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陈敏昭:通货膨胀及其应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9日 11:20 三门峡行政学院信息中心
陈敏昭 [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的教学与讨论,让大家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了解通货膨胀的度量,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掌握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效应及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理解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主要内容] §1、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 §2、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3、通货膨胀的效应 §4、政府应对通胀的策略 §5、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1、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 一、货币的迷惑 二、通货膨胀的概念 三、我国的货币存量与通货膨胀 四、通货膨胀的度量 五、通货膨胀的分类认识 当人类社会为了提高效率而进行劳动分工后,货币就出现了,通货膨胀也自然而然跟着出现了。这种情况几千年来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和国家都出现过,比任何其他经济现象都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和研究。不过,在金属铸币经济时代,由于金属铸币本身固有的贵金属价值和储藏价值,它随时都可能退出流通,因而通货膨胀在铸币经济时代并不是大的经济问题。近代经济学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在《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新古典主义的代表、剑桥学派的创始人马歇尔(1842—1924)在专门讨论宏观经济问题的《货币、信用与商业》一书都没有讨论通货膨胀问题。然而进入纸币流通的经济时代后,通货膨胀就成为最常见、后果最严重的经济病症,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免遭通货膨胀的困扰。通货膨胀导致经济秩序混乱,引起社会分配不公,破坏社会生产,酿成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呢?我们首先对货币基本了解后再回答这个问题。 一、货币的迷惑 1、个体货币越多越好,社会货币越多越孬 一个个体(居民,家庭,企业)口袋里钱多了,他可能把简单的小灵通换成了多功能、昂贵的全球通移 动电话,或者是低排量的汽车换成大排量的进口汽车,或者把小面积的住房换成大面积高档的住房,这标志着这个人比别人拥有更多的财富。实际上,只要他掌握的货币比别人的货币增加的百分比大一些,那么他就比别人更富裕一些。然而,这种情况对整个社会而言却是背道而驰的。对全社会来说,货币只有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促进社会分工、从而增加全社会总的生产量上来讲,货币是财富。对国家来讲,仅仅增加纸币的数量,并不能增加国家的财富;相反,纸币量增加的过快,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局面。 2、货币的虚构性 另一个令人迷惑的是货币的虚构的重要性。同样两张纸片,质量相同,同样印刷有图案和字迹,一张叫做货币,另一张是马路上散发的小广告,一张可以给我们提供吃穿用戴玩的所有物品,另一张却是废纸。这又是为什么?为什么人们愿意将自己掌握的商品或劳务换取纸币呢?对这个问题,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实,每个人之所以接受纸币,是因为他相信别人也接受纸币。纸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其他人也认为它具有价值。每个人之所以相信纸币有价值,是由于他的经验证明纸币有价值,这种相互加强的信念,就是根据现实而形成的一种虚构。这种虚构对社会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为人们所共同接受的交换媒介,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习惯势力或“虚构”是不容易破灭的。相反,人们对共同货币的价值深信不易,即使在极端不利条件存在的情况下比如社会动荡,对这种“虚构”仍然难以动摇。这就为货币发行当局提供了以通货膨胀作为攫取财源的条件,而且,那些不负责任的货币发行当局随时都跃跃欲试,乞求于通货膨胀。下面的讨论中,我将向大家证明,通货膨胀中发财的将是政府,受损的是广大居民和中小企业。当然,通货膨胀的危害是触目惊心的: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等。 那么,如何维持货币的“虚构”的稳定、保持货币的价值呢?办法只有一个:限制货币数量。货币的价值指的是与之交换的商品数量。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要控制货币总量就可以维持货币的价值不下滑。 二、通货膨胀的概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26日表示,中国政府将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经济过热”问题。继2006年7月5日上调后,8月15日央行再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储备金准备率、提高存贷款利率,这是我国政府迄今发出的最强信号,表明它将坚决抑制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的问题。针对的是当前经济运行中仍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对外贸易顺差过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自1998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四次调整,第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第二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以增加资金供给,刺激经济增长;第三次是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7%提高到7.5%;第四次7月5日上调0.5个百分点;第五次是8月15日再次调0.5个百分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将执行8.5%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金融机构将一次性减少可用资金1100亿元左右。 