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林毅夫: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09日 16:22  《国际融资》

  ●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谈科技创新

  今年世界银行邀请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牵头,组织专家学者对快速增长的11个经济体进行深入分析后,编写了一份《增长报告》。该《报告》说:这11个经济体能够取得持续20年每年人均收入7%的增长,有五个共同的特点:开放经济、宏观经济稳定、高储蓄、市场经济和政府的推动引导作用。在2009中关村论坛上,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诠释和分析。他说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the prime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本刊记者 陈醒综述

  This year, the World Bank invited several experts and scholars led by two Nobel Prize winners to analyze 11 countries whose economy grew fast in the past years, which resulted in the release of the Growth Report. The report said that the main five factors led to the 7% growth rate of per-capita income of the 11 countries during the past 20 years conclude economic openness, Macro-economic Stabilization, high save, market-oriented economy and Government Promotes. In the Z-Park forum 2009, Mr. Lin Yifu, Senior Vice-President and Chief Economist of the World Bank, told us something about this, the following is what he said。

  人均收入成倍增长的动力是技术创新

  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确实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根据国际知名的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有0.05%,按此换算,1400年人均收入才能够增加1倍。可到了18世纪、19世纪,人均收入的增长增加了近1倍,从过去每年人均收入增长0.05%达到了1个百分点,按此换算,人均收入增加1倍所需要的时间从过去的1400年缩短为70年。进入到20世纪后,人均收入增长速度又提高了1倍,从每年人均收入增长1%变成2%,而2%的人均收入增长只需要35年的时间就可以增加1倍。到了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以后,像欧洲、美国这些发达的国家、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还是每年还是2%,但是一批新兴工业化城市的人均收入增长每年达到了7%、8%。如果是7%的增长,那么,只需10年的时间人均收入就可以增加1倍。跟18世纪以前相比,为什么人均收入增长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如此重要,每个国家都意识到了。但是,有些学者又发现,在过去的60年当中,在全世界将近200个发展中国家中,能以20年的时间持续每年人均收入增长7%的只有11个国家。为什么?这是研究发展中国家以快速增长发展赶上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课题。世界银行今年请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经济发展的罗伯特·索伯和麦格斯·贝斯组织专家学者对这11个经济体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编写了一份《增长报告》。这份《增长报告》上说:那11个经济体能够取得持续20年每年人均收入7%的增长,有五个共同的特点:第一,他们都是开放经济,能够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优势。第二,这11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来说比较稳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三,这11个经济体以比较高的储蓄给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第四,他们基本上都是市场经济。第五,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推动引导作用。

  发展比较优势会产生有竞争力的国家产业

  开放宏观经济,高储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过程中的规律。而市场是一个国家发挥比较优势的制度条件。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能够建立市场体系,按照比较优势发展,那么,他的产业与技术升级的速度就会快。当一个国家的产业与技术升级非常快的时候,就需要这个国家的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我们知道,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必然是那些有优势的产业会发展,这些产业的产品也就会增多,而那些没有优势的产业就会少发展,其产品也就会减少。

  一个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就必然会生产优势的产品,结果进口量就会减少。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每个时点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能够发展产品的资源少了,其优势产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出口也就减少了。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国家,其表现必然是比较开放的。

  比较优势与宏观稳定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密切的。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这个国家的产业产品就会非常有竞争力,将来企业就会有自生能力。如果是非常有竞争力、有自生能力的话,当面临像我们现在所遭遇的全球经济金融危机冲击的时候,由于这个国家的产业产品有竞争力,政府的财政作用比较好,那么,是不需要去给这些原来有比较优势的企业保护和补贴的,由政府来进行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刺激就能比较好地发挥作用。

  比较优势跟高储蓄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产业发展是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这样的产业就非常有竞争力,企业赢利也就高,剩余就会多,可以存续资源。而且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话,投资的回报率也会非常高,剩余投资的资源也较多,这样的结果是需求会高、投资也会高。从这个意义上看,《增长报告》所讲的11个经济体的前三个共同特点,实际上是从这些国家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的角度研究的。

  比较价格优势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什么叫比较优势?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作为企业家,所关心的是利润与成本。怎么样才能把比较优势的概念变成企业的自主选择?企业家进行产业技术选择的时候,主动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和选择产业、选择技术的话,各种相对要素的相对价必须充分地反映这个国家对各种要素的相对关注程度。如果一个国家自然资源或者劳动力比较丰富,自然资源与劳动力价格就相对低,资本相对短缺,其资本的价格会相对高。反过来讲,如果要素条件变成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力相对短缺,劳动力的价格就相对高,资本的价格就相对低。在这种状况下,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降低成本,就会多用这种相对价格比较低的要素,去替代相对价格比较高的要素。比如像中国,现在总体来讲还是劳动力相对多,劳动力价格相对低,企业当然就会多选择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选择技术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选择多使用劳动力、少使用资本的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与技术。反过来讲,如果资本变得非常丰富了,劳动力变得相对短缺了,那么,资本价格就会变得相对低,劳动力价格就会变得相对高。在这种状况下,一个企业要想经营好,企业家精神就是必然的要求,他必须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力,形成资本相对密集、技术相对密集的优势。

  只有市场竞争才能决定比较优势价格体系

  怎么样才能形成这种要素的相对价格来反映国家各种要素相对程度或者比较优势的价格体系呢?只能靠市场竞争来决定。这就是《增长报告》里讲的11个经济体第四个共同特点。如果一个国家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而变得储蓄非常高、投资非常多的话,要素禀赋的变化就会很快地从资本相对短缺而劳动力相对充足的状况,逐渐变成劳动力相对短缺而资本相对丰富。在这种状况下,比较优势变化产业就要升级。在产业面临升级的时候,当然要升级到下一个符合我们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下一个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是资本相对多一点、劳动力使用相对少一点。可是资本相对多一点、劳动力相对少一点的产业技术那么多,到底选择哪一个,这就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我们知道信息处理有一个特性,搜集与分析的成本很高,但分析完了共享的成本非常低,还有公共产品的特性,所以政府应该在这中间发挥作用。

  在产业升级的时候,实际上有很多要协调的东西,并不是简单地买一部机器,实际上是很多关联产业必须同时进入。我由于在世界银行工作,所以有机会到很多国家和地区去考察,比如说厄瓜多尔,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种鲜花,鲜花市场非常大,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个市场就没有出现。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如果种鲜花,而这个鲜花是要卖到国外市场去的,这就涉及一个关键问题,即投资,必须在机场附近建设一个冷冻的设备厂,而冷冻设备是资本比较密集的。要投资资本比较密集的冷冻设备厂,这就要有很多花农种鲜花,从种鲜花的农民来讲,虽然气候条件非常合适种鲜花,但是如果卖不出去的话,他也不会种,后来在厄瓜多尔政府的投资下,设立一个冷冻设备厂,鲜花马上被空运出去了。

  在产业升级中,尖端的新行业的成功与失败都会对其他的企业、企业家提供有用的信息,同时这个新行业还会引来更多企业、企业家进入。可能第一个创新企业家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回报,甚至可能失败,但为此交了学费,使得别的企业别的企业家知道这还不是我们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在这种状况下,如果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家没有得到政府的补贴,这家创新型企业实际上已经给社会创造了外部性的有用信息,从经济学原理来说,这必须得补偿。补偿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企业专利保护,提供各种资金的便利及利息的补贴,或者是科技研发背后的资金支持等。

  我很高兴看到中关村被中国设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了一个市场经济为主的体系,这个市场经济为主的体系为企业创新、创业,为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创新创业精神要真正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确实还需要政府的各种政策的引导支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