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现代广告》2005 > 正文
 

解读新浪之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 15:46 《现代广告》杂志

    Decipher "the Way of Sina"——写在陈彤专著出版之际

  -文/闵大洪

  道可道 非常道

  任何一家成功的媒体,它在业界地位的确立、它的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的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与它的领军人物的智慧、决策甚至风格是密不可分的。

  在谈到中国网络媒体时,不可能不谈到新浪网;在谈到网站新闻运营的领军人物时,不可能不谈到陈彤。可以说,快速崛起的新浪网造就了陈彤;而陈彤也以自己的贡献打造出了影响力巨大的新浪网新闻。为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新浪网的领先地位,陈彤在运营第一线摸爬滚打,费尽心机,酸甜苦辣尝遍。今天,他将自己探索互联网新闻传播规律的经历和体会,以成书的形态,奉献给业界和广大网民,确实是值得祝贺的一件事。

  早就听陈彤的部下说,他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投入工作,做新闻似乎成了他的惟一兴趣。为了把新闻做得更专业,陈彤于199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为一名在职硕士研究生,开始系统学习新闻传播理论及实务等方面的课程。实际上,学习也纳入了陈彤做新闻的人生框架。对日理万机的新浪网新闻主管来说,坚持学习是一件难事,而写作具有原创性的学位论文就更有一定的挑战性。2004年5月,陈彤的硕士学位论文《新浪网新闻频道的运营策略研究》通过答辩。12月底,在论文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专著《新浪之道——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运营》被福建人民出版社列入其“指南针传媒实践丛书”,开始发排。2004年是陈彤在学习和学术上收获的一年。

  天道酬勤

  以往媒体的报道中,对陈彤有不少溢美之辞,如“中国网络新闻第一人”、“互联网新闻的精神守望者”等。但陈彤引以自豪的是:“我是新浪网的第一个编辑,甚至可能是商业门户网站的第一个编辑。”不管怎样说,陈彤已从一名新浪网的编辑成为新浪网的高管。他的成长与成熟无疑与他的勤奋、好学、敬业、专业是分不开的。

  据我所做的不完全统计,1998年至2004年国内人士撰写的网络媒体范围的著作约80本,其中绝大部分是从事新闻传播教学和研究的学者所写的。陈彤这本专著的价值在于,它是实践者的“论道”,正如他自己所说:“网络新闻作为一个新事物,其发展过程有着广泛的社会、经济背景,因此,为了分析新浪新闻成功的原因,不仅需要从传播学的角度,而且要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战略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观察与研究。”陈彤的研究建立在对新浪新闻日常操作的感悟基础上,试图以新的角度概括和阐释互联网传播规律的特征、内涵及意义,回答“新浪新闻为何能够脱颖而出?依靠何种竞争策略取胜?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哪些?”的问题。这就形成了这本专著的独特价值。

  网络新闻的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个网站的技术、资金、人才、发展战略都是网络新闻重要的影响因素。网站发展与其新闻的运营互为基础、互为因果。陈彤在书中描述了新浪网发展的历程,阐释了新浪网新闻报道的“快速、全面、准确、客观”八字方针,介绍了新浪网新闻制作的规范要求、流程及反应机制,概括了新浪网新闻所体现出的独立性原则和平民化原则,分析了自己与竞争对手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商业网站与新闻网站在定位目标、经营策略上的差异。

  陈彤指出:“新浪新闻的主要竞争者,不是来自官方背景的新闻网站,而是来自网易、搜狐、TOM雅虎中国等商业网站,这是在中国新闻体制下形成的特殊格局,这种格局产生的原因来自制度上、产权上以及管理上的多重因素。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竞争,实际上是网站整体实力的竞争,制胜的要点在于赢利模式的确立以及各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商业门户网站涉足新闻和信息传播,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担负媒体的责任,而且基于当时的大环境,“互联网应该是最自由的”这一认识被业界普遍认同。但门户网站随着自身影响力的增加,确实感受到了作为媒体的影响力,同时在中国传播环境下运作,也必然要适应国家有关法规的约束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这样一个过程在陈彤的书中也有所涉及。

