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看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吴敬琏
我们现在回顾60年来民营经济的发展,自然地会把这60年分为两个部分,即改革开放的前后30年。前30年,我们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实际上是走了弯路的,有着惨痛的教训。1948年的西柏坡会议中,刘少奇受毛泽东的委托讲了一个进城以后的计划,“三年准备、十年建设民主主义,然后考虑向社会主义过渡。”毛泽东在这个会上也说,进城以后主要矛盾转化了,转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共产党进城以后开始组织工会和资方做斗争、接管,后来出了问题就有天津讲话,把这些问题平息了。之后没过两年,“三反五反”又来了,来回的这样,经济不好了强调那条,经济好了又强调另外一条。就这么折腾,一直折腾到文化大革命以后。那时候的民营经济,不是奄奄一息了,是斩草除根了。
改革开放以后,对于民营经济问题,才逐渐纠偏。在十五大上说得很清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国有为主导这句话还有,虽然话是老话,但是这个主导的含义变了。十五大的前进就是有进有退。我原来不大赞成民营经济的说法,现在我越来越赞成了,为什么呢?十五大其实没有划分公有非公有,因为要寻找可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形式。在十五大前的讨论中,发展研究中心提出的建议是要发展社会保障基金持股的公司制,我们认为这是最好的公有制形式。你说这个是公有还是私有?说不清楚。而民营经济是对国有而言的,这个还好一点。在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上其实有很多教训值得吸取,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那么做会有什么结果,都是具有规律性的,我们现在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
发展面临机制体制问题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最主要的重镇是台州,2008年以来,台州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要大量引进外资和国企,特别是中央国企,要在3年内把民营企业的比重降低10个百分点。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呢?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问题,从2003年底2004年初开始,旧体制、旧路线的回潮一浪高过一浪,有人又重提阶级斗争。我们选择了一种有效的改革方式,就是用双轨过渡。它有很多好处,但是它也有很大的问题,就是会造成一种寻租环境,这种寻租环境的强化使得腐败滋生,结果在大众中就形成一个对于腐败深恶痛绝的舆论。这种舆论如果指向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他们对腐败的声讨应该是正义的、完全有理由的,可是如果被一些人所利用,特别是中国现实环境下,用民粹主义的煽情,很快会形成一种所谓仇富的浪潮。仇富的浪潮从本质上说,其实是有利于腐败分子作为权贵的,因为他转移了目标。可是如果不是这样,不能给它以科学的解释,它可以去引导加强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是对一般富人的斗争。在我们一半的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5000块钱的情况下,按照税务局的统计是年薪12万以上就是富人,那么专业人员以上的人大部分都成为富人,这显然是一种转移目标了、搞错对象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救市措施。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的救市措施使得国企有大量的钱,而中小企业融资越来越困难。现在我们国家层面上做了很多号召,要侧重于中小企业贷款,不要只是顾及到大企业。但是如果跟基层的银行行长讨论这个问题,问:国务院一再号召要给中小企业贷款,你们为什么只给大企业贷款?银行行长会说一方面我上级领导总催我要发贷款,我现在压力很大,因为这样发下去一定会出烂账,根据过去的经验,出了烂账以后没有人为我担责任。我又要完成贷款的任务,又要自保,我要怎么办?唯一的办法是给国企贷款。这不是一种官场哲学,而是人之常情。也许我们这些经济学家太过分强调单纯经济观点,从我们看来它不是某种经济号召或者某种表态能解决的,这个机制是有客观规律的。如不解决就会有恶性循环,所以上述两个问题使得这些年来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
现实困境的解决之道
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就总结过,民营企业有几条很重要的作用:第一,它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美国经济学家迈克·米伦(音)说得对,“市场交易就是自主交易,如果是授命交易根本不叫市场交易”,所以市场经济必然需要有民营经济作为主要成分。民营经济可以是股份制的,可以是混合所有制的,可以是主体之间交换产权。第二,它是就业的主渠道,1998年的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跟政协常委会的对话中就提了一个口号“民营经济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的主渠道”,那个时候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是一个大问题,这个口号是有普遍意义的,民营经济就是就业的主渠道。第三,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民营经济都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第四,有利于改善收入结构。我们现在的收入结构最大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我认为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来的分配方针完全是对的,要着重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和增加他们的收入。我们的企业家也是中等收入阶层,或者通常的说法叫中产阶级的一个部分,但是新的中产阶级的主体是专业人员,包括技术专业人员,也包括经营上的专业人员。我们的民营企业家一方面具有经营者的身份,另外一方面具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照马克思的说法,他们的收入是由两个部分组成,有工资、经营收入,还有作为资本占有者的收入。毛泽东把中小资本家划入到中产阶级里面毫无疑问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我们的民营企业发展了,特别是当其实现顺利增长转型的情况下,可以大大地提高中等收入阶层的人数和他们收入占整个分配的比重,这有利于整个分配结构的改善。
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不待多言,因此对于现实困境必须着力解决。解决之道从最根本上说是要改革,要通过改革铲除腐败产生的基础。政府要改变支持的方式。政府的职能是提供公共服务,而不是介入微观经济。另外一个就是企业家自己需要改变。有的企业家很消极,钱也赚够了,不想再去辛苦了;有的则不投资实业经济,而是去搞投机,想赚些快钱;还有的则漂洋过海想离开祖国;还有些则比较极端,主动去傍大款、傍大官搞官商勾结,主动要求公私合营。甚至于还有些企业家采取非法的办法,比如要求公司混合经济,你来控股,给你利用的权利,我也赚点钱,我听你的。这都不是好的状况,必须要扭转。企业家从自身着手,有两个方面需要改进:一是利益自觉,你是企业家,你的根本利益在于靠你搞好企业服务社会、创造社会价值使自己得到好处;再就是要有公民精神、公民意识,这个国家是你的家园,你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不要光有别墅、豪华车,如果这个国家搞不好,你自己不可能独善其身。
观点争鸣
竹立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现在基层民营企业权力化倾向非常严重,可以说民营企业染黑的倾向非常严重,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否则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造成严重影响。权力对民营企业的介入已经非常深了,好多表面上看是民营企业,其实就是权力经济和权力企业。
杨启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要保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一个理论问题,就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标志究竟怎样衡量?怎样定?现在唯一的标志就是公有制,实际上就是国家所有制。国家所有制无论从世界上哪个国家来看,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效率都是很低的,搞到一定范围是可以的,但搞大了搞多了整个社会就无法承受。
公有制不能变成绝对的东西,现在我们把公有制当成图腾一样的崇拜,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很难。其实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调整,调整到现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幅度,但是假如不调整到一定程度,我们这个折腾还免不了。所以理论上要把这个问题先解决好,否则民营经济即使会发展,还是离不开折腾,在认识上反反复复、发展上就会起起落落,最后对整个经济不利。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