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呢?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容易回答。中外学者众说纷纭,很不一致。西方学者对通货膨胀的解释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其结果是货币购买力下降。”这是从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方面定义通货膨胀。 前苏联教科书认为:“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政府剥削劳动人民的手段。当货币发行过多,造成流通阻塞,产生有利于资产阶级而不利于无产阶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货膨胀才出现。”这是从实质上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通货膨胀。 我国学者对通货膨胀的传统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引起货币符号贬值的过度发行,这种过度发行被剥削阶级利用来把国家支出的负担转嫁到劳动人民肩上,利用来实现有利于自己而有害于劳动大众的国民收入再分配。” 我们如何认识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给过多,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出现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即:由货币发行过多而引发的物价上涨称为通货膨胀。理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①通货膨胀是在纸质货币流通下所特有的经济现象。纸质货币流通条件下,一方面,由于纸质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不能退出流通,缺乏自动调节货币供给量的功能;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可以强制纸币进入流通并在技术上具有无限供给的可能性,这就使货币的供给大大超过对货币的需求,造成供给量过多,引起通货膨胀。 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紧密相关,但不等同。通货膨胀的必然结果是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取决于诸多因素,非货币性因素引起的物价上涨,不能看作通货膨胀。另外,物价不上涨也并不是不存在通货膨胀,物价不上涨的货币供给量过多现象称作隐蔽性通货膨胀,如我国1952-1979。 ③通货膨胀是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如果出现普遍的,而且是持续的物价上涨,可以断定是向流通中投放了过多的货币,这就反证了通货膨胀是一个持续的、普遍的物价上涨过程。而因季节性、暂时性或偶然性原因引起的部分商品的价格上升,则不应视作通货膨胀。 ④通货膨胀的不同时期,对物价影响的程度不一样。通货膨胀初期,由于市场对货币具有一定的容纳能力,物价上涨现象并不明显。随着通货膨胀的发展,社会公众意识到通货膨胀的来临,便会将多余的货币尽可能地转换成商品,社会购买力急剧增加,物价呈上升趋势。通货膨胀严重时期,社会公众对货币丧失了信心,为减少货币贬值所造成的损失,开始抢购、囤积商品,从而使银行储蓄急剧下降,物价暴涨。 通货膨胀时,各种商品价格上涨程度也是不一致的。物价上涨最快的是那些与社会公众生活密切联系的消费品,以后才逐步波及其他商品。从地区看,货币集中投放地区物价上涨最快,以后逐步波及物价低的地区。 三、我国的货币存量与通货膨胀 货币存量又称为货币供应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货币供应的数量、流动性状况是社会总需求变化的货币表现,是各国的主要经济统计指标之一,也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国现阶段货币供应量的统计数据主要从银行概览中加工整理后取得。货币供应量一般根据货币流动性的差距分层次统计。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按流动性由强到弱,分为M0、M1、M2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即央行历年货币发行总额;M1:M0+活期存款,亦称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M1+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帐户++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亦称为“广义货币使应量”。 我国有货币存量统计数据的资料始于1952 年,当年的货币存量(M2)101.3亿元,请大家记住这个数字。从52年到57年,M2基本上是以每年12-15亿元的速度增加,货币增长保持在10%左右,57年达到197.7亿元,这是比较正常的速度;从58年开始就不对了,货币增长也开始大跃进,以每年平均25%的速度猛增,导致建国后的第一次通货膨胀。从61年到64年,三年自然灾害,第一次出现通货紧缩,M2由1961年的439.8亿元降到1964年的434.7亿元,降幅并不大,但是比较好的度过了自然灾害期,国民经济有所恢复。65年到68年又开始了第二次冒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56亿,每年增长速度为14%,68年达到666.9亿元。69年到70年“调整,巩固,提高”,出现第二次通货紧缩,每年货币减幅只有7亿元。 从70年到79年开始了第三次温和的通货膨胀,每年平均新增货币90多亿元,增长速度是15%左右,增长量保持在百亿元之内,增长速度控制在20%以内。1952年到1979年都可以称为“高增长低通胀”经济发展期。 81年到83年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新增货币增长量上了新台阶,每年平均新增货币400多亿元,货币增长速度为22%,也还算正常;从84年到89年突飞猛进,每年平均新增货币1500多亿元,89年货币存量达到12000亿元,第四次通货膨胀可以称为奔驰的通货膨胀。1988年实行价格改革,当年7月、8月出现抢购风。