  多赢之道

  新浪网新闻当然也有过出位、有过失误,有过探索的困惑,有过挫败的教训,不是光讲“过五关,斩六将”而不讲“走麦城”,这些在书中也有一定的体现。

  网络媒体是伴随当代人成长的新媒体,它的诞生、发展为当代人所目睹。中国网络媒体的发展进程中,1998年底至1999年是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最主要的特征是:国内门户网站形成,并且全面进军互联网新闻传播领域,从而奠定了门户网站特别是新浪、搜狐、网易在这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这一状况对国内原有的新闻传播格局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冲击,当代中国人真正感受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威力和魅力,应该说从那时起,而国内网民强劲的新闻需求又推动三大门户网站不断提升自己新闻运营的能力和水平。

  1999年4月15日,韩国大韩航空公司一架麦道MD-11货机在上海附近坠毁。新浪网对于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及时出色的报道。我在当时所写的《值得关注的网上新闻发布》一篇短文中,就指出了网络新闻的报道特点:①报道时效超过传统新闻媒体;②连续滚动报道;③广为集纳相关信息;④在报道上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态。我在文中特别指出:“在时效性和报道自由度方面,网络传播的特点和优势无疑起了决定性作用,商业网站在发布新闻方面显然已树立了争第一的意识,尽管今天还不可能在新闻报道的深度和传播的广度方面与传统媒体‘叫板’,但依据自己的优势,对传统新闻媒体某些方面开始构成的挑战已显现出来。”

  我始终认为,对商业门户网站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作用应该给予全面客观的评价。正是有了三大商业门户网站,在很大程度上才改变了网上中文信息匮乏的状况,对于后来新闻网站的奋起直追和阵容改观也是强有力的刺激因素。搞互联网的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陈彤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与传统媒体、媒体网站、新闻网站的合作,在长期的合作中,他也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可喜的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多赢的理念,今天已深入网站经营者的头脑。

  有道之士 原道精英

  我和陈彤相识是在1999年11月一次特殊而意义重大的聚会上。当时,三大商业门户网站的新闻影响力已经形成,在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也开始显露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党中央从1997年起就明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为互联网新闻传播归口管理机构。当时具体负责的官员本着“多接触、多交流、多交朋友”的宗旨,展开了多方面的调研。为了听取商业门户网站的意见,在嘉里中心(当时的嘉里中心聚集了众多著名的网站,几乎成了互联网高潮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举行了一次聚会。出席者有朱虹(时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现任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主任)、国务院新闻办的官员以及汪延、张朝阳丁磊、宫玉国、高钢、陈彤等人。

  这次坦诚相见的聚会,从晚6点开始,竟然进行了5个多小时,散会时每个人仍有意犹未尽之感。因为这毕竟是中央领导部门第一次直接倾听三大门户网站高层的看法和意见。我作为一名关注互联网传播的学者,有幸受邀参加了这次聚会。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交谈中首先说到汪、张、丁的年龄。当时,张朝阳略长,为35岁;丁磊才28岁,汪延更小一些,仅27岁。他们创办网站仅两年多,便已成了中国互联网界的叱咤风云的人物。陈彤是陪同汪延参加的,可见汪延对他的倚重,当年陈彤31岁。在中国,进行互联网新媒体创业的是一批年轻人,而陈彤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正是这批年轻人,以激情、自信、感悟、创意写下了中国网络媒体最初的辉煌篇章。

  新闻是有份量的,媒体是有力量的。中国网络媒体的历史才仅仅10年,但在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进步和现代化建设方面已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参与这一过程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愿陈彤们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不断以自己的努力(包括著书立说的形式)继续为这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05年老百姓干啥最赚钱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