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逸:谈自由意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9日 11:53 《财经》杂志 | |||||||||
自由意志问题在哲学中与道德责任问题难解难分,争论至今 □ 唐逸/文 朋友家有个孩子,才几个月大。妈妈的喂奶程序如果不符合他的要求,他便哭闹不休,直到妈妈满足他的程序偏好,他便快乐地笑了。在我看来,这个婴儿表现出先天的理性秩
自由意志问题在哲学中与道德责任问题难解难分,争论至今。古希腊人受神意和命运观的影响,中世纪争论自由与罪性,近代以康德论证自由意志最为称著。 康德有三个颇不相类的论证。在《道德形上学基础》中,他指出人的有形方面受自然规律支配,而精神活动并不受自然规律限定。但精神活动总有规律,是什么规律呢,只能是理性的规律,便是道德律令,因此人必有发出道德律令的自由意志。这里康德从道德律令论证自由意志,但道德律令的已定前提便是自由意志,故论证是循环的,而且知道有形和因果以外的人,等于知道人的“物自体”,也违背他的基本哲学。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他又反过来从人对道德义务的意识来论证实现义务的必要条件为自由意志。任何怀有道德义务感的人必意愿实现之,故人有自由意愿即自由意志。但这里仍有上述问题,道德义务感的前提便是自由意志。后来在《判断力批判》中,他又从美感证明自由意志。美感是超越概念的想像力之自由活动,美感是普遍的人类经验,故人有自由和自由意志。这需先证明美感的自由性质。 康德的论证颇受质疑。我以为可以从“人有经验”证明“人有自由意志”。经验的前提是内省(自我意识),和通过内省构造意义。牵着一头驴周游世界,回来还是一头驴,它经历了却没有经验,因为它没有内省和构造意义。它看到的世界如万花筒般缤纷,却什么也没留下。将感官内容构造成概念和意义,即使由“意向性”直观“本质”,也必须经过合不合、分不分、是不是、好不好等选择,否则不可能构成意义。而人能够自主选择,是由于人有自由意志。因此,我有经验,故我有自由意志。任何正常的人皆有经验,故自由意志是先于经验的(先天的)人类理性功能。 然而自古代原子论到现代科学决定论(最近有人证明量子力学也是决定论)和哲学决定论,皆否定自由意志。18-19世纪的拉普拉斯、19世纪的尼采皆有宣言式的表白。尼采在《超越善恶》中称,“超形而上的自由意志仍然不幸地盘踞在半瓶醋知识分子头脑中。”决定论认为,世上的一切事件皆有先行的事件(因),自然界的一切皆在因果链中,人的行为也由因果决定。人虽作出选择,但选择的决定者是人格,而人格是前定的,比如早年精神残伤的人成为变态或罪犯,他能负责么?故没有自由意志。 我以为人格决定论不能成立。人格是否前定,还是一个未决的科学问题(如基因的作用),以未知的条件否证已知的自由意志,理由不充足。即使一定条件决定人格,也不能证明人格必然选择什么。人的行为总是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而人与人、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人格在不断选择和互动中发展变化。假定某人的初人格C1是前定的,他在此基础上作出选择,在互动中人格发展为C2,更在此基础上选择和互动,发展为C3…Cn,与原来的决定条件无关了。因此,人是自由的。早年精神残伤而不成为变态或罪犯的例子很多。 或者说决定论和自由意志论是未决的,取什么观点是个人的选择。那么即使取决定论也是选择(自由)的了,故无论取决定论还是自由论皆说明人是自由的。一旦确立了“人是自由的”这个信念,便要按照这个信念去对待人。比如教育。孩子也是有理性和自由意志的人,有潜力发展为独立抉择的道德主体。不应将圣人或成人的信念强行灌输给他们,而应提供广阔的视野、真实的信息和全面的基础知识,以便他们理性成熟地作出自由的抉择。同时怀着爱心告诉他们,我们自己的快乐和痛苦、成功和失败、经验和信念是什么。 然而教育不是独立的,根本在于制度和社会意识。社会自动运转,信息畅通无阻,人人在公平的市场中贡献能力和寻求福祉,这似乎是实现自由的条件。然而现实中的市场并不公平,在交易中的自然倾向是将对方当做工具,以达成“我”的目的。如何实现自由,仍然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