1988年的8月是中国第一次在解放以后发生储蓄存款净下降,通货膨胀达到了18.8%。1988年7月人民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从12%提高到13%。在1988年的第四季度,央行推出了定期存款的保值贴补措施,即定期存款有利息,还有一个通货膨胀补贴。1989年还提高了利率,压缩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冻结了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对部分商品实行专营和控购,控制职工货币收入的增长,严格限制银行信贷收缩规模。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1985年以后中国出现了“被压抑的通货膨胀公开化”,1985年到1989年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8.8%、6.0%、7.3%、18.5%、17.8%。 从90年到93年,货币增长量每年都还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没有超过万亿元:90年与89年相比,新增5253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4100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6100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94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39%!93年货币存量达到34879亿元。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开始迅速启动起来,出现了房地产热、股票热、开发区热迅速升温。1993年时开发区遍地开花,全国出现了几千个开发区。同期我国开始住房改革,住房商品化、教育市场化等,导致资产货币化,经济生活需要大量货币支持。于是1994年货币增长量开始超过万亿:94年比93年新增12100亿元,环比增长速度为34.6%。1993年7月重新开办了保值贴补,1994年零售物价上涨21.7%,CPI消费物价超过了24%;95年比94年新增14000亿元,96年比95年新增16000亿元,97年比96年新增15000亿元,98年比97年新增13500亿元,99年比98年新增15400亿元,2000年比99年新增15600亿元,2001年比2000年新增182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152888亿元。平均年增长量为15100亿元,平均增长速度在39%左右。可以称为第五次通货膨胀期。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主要的宏观调控是防止通货紧缩的趋势。1998年时CPI首次为负-0.8%,1998年1月1号中央银行取消了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1998年3月一下子把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降到了8%,毫无疑问是放松银根的政策。同时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长期建设国债,从98年到03年共发行了9100亿的建设国债,1999年再一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8%到6%,从1998到1999年三次扩大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这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配合稳健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有效的反通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货币增长量并没有减下来,导致了第五次通货膨胀。 2002年更不得了,货币年增长量开始突破三万亿:2002年比2001年新增31000亿,2003年比2002年新增36000亿元,2004年比2003年新增34000亿元,货币存量达到253207亿元。由于货币存量基数的增大,增长量加大了而同期的货币增长速度却降了下来:年平均增长速度在33.3%。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称为“第六次比较平稳的通货膨胀期”。 大家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平均增长速度为10%(1984年GDP增长率最高达到15.2%),而货币存量平均增长速度是31.5%,个别年份的甚至超过40%!也就是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贬值速度在20%以上!一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隐蔽的通货膨胀史。为什么说是隐蔽的?这是由于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存在着严格的价格管制,价格上升趋势的真实程度被隐蔽了。经济体制转制后这个影响仍然存在。既然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为什么没有引起金融崩溃和经济生活混乱呢?其一,这是由于建国时货币存量基数本身太低,除了两次真正的通货紧缩外,80年代之前每年增加的货币量还不能适应现实的货币需要,因而长期保持了低流通、低物价;其二,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时期也需要大量流通货币的支撑,再加上我国信用制度不健全使现金需求量更大;其三,我们更受益于强大的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和长期的计划经济影响,政治和政体的稳定有力地保证了经济和金融的稳定。 下面我们再从货币数量方程式中推导出为什么会产生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以及高通货膨胀率没有发生经济混乱。 货币数量方程式:MS V = PY d 其中,MS——代表一国的货币供给;V ——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P ——代表总体价格水平;Y d——代表真实总需求。那么, PY d 就代表了需要交易的商品总额,一定时期内PYd是个确定数字。80年代之前由于交易通信技术的落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非常低,因而需要比较大的货币供给;80年代之后技术是跟上去了,但是信用降下来了,仍然需要比较高货币供给。