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著名经济学家谈全球经济危机
前不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发表演讲,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成因与现状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Joseph E. Stiglitz: build a new financial system
斯蒂格利茨:重新建立一个新的金融体制
这次经济危机的确是一次影响深远的危机。这是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在很多方面都有别于之前的经济危机,它是经过长期积累而酿成的一颗苦果。金融行业遭受重大冲击,损失严重。之前,它们运行良好,而如今却遭到毁灭性打击。我们必须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金融体制。但是,此次危机又不仅仅是一个金融领域内的危机, 而是一场宏观经济危机,这两个方面的相互影响非常复杂。我想强调的是,在金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宏观层面的问题。当前的全球经济体系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在美国,没有收入的人们被告知:“没关系,我们可以借着花钱”,而事实上,这种靠举债来维持的经济是相当不稳定的。
在过去十几年里,维持美国经济以及一定意义上维持着世界经济的,正是严重的经济泡沫。所以,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解决了金融机构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替代这些泡沫来发挥作用的东西?当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时,没有泡沫可供我们利用。或许有人说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泡沫。而事实上这种想法根本是错误的。除非对经济进行根本性改革,否则,即使是我们解决了金融危机的问题,要维持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也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先让我们回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通过那次危机,各国都认识到,如果没有足够的储蓄,它们将面临丧失经济主权的危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介入,要求它们开放市场,实行经济自由化,这是一个国家所不愿看到的。于是各国开始积累巨额的储蓄。这种做法短期来看或许对保护相关国家有好处,但就世界经济的长远发展来看却是十分不利的。数以万亿的储蓄被积累起来,而美国成为这些巨额储蓄的最终消费者。这一模式一直没有被打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拿什么来代替这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我对世界经济走向持比较悲观看法的原因。在全球化时代,一国发生的事情会影响到其他国家,如今的美国正在向外输出“衰退”。尽管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远超过30年前,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一国的增长仍然不足以弥补欧美经济急剧下滑所带来的影响,这也是我之所以持悲观态度的原因之一。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作为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发展中国家却没有资源去实施刺激计划。发展中国家是这场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无辜受害者,它们有刺激计划,有政府救助,有用于合作的财政津贴,但它们却没有资源去实施刺激计划。除非在资源方面获得援助,否则发展中国家将面临严重的经济下滑。事实上,一些发展中国家受到的冲击已远比美国严重。然而问题在于,援助往往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提供,它会将政策限制强加给受援国,例如要求受援国提高汇率等等。
这场危机不同于1997年金融危机,还体现在另一个方面。当时,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可以通过出口来推动经济复苏,然而如今的危机却是全球性的,除非全球实现经济复苏,否则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其他国家问题重重的时候实现增加出口的目的。去年,拉动美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出口,而今年美国的出口能力受到削弱,这无疑会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美国经济走出危机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经济刺激计划;二是金融系统重建。我们希望重建金融系统,所以,我们很快就制订出了重建方案。虽然金融系统重建方案的规划开展得十分迅速,但方案进展却并不顺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
在布什政府时期,由于巨额的战争开支和历史问题,美国的国债从5.7万亿美元增加到10万亿美元以上。但是,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国家的储蓄不断增加,超过了GDP的10%,这样的数字以前从未有过。资源是有限的,在一个地方使用了,就不能在别的地方再被使用。美国政府花销如此之大,不单美国人很难想象,所有的人都觉得很难理解。
美国政府资助银行7000亿美元,但是隐性的资助可能达到数万亿美元。所以,有许多政府的措施我们并不清楚,尽管它们的数额都很大。我们希望凭借这些措施来重建我们良好的体制,让民众得以安居乐业。事实上,美国政府更应该资助那些实际做信贷的优质银行,而非一直沉溺于赌博的投行。最近,AIG拿政府的补助给公司高管发奖金,彻底激怒了美国人,尽管奖金并不是用来发给为公司带来损失的人,而是发给为公司带来利润的人。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向后看,而非向前看。实际上,如果7000亿美元被投资到新的贷款机构,按10倍杠杆计算的话,可以创造7万亿美元的信贷能力。这就是美国并不顺利的金融重建方案。现在美国为解救一些危机中的银行,不断地进行国有化,而在中国,正在做的却是私有化。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方案注定要失败。
刺激方案必须快速有效,能够迅速刺激经济,满足更广的需求。美国的刺激方案进展得并不好。举个例子,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减税,希望国民可以更多的消费。但是,虽然政府认为国民消费太少,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消费太多。这样,方案对经济的刺激效果十分有限。
中国做得相对要好很多,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民众对政府非常有信心。而在美国,民众对政府已经没有多少信心,对布什政府已经没有信心,对奥巴马政府虽然还充满希望,但是危机的持续使得民众现在并不是很满意。
世界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政治环境,这对中国的经济影响很大。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是一揽子的刺激方案,方案中提出要增加出口,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并改善社会服务,增加居民的收入,以此来刺激消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强社会保障,为居民提供“保险”,从而直接和间接的刺激经济。
中国的储蓄率非常之高,我认为主要有3点原因:一是居民的储蓄率只是稍微高些,更好的社会保障会直接或间接地改善居民的消费状况,从而降低储蓄率。二是中小企业储蓄率很高,这是因为它们很难获得信贷,为了企业扩大经营他们不得不进行储蓄。三是中国的一些行业中存在着不正常的高收入,不正常的高利润以及不正常的高留存收益,这一情况部分反映了该部门的低工资水平。
某些行业的高利润引发了大量的投资,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的不平衡,大量出口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些都是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但是要将这些经济中的不平衡消除是非常困难的,有可能会带来通缩的压力以及宏观经济的风险。关键的问题是要继续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同时还要保证一个更和谐、更稳定的市场经济。我对中国最终达成这一目标很有信心,但是这一进程可能会需要一段时间。
有3个关键建议。
首先,需要一个新的全球信贷机构,而且它的监管应该比现有的机构更好。其次,要建立一个全球经济协调委员会。最后,要有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很早就被凯恩斯提出来的问题,而目前的系统运行并不良好,所以现在到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时候。
我认为: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复苏当中会扮演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首先,中国通过适当的宏观经济政策会保持其经济继续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贡献。其次,通过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援助,中国也会对全球经济的全面和综合的复苏做出贡献。而通过参与G20和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活动,中国将会促成它们的改革,这些改革将会是重塑信心和打造一个更稳定的全球经济所必需的。(本刊记者 井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