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学者随笔 > 正文
 

杨鹏:蠢莫大于显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2日 10:55 中评网

  杨 鹏  

  豪华酒店,灯绿酒红,美女如云,一些企业家身着名牌西装,手持香槟或红酒,围绕贵族和品位这些问题高谈阔论。这样的场景,我们在许多企业家聚会的场所常常能看到。许多高档社区住宅,也以“中世纪贵族气度”、“英国贵族的豪华派头”等词句招揽客户。有作者热情地评述:中国企业家到了一个由富到贵的时候了!企业家不是贵族出身,但企业家
要当贵族!看到这类的报道,我心中跳出的一句话,就是:蠢莫大于显贵。理由是:回避所谓的贵族文化,从来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功者的历史心态。

  孔子崇敬周朝的开国功臣周公,而周公对贵族显贵十分警惕。

  公元前1066年,在周文王积累国力的基础上,周文王子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建立周朝。开国后三年,周武王去世,子成王诵立,武王弟周公旦摄政。成王年幼无知,周公时常教训他。《尚书?无逸》记载了周公教训成王的话,其中一段是这样的:

  我们周家的太王、王季能够谦下敬畏。文王承担卑下的工作,亲自从事修路、耕田的劳动。他待人柔和恭敬,保护老百姓,惠顾鳏寡无依之人,从早上到下午,忙得没有时间吃饭,他要使百姓和睦。文王不敢打猎游乐,不敢让人贡献、上税来供自己享乐。从今以后,继位的君王,不可沉迷在观赏安逸游乐之中,不可只是使百姓进贡赋税供他享乐,不可自我宽解说“今天很快乐”。这样做,百姓不顺从,上天不嘉许,这样的人就有罪过了①。

  周公解释说,君子应当“无逸”,不放逸侈糜。如果放逸侈糜,就会有“小人怨汝詈汝”(百姓怨恨你辱骂你)的结果,难以长治久安。

  可惜的是,周王族的后代子孙不知稼穑之艰难,老子辛苦打了天下,子孙就想当贵族。贵族子孙们认为,自己不仅有血缘上的特殊性,在文化上也要显示特殊性。他们千方百计使自己与大众脱离开来,从消费上来显示自己的富贵等级,贵族之间的交际愈来愈礼仪化、精美化、形式化、小圈子化。服装、饮食、车辆、走路方式、言谈风格都逐渐显得与众不同,形成了血缘贵族这些特权集团和特殊文化的结合。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贵族文化,以周朝中后期为代表。

  老子批评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竽,非道也哉!”意思是:朝廷宫室修建得很漂亮,但百姓田野荒芜,粮仓空虚。他们还穿着五色斑斓的服装,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吃腻了山珍海味,钱财货物有余,这是强盗头子,不符合天道啊!看到礼仪退化为显贵显富的形式,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这些贵族圈的礼仪,只是显示了忠实和诚信的稀薄,是天下大乱的开始。公元前770年,西北犬戎入攻西周,杀周幽王,西周灭亡。

  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他明白了“礼”本是“德”的精神的形式化表现。当他看到这些贵族子弟们只关心“礼”的形式,不知“礼”的内涵,所以他倡导“仁”的精神,他试图从礼仪的形式背后找回“仁”的精神,以“仁”的精神来统摄“礼”的形式。他所说的“仁”的精神,就是“爱人”的精神。

  中国的贵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崩溃。陈胜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拉开了颠覆秦王朝的序幕。平民出身、豁达大度、简易自然的刘邦建立西汉王朝,中国那种高人一等的贵族文化精神就断绝了。

  基于历史的经验,中国成功的开国君主,明白奢华带不来真正的尊重,只会带来仇恨,因此他们从来不敢在消费上玩什么贵族品位,相反,他们普遍追求的是简易自然的生活作风。

  这就形成了中华民族成功者特有的文化风格:物质生活上简易自然,混同大众。这样的简易风格,是历史血的教训的结果。这并不是因为中国人有天生的仇富心理,而是因为中国从来是一个人多资源少的国家,因此大众对消费行为极为敏感。中国人的道德心理其实很简单,看你简易自然,你就是道德的,看你奢华纵欲,你就是不道德的。凡奢华者会被视为从口夺食的不仁不义之徒,要想得人心,首先必须从消费环节约束自己。中国古代士大夫们也显示自己的情趣,这就是琴棋书画,游山玩水,这些都是极少消耗资源的活动。毛泽东到死,仍穿着从延安带来的破睡衣。他平常所吃的食品,最好不过是红烧肉和小鱼。他的活动,就是游泳和乒乓球。他与人交际时,喜欢探讨哲学、文字和书法,他在这些方面的造诣,为人所敬重。他在物质消费上所享受的东西,与百姓无二,老百姓都能理解。毛泽东表现出来的这些生活细节,除了自己的个人习惯外,不会没有政治上的考虑。他太明白多数中国百姓之心了,他知道蠢莫大于在物质消费上显富显贵。

  人与人的欲望差别不大,因此人的追求是平等的。一些学者抨击中国百姓的仇富心态,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人均资源紧张,仇富心态就一定会存在,恨它并不能消除它和改变它。这种仇富心态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富裕而逐渐淡化。但对企业家来说,企业家的一切历史合理性和道德自信,其实就只是在发展生产上。人均财富太少,人与人的矛盾就难以缓解。发展经济就是造福众生,就是稳定社会,就是提升民族尊严,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抓住实在真实的东西,不要被虚假的浮华形式所控制。只要将财富用于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多数人就不会因为企业家控制了大量的财富而仇视企业家,但是,如果企业家炫耀着美车、美酒、美食、美服、美女这些奢华消费,勉勉强强学一些来自西方的社交礼仪,而且还美之名曰“上流社会的贵族品味”,小圈子内相互攀比,这真是愚蠢。还有人为一些企业家的奢侈无度正名,说他们有权这样做。当然有权,任何人都有权对自己的人格品牌和事业的长远利益不负责。留心这些乌鸦嘴,他们是帮倒忙!

  从记者的一些报导中,我发现企业家中另外一种真精神真性情的东西。谈到企业家品味时,刘晓光说:“品味是理想和信仰。”张树新说:“我理解的企业家品味,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使命,从内向外发出来的责任精神。”戴志康说:“做领袖做贵族的人,不是以生活方式来引导别人,而是以某种对周边人群的责任为标准。”王维嘉说:“品味说高一点是慈悲心,说低一点就是对人的尊重。”潘石屹说:“我们公司以前请人来做品位的培训,我听了几次课后发现不对,决定不再搞这种培训了。这个东西越培训越让人觉得无所适从,话也不会说了,饭也不会吃了,衣服也不会穿了。自然而然,对自己有自信就好。”王巍说:“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有很好的职业精神,你就是很有品位的人。”艾欣说:“我对自己的品味要求,一是读书,二是思考,三是运动。”这样的生活态度,将消费与投资结合了起来。读书、运动是消费也是投资。中国资源太少,消费行为应当投资化。企业家的品味,大概应当从消费与投资统一的逻辑中去寻找。

  从企业家发展史看,企业家是在冲破封建贵族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约束中发展起来的,它将自由和平等带入了人类社会,建立了新的开放的文明。马克思说,资本是天生的平等派。资本的精神,就在于无中生有的创造,就在发展生产,消灭贫困。企业家贵就贵在经济责任上,真正的品味,就是发展和创新的品味。(作者系天下谷企业家文化研究所所长)

  注:

  ①:《尚书?周书?无逸》:“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品味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