这就是为什么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没有严重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还想寻找更多原因的话,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有大量的货币资金积聚在我国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众多的货币持有者试图在不完备的资本市场上攫取自己的第一桶金(2003,伍志文,货币虚拟化过程中的“资本市场货币积聚假说”,《经济学(季刊)》2003年10月);房地产市场的成熟与活跃也吸引了相当部分的资金。事实上我国的“超额”货币供给自80年代以来就一直存在并呈加速趋势,让好多人担心这个“笼中虎”随时都可能跑出来危害商品市场并引起急剧的通货膨胀,但是没有,反而在2004年、2005年出现了通货紧缩的态势,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升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 从另一方面讲,由于过去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大幅增长,导致当前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领域也由消费品领域扩展至生产资料部门的加工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三个产业链环节。在产能过剩因素约束下,近期也不可能发生急剧的通货膨胀。 最后我们还应该感谢中央银行的货币专家们,他们的敬业和高超的调控技术(公开市场活动、法定准备金率、贴现率)抑制了通货膨胀,保证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四、通货膨胀的度量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标。物价指数一般不是简单的算术平均数,而是加权平均数,即根据某种商品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其价格的加权数的大小。计算物价指数的一般公式是: 物价指数 = ∑Pt q t / ∑P0 q t ·100% (P0 —基期的价格水平,Pt —本期的价格水平,q t—本期的商品量) 根据计算物价指数时包括的商品品种的不同,主要有三种物价指数: 1、消费物价指数CPI,又称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是衡量各个时期居民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零售价格变化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PPI,是衡量各个时期生产资料(即资本品)与消费资料(即消费品)批发价格变化的指标。 3、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是衡量各个时期一切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的指标。 这三种物价指数都能反映出基本相同的通货膨胀率变动趋势,但由于各种指数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所以数值并不相同。在这三种指数中,消费物价指数与人民生活水平关系最为密切,因此,一般都用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 注意:以上三种物价指数衡量通货膨胀的前提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可以自由波动。而在严格实行价格管制的国家里,物价上升的趋势可能被人为压抑。表面上物价未上涨,但实际上却可能存在着商品的严重短缺。人们为获得一定量的商品必须支付较高的额外成本,经济学有称之为“隐蔽型”通货膨胀。 五、通货膨胀的分类认识 (一)按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划分 1、温和的或缓行的通货膨胀 指通货膨胀率低,而且呈较为稳定、缓慢的上涨,物价较为稳定,货币不会有明显的贬值。 一般称为“低通胀”。 2、奔驰的或急剧的通货膨胀 指年通货膨胀率为2位数,甚至3位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在加速之中,人们的恐慌心理使通胀变得更厉害。通货膨胀已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但还不至于引起金融崩溃和经济生活混乱。 3、 恶性通货膨胀 指通货膨胀率在3位数以上,物价连续狂涨,货币价值不断下降,人们不愿握有纸币,或抢购物资,或持有外币,已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甚至引发政局动荡。 (二)按市场机制的运行状况划分为公开型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1、公开型通货膨胀 指完全通过物价总水平的明显、持续上涨体现出来的通货膨胀。 2、隐蔽型通货膨胀 指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存在着严格的价格管制,价格上升趋势的真实程度被隐蔽的通货膨胀。 (三)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这是指经济运行中社会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激增,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即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是指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引起的物价持续上涨的现象。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工会力量要求提高工资和垄断行业和垄断大公司为追求垄断利润而制定的垄断价格。所以有把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分为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进性通货膨胀。如我国现阶段的燃油价格上涨、电力价格上涨等。 第一,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是成本中的主要部分。工资的提高会使生产成本增加,从而价格水平上升。在劳动市场存在着工会的卖方垄断的情况下,工会利用其垄断地位要求提高工资,雇主迫于压力提高了工资之后,就把提高的工资加入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从而引起通货膨胀。