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经济学人 > 赢在未来-商界领军人物推选活动 > 正文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研究领域:宏观经济、世界经济。)
2008年10月,当我们还沉浸在改革开放30年所带来的喜悦中时,美国金融危机已闪电般飞跃太平洋,直接影响到了中国。最明显的例证是,处于中国南方的两个三角洲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一位财经¬记者甚至讲道,他上午还在小岗村采访,感受着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下午就接到通知要飞到广东去报道“倒闭风”。足以见得这股风潮速度之快,力度之大。
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出现了两种声音,争论的焦点在于政府是否应该迅速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实际上,中国宏观经济,特别是货币政策基本方向是不应该改变的。我们还没有到需要大改变的时候,一些小幅度的调整时可以的。
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通胀压力在不断加大,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已迫在眉睫。国家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不争的事实是,保持物价稳定对于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市场经济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否则一切都无所谈起。
虽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显示,我国通货膨胀比前几个月有所缓解,但仍然不排除再次上升的可能。特别是中国目前的物价管制仍然非常普遍,特别是以煤、电、油为代表的重要基础性产品价格的管制,扭曲了资源的配置,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性增长,所以我们必须对相对价格进行调整。
令人担忧的是,未来一段时间物价水平的反复。虽然从现实情况看,国际上各种商品原材料的价格在下跌,但这次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一些国家商品需求的减少。但是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许多初级产品的价格是跟美元价格方向相异的。如果美元贬值,石油价格是一定会上升的。
美国目前已经是一个“烂摊子”,从长期看,美元贬值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些商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不是由于供求原因,而是由于美元贬值这样的的金融原因而上升,比如石油价格。国际商品价格的下跌在短期内比较明显,但长期有没有反复这是很难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通货膨胀会维持在3%,不超过4%的状态下。
如果说通胀问题短期看,已经基本得以控制的话,那么经济结构改革显然更为重要、实施也更加困难。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已经¬极为严重,宏观调控这样短期的政策应该有助于中国的机构调整,而不是破坏性的结构调整。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到,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要实现贸易的基本平衡,这就是说中央早已意识到了这种不平衡的状态。但令人失望的是,我国贸易顺差却越来越大。因此,到2010年根本不可能实现贸易平衡,如果能在2010年减少到3000亿美元已经¬是很大的成绩了。
我们不要被南方一些中小企业倒闭的潮流所蒙蔽,而忽视了中国经济存在的严重结构性问题,目前世界经济的衰退,反而使得我们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更突出,这时候应该坚持宏观调控的政策,促进加快中国产业链结构升级,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
中国经¬济结构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时候了,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这次美国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加速再加速的调整。要迫使企业进行调整,如果企业在调整中出现困难,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拨款提供帮助。与此同时,以房地产为首的一些投资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坚决不能轻易放松货币政策!今年我国一些结构性指标已经¬开始出现良好局面,投资、出口、贸易总额占GDP比值都开始下降,如果此时改变宏观政策,几年的努力都将白费。
未来的几年中,中国经¬济结构的改革将成为宏观政策的主旋律。而我们必须承受的,就是这种改革所带来的阵痛。毕竟长痛不如短痛,企业在未来必须要接受这种事实,感到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企业家开始回笼资金,开始进行转型前的准备。
也许现在显露的,只是一台莎士比亚大戏的暖场戏。
稿件来自:《东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