,因为只有这样,在需要他们解决问题时,他们才能对各种既定的目的作出评价”。

  从所谓“罗宾斯经济学”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经济科学研究的是人类行为在配置稀缺手段时所表现的形式”,还是“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的与具有各种不 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的定义都强调了稀缺性这一基本局限条件,因此,如果给定各种不同的用途或者目标的多样性,人类行为将始终面 临着如何选择的问题。

  因为人们的天然禀赋和所面临的局限条件不同,并且个人的偏好与效用之间存在着差异,经济学并不能给出惟一正确的选择,而更多的是着力于帮助人们进行选择之前的分析和判断。因此说“经济学是一门有关如何在局限条件下进行选择的科学”这一说法是不无道理的。

  人们在进行选择时不可能完全不涉及规范经济学或价值观的问题,既然社会中的人总是生活在既定的伦理道德规范之下,人们在做出选择决策时往往无法完全摆脱 道德或传统习俗的影响和压力。因此选择之道可能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在资源配置选择时是否需要作出规范经济学的判断和 思考?个人选择与公共选择如何界定和区分?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是否会发生矛盾冲突?如果发生矛盾冲突又怎样予以协调和平衡?

  诸如此类的许多问题迫使我们在研究和分析当今

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时更加慎重地加以考虑。经济学中的选择分析和现实世界中的选择决策永远不会完结,因此经济科学得以在实践的需求推动下持续拓展。

  近年来,通过经济学家群体的不懈努力,许多经济学的原理和术语已经为社会大众所关注和熟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哲学视野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所借 鉴。作为当代中国的“显学”,一方面经济学家的社会地位空前显赫,经济学科的发展获得了百年不遇的良好时机,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压力和挑战。社会 各界对经济学家专业水平和政策建议方面的期望、要求,乃至对经济学家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的期望也在不断上升,“经济学家”的桂冠已经越来越不堪重负。

  事实上,作为社会生活中具体存在的个人,经济学家们也必然面临着他们自身的选择问题:面对社会上对经济学家的各种需求,经济学家个人可以支配的时间如何 才能达到最优或者次优配置?有些研究或社会活动在经济上是有较高收益和回报的,而有些研究或社会活动则是经济收益较低,甚至是没有什么经济收益的。但是有 些积极的社会公益性活动又能给经济学家带来良好的声誉和公众的信任,因此那些已经告别了“小康阶段”的经济学家并不总是对经济收益斤斤计较。还有一些研究 或社会活动可能是经济学家个人的偏好或特定情结所在,即便明知是既无名又无利的,图的就是要追求某种境界或了却某种心愿。

  我之所以要 如此剖析经济学家个人的选择思考,是希望大家千万别把经济学家看作“圣贤”,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上说,经济学家大多满嘴都是“价格”、“成本”、“收 益”、“机会成本”、“比较利益”,远不如哲学家那么高深玄妙,不如文学家那样激情洒脱,不如法学家那样循规蹈矩,不如伦理学家那样高尚脱俗,不如社会学 家那样广博随意,不如历史学家那样深沉厚重,不如数学家那样逻辑一致,不如曲艺家那样风趣幽默……。说白了,经济学家也就一吃饭谋生的职业。

  现在经济学家的人数突然增多,也是社会选择的结果,因为需求量大,好处不少,所以许多人愿意站到此队列之中,如果以后越来越多的“屎盆子”都扣到经济学 家身上,什么经济学家“话语霸权”啦,经济学家“误导产权改革”啦,什么“经济学家当独立董事只拿钱不懂事”啦,什么“经济学家搞大学改革越搞越糟”啦, 大概用不了太久,经济学家的庞大队伍就会有所收缩。因为社会舆论和市场需求会发生调整或自我矫正,如果经济学家的预期收入也明显下降,可能就会影响到经济 学专业的大量招生,那样就会筛选出真正喜欢以经济学家为终生职业的个人偏好。

  所以那些仇视经济学家群体甚至数典忘祖地公开挑明要以经 济学家为敌的肤浅之辈,大可不必急于将“经济学家”群体妖魔化。实际上大家都是共同生长在一个大的生态背景之下,谁也不会完全摆脱任何利益动机;如果真的 让这一强大对手在顷刻间倒下,没准倒失去了争辩和攻击的目标,最终反而弄得自己怪没劲的。

  中国经济学家群体还很稚嫩,还需要整个社会的进一步支持和监护,当然,对于经济学家群体中出现的败类,人人都有权利和责任予以抨击,但是对于经济学家群体还是不要一概而论或者“一棍子打死”,正所谓“倒洗澡水不必连婴儿也一同泼出”!

  希望中国的经济学科与经济学家能够在健康、宽容的环境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为祖国的经济与社会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为

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