工资的增加往往是从个别部门开始的,但由于各部门之间工资的攀比行为,个别部门工资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的上升,从而引起普遍的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一旦开始,还会形成“工资—物价螺旋式上升”即工资上升引起物价上升,物价上升又引起工资上升。这样工资与物价不断互相推动,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第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价格推动的通货膨胀,指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厂商控制了产品的销售价格,从而就可以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推动和利润推动实际上都是操纵价格的上升,其根源在于经济中的垄断。 3、结构性通货膨胀 是从各生产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各生产部门之间收入水平的赶超速度等角度分析了由于经济结构特点而引起通货膨胀的过程。 例如,由于经济发展中存在扩展部门和非扩展部门的不同,扩展部门正在扩大,需要更多的资源与工人,而非扩展部门已在收缩,资源与工人过剩。由于在现实中,非扩展部门的资源与工人不能迅速地流动到扩展部门,这样,扩展部门由于资源与人力短缺,资源价格上升,工资上升。而非扩展部门尽管资源与人力过剩,但资源价格不会下降,尤其是工资不仅不会下降,还会因为攀比行为而上升。这样,就会由于扩展部门的总需求过度和这两个部门的成本增加,尤其是工资成本的增加而产生通货膨胀。其他不同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市场上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特点等等都会引起不同情况的结构性通货膨胀。 另一种模型是以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的发展中国家为对象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在二元经济中资本短缺、市场化程度低、货币化程度低等结构因素的制约下发展经济,往往要靠赤字预算、多发货币来积累资金,从而带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 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后期。90年代初,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一度较高,由于政府采取了抑制通货膨胀的有力措施,物价涨幅明显回落,经济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增长。然而,转型阶段的另一些问题却充分暴露出来,如失业率增大、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财政赤字上升、银行呆账坏账数额增加等等。这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非均衡问题并未因政府采取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而减弱,甚至可以说,经济的非均衡性反而更为突出了。 (四)按预期划分 1、预期性通货膨胀 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 通货膨胀是在预料之内的,比如每个人都知道,各行业的工资每年将上涨5%,那么他们就不会跳槽,老板也不会多请工人干活,每个人都只会呆在原来最合适自己的地方。收入增加5%,谁也不会高兴,因为人人都知道,别的一切开支都将增加5%。 2、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指没有被经济主体预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物价上升。 §2、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一)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比较有名的观点是凯恩斯经济学派的“需求拉上论”、“成本推动论”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数量论”。 1、货币数量论:货币主义认为,通货膨胀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其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超过了生产增长幅度。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惟一原因,减少货币供应量是医治通货膨胀的惟一药方。如果没有货币量的过度增长,就不会出现总需求膨胀。 2、需求拉上论: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3、成本推动论:指对社会商品和劳务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因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造成生产成本提高的原因基本有两个:一是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一些垄断企业为了获得垄断利润,经常大幅度地提高垄断产品的价格。 4、结构失调论:指在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由于需求结构变化,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结构失调论也将通货膨胀成因归结于需求,但是由需求结构变动引起,而非总量增加。导致需求结构变动的原因大致归为两类:一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5、国际传导论:现代社会中,由于投资、贸易、旅游、劳务等国际经济交往的增多,一国通货膨胀很容易通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引起他国共同发生通货膨胀。国际传导论通货膨胀可分为价格传导、需求传导、国际收支传导和示范作用传导。 (二)深层原因 以上观点只是揭示了通货膨胀的表层原因或直接原因,而没有揭示出引起需求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大,导致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 不错,通货膨胀完全是一个货币问题,但货币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生产关系问题。