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正文
 

再论跨国困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 14:11 经济观察报

  作者:商务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邮箱:mayu1994@vip.sina.com

  笔者曾于2001年写过一篇名为《中国企业的跨国困境》的文章。三年过去了,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着,中国企业当然也在长进,在国际化方面还颇有些标志性动作,如TCL
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联想收购IBM的电脑业务等,似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春天已经到来,国内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也透出掩饰不住的兴奋。笔者也渴望着中国跨国公司能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但最后端出的却还是一盆冷水:中国企业的实力暂且不论,依然戴着沉重体制枷锁的企业难有大的作为。

  中国不能说没有跨国公司。若按跨国公司的一般定义,在两个以上不同经济体内有投资经营的企业就算“跨国公司”,那中国的跨国公司多的是。即使再考虑企业规模,中国的“巨无霸”也不少,前些年进世界500强的还只有中粮、中化等少数外贸巨头,现在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也进去了,其实中国的银行、电信、铁路、电力等领域的企业块头大的很多。但中国人还在呼唤“中国的”跨国公司,似乎已有的都不算数。确实,靠行政命令“攒”起来的、靠行政垄断“发”起来的,中国人自己先就不认可。也因此,海尔等企业在提出500强目标时,就有了道义上的底气,似乎自己才是中国跨国公司的真正代表,民众也对这些企业寄予厚望。可见,“跨国公司”的内涵在中国早已变异,起码包括了“规模大”和“有国际竞争力”两方面内容。在此意义上,笔者更要说,没有适宜的制度环境,是难以培育出中国的跨国公司的。

  比如说家电行业,明星企业多多,但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家进入500强。不是中国的市场规模不够孕育出一个500强,也不是中国的生产要素优势不足以支撑起一个500强,而是中国的制度环境销蚀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基础。若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中国的大部分家电企业早就该被淘汰,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还“活着”。该被淘汰的企业不淘汰,该活的企业也就活不好。因为该淘汰的企业不但继续霸占着各种宝贵资源,还会继续扭曲、破坏着市场规则和竞争秩序,进而把该活或可能活的企业也一起拖向地狱。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里,一些明星企业的不合理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己任的长虹。若长虹几年前不搞什么国际化,专做国内市场,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在国内市场一样可以培育出国际竞争力。几年前,笔者去长虹调研,那时其经营已很困难,笔者问有何办法,一位经理答曰:听我们老板的,我们老板有办法。似乎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无关。当年长虹计划出口几亿美元,笔者颇感诧异,因为在外经贸领域厮混十几年,知道国际市场不是自家的后院,客户也不是我们的下级单位,下个指示就让人家买,出口还是有点难度。听业内人士介绍,开拓一个中等国家的市场,每年得投入上千万美元,几年功夫才可能初见成效,即有了一定的销售网络,品牌在当地也才会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如果不做什么“市场营销”,就来个“百万彩电过大洋”,一年出口美国几个亿。靠产品质量吗?在短时间内让外国人觉得长虹产品比索尼飞利浦更强恐怕并不容易;靠专有技术吗?长虹产品又有哪些功能、技术是别人所没有的或不可替代的?靠品牌吗?虽然长虹在国内也是响当当的牌子,但似乎还不足以说明自己是世界级品牌,何况即使自己说了,外国人不认也白搭;靠销售网络吗?别的企业包括中国早已进入美国市场的那些彩电企业,多年构建的销售网络难道都不如长虹?困扰笔者多年的这些疑问,直到前不久才豁然而解:原来是不要钱白给。可白给的结果是,如今长虹高达4.67亿美元的坏账,以及中国彩电在美国市场几乎全军覆没。

  那么,到底谁应该对此负责?说到底,还是制度。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种种弊端,如管理人员任命制,没有监督、没有制衡、有权无责、有责无利等等,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绝不是个案,此类事件以前很多,今后还不会少——假如国企没有做根本性的改革。

  另一个明星企业海尔似乎也有难言之隐。前几年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海尔在美国投资生产家电曾被广泛宣传。但遗憾的是,如此铺天盖地的报道,却缺乏一些最基本的数据支撑:海尔美国项目的投资金额是多少?生产能力有多大?年销售额是多少?市场占有份额多大?这些数字,几乎成了绝密,即使去海尔也问不出来——笔者曾试过几次。因没有新的、更详细的资料——不知为何这件事近年也不提了,笔者无从判断这一投资案例的成败。但仅从理论和经验判断,这一行为是明显违背投资规律的。

  众所周知,美国本土1980年代就不生产电视机了,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难以想象,在经过了20年之后,连承接了上一波家电生产转移的日本、韩国都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生产的时候,中国的企业难道能逆势而行,到美国去投资生产家电?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配套最齐全,美国反而少这缺那,怎么把机子攒起来?如果零部件还要从中国采购,那可就更令人费解了,因为出整机总比出零部件划算啊。不说运输成本,单劳动力就算不过账来,总不能放着中国便宜劳动力甚至是现成的生产能力不用,而出口零部件到美国去用比我们高几十倍的劳动力成本组装吧?若说是为了避开贸易壁垒似乎也不通,因为那样代价更大,连基本竞争力都没有了,绕过了壁垒还有什么用?前文已提到,若说这是企业高管的逆向思维的结果倒有可能,但并不是所有的逆向思维都是对的,毕竟还有客观因素的制约。

  所以,笔者的结论是,海尔投资美国生产家电,即便成功了也是特例,不可能推而广之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榜样,也无助于海尔成为旗舰型的中国跨国公司。与其说海尔投资美国是个成功的投资案例,不如说是个成功的公关案例。而海尔品牌据说已值几百亿,海尔也从一个集体企业,逐渐成为一个“疑似”国有企业。难怪学术态度严谨的郎咸平教授课题都做完了、结论都公布了还没有搞清楚海尔的身份,实在是因为海尔面目模糊。但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的缺乏常识支撑的事例、观点还在不断产出着。当浮躁甚至虚假成为国民的集体无意识,现代中国的跨国公司还能顺利诞生吗?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