货币是生产关系,是政府调节经济利益,协调经济矛盾,改善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实行与金银等硬通货不挂钩的信用货币制度,政府握有不受限制的纸币发行权之后,国家利用货币干预经济的力量大大加强了。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货膨胀是国家为了解决政治经济矛盾,滥用货币发行权力的结果。 例如,在1929年到1933年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出现了生产过剩危机,表现为商品堆积,市场呆滞,生产萎缩,经济衰退,工人大量失业,国家政局不稳。这本来是由于压低工人工资,使工资增长赶不上劳动生产率增长所致,但政府却听信了凯恩斯学派的经济理论,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原因是工人不愿意消费,企业不愿意投资。为刺激需求,政府采取了赤字财政和信用膨胀等政策,扩大货币发行。结果,虽然在短期缓解了危机,促进了经济复苏,但是,却最终把资本主义经济引入通货膨胀的深渊,陷入了“停滞膨胀”(又简称为“滞胀”)的困境。 再比如我国,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两次出现通货膨胀,都是与政府急于求成,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高速度,利用发票子搞建设等“左”的指导思想分不开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通货膨胀愈演愈烈,除了物价改革、工资改革、经济比例失调等客观因素外,也与国家的赤字预算,货币超经济发行,借以刺激经济增长的思想分不开。 总之,通货膨胀现象都是与国家一定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的,都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反映。不过有些国家是政府有意识地执行通货膨胀政策,而我国主要是在急于求成思想指导下计划工作失误造成的,是被迫地、不自觉地走上通货膨胀的路子。 (三)什么导致货币投放过多? 1、财政赤字 财政收支表面上是货币的收支,实质上代表着相应的实物分配。财政收不抵支,发生赤字,就意味着财政支出形成的购买力大于财政收入代表的物资,使过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商品供不应求,这是形成货币过多的重要原因。但是,财政赤字是不是一定会引起货币过多,产生通货膨胀呢?回答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弥补赤字所采取的办法。如果财政赤字是采用发行债券的办法弥补的,等于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把钱暂时借给财政,一般不会扩大货币总量。当财政有了赤字,并采取直接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的办法弥补,迫使中央银行增发货币时,就会导致货币的财政发行,引起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在一定限度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在居民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通常的做法就是加大政府投资,以拉动经济的增长,但这决是长久之计。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欧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以下简称马约) 标准,财政赤字率(即“财政赤字”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比率)不应超过3 %。我国1991~2001 年中每年的财政赤字率均在3 %以内,只有2002 年的赤字率达到3.03%,虽然超过《马约》标准,但超过的幅度很小,基本属于正常。从财政收支、GDP 与财政赤字的增长速度来看,情况却不容乐观。以1991年为基数,2002 、2003 、2004 年的财政赤字增长率分别为:1206.32 %、1129.65 %、745.45%,而同期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为:500.54 %、588.72 %、736.83 %;同期的财政支出增长率为:549. 96%、626. 59 %、737. 44%;同期GDP 的增长率为:373.67 %、439.81 %、531.49 %。2005年财政预算赤字高达3000 亿元,比2004 年增加将近1000 亿元,是1991 年赤字额的12. 65 倍。尽管2003年、2004 年财政赤字总规模与2002 年相比已有相当数量的下降,财政赤字连续两年出现了负增长,但2005 年财政预算赤字高达3000亿元(实际中央财政赤字2999.5亿元),接近历史最高2002 年的3097.8 亿元。(资料来源:《经济师》2005 年第10期张慧《我国当前财政赤字的思考》)。此外,还存在隐性财政赤字(是指财政应支未支、应补未补,采取财政欠账、挂账等方式,将财政收支矛盾后移,致使财政赤字隐性化)、地方财政赤字等。(在我国地方财政不允许出现赤字,但是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财政借债度日的情形十分严重。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没有根本转变,财政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一方面,财政代替了市场职能(即财政“越位”),如:竞争性和营利性领域,地方政府的投资过宽、过多、过大,挤占了市场职能;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过滥,混淆了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由于财政预算约束软化,财政支出中人为因素很大,加上决策失误,项目论证不充分,又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和监督,使相当有限的财政资金低效运行,甚至被大量的侵吞与浪费等。)这样,财政收支的矛盾日益突出,致使赤字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2、银行信用膨胀 银行信用膨胀是指银行系统向社会提供的信用量超过了有物资保证的客观需要量。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一切货币量都是通过信贷渠道投放的。因此,银行的信用膨胀实质上就是通货膨胀的同义语。据上海证券报06年4月25日报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4月24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报告表明,3月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达到39.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2%。随着银行业资产的增长,新增信贷迅猛膨胀,06年一季度银行业资产增加了约1.7万亿,新增信贷为1.26万亿,仍然有比较大的增长潜力,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后信贷将会有较大的增加。(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06年4月25日) 3、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基建项目投资多,建设周期长,短期内不但不能为社会提供商品和劳务,反而要从流通中吸收大量的商品和物资。因此,基建规模必须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否则,就会导致基建材料供应紧张,引发结构性的通货膨胀。以2004年一季度为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799亿元,比上年增长43.0%,其中,城镇投资完成7059亿元,同比增长47.8%,农村投资1740亿元,增长26.4%。在城镇投资项目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1.1%。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增长47.8%、53.2%和52.3%。 已被定性过热的行业——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这些行业的银行贷款虽然已被“收紧”,但04年一季度,上述三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分别高达107%、101%和4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04年一季度统计公报) 4、国际收支长期大量顺差 国际收支大量顺差,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大量流入引起的。如果长期呈现大量顺差,就会引起国内通货膨胀。因为外贸顺差意味着商品出口多于进口,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国内市场的商品供应量,另一方面银行要投入大量本国货币购买外汇,必然造成国内市场货币流通量过多。外资大量流入,对于流入国来说,外汇收入增加,为购买外汇投入的本国货币增加,从而加大了国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市场压力。截至2005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我们每增加1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央行就需要向市场 投 放8000多亿元的人民币。(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05年第四季度金融运行报告)。 另:截至2006年2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8537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居全球第一。庞大外储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反衬着国内经济失衡的持续。(资料来源:第一财经日报,06年3月28日报道,记者:徐以升)。 §3、通胀的效应 一、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 通货膨胀对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上,因为它改变了社会成员原有收入和财富的占有比例。 第一,通货膨胀通过物价上涨等于在社会成员之间强制地进行了一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固定收入的社会成员,那些从事商业活动的企业和个人,特别是在通货膨胀中进行倒买倒卖,哄抬物价的投机商则是受益者。 第二,通货膨胀影响社会成员的财富占有比例。通货膨胀时,实物资产增值幅度高于通货膨胀率,那么持有者就可受益。反之;必然受损;若持有存款货币,因物价上涨货币贬值而受损。若持有证券,则视物价上涨和证券价格变动情况而定;负债的社会成员因通货膨胀减轻了实际的债务负担,因此而受益。一般而言,政府、企业处于净负债人地位,是通货膨胀的受益者。而居民处于净债权人,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第一,通货膨胀影响生产。通货膨胀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通货膨胀破坏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通货膨胀期间,由于物价上涨的不平衡造成各生产部门和企业利润分配的不平衡使经济中的一些稀有资源转移到非生产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妨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同时,通货膨胀妨碍货币职能的正常发挥,由于币值不稳和易变货币不能正常表现价值,市场价格信号紊乱,不利于再生产的进行。其次,通货膨胀使生产性投资减少,不利于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预期的物价上涨会促使社会消费增加、社会储蓄减少,从而缩减了社会投资、制约生产的发展。其三,影响技术进步。 第二,通货膨胀影响流通。通货膨胀打破了流通领域原有的平衡,使正常的流通受阻。通货膨胀会鼓励企业大量囤积商品,人为加剧市场的供求矛盾。而且由于币值的降低,潜在的货币购买力就会转化为实际的货币购买力,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也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第三,通货膨胀影响消费。消费者实际购买力削弱,消费水平下降。消费者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形成畸形的消费行为。通货膨胀使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这意味这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物价上涨的不平衡性和市场上囤积居奇和投机活动的盛行使一般消费着受到的损失更大。 第四,通货膨胀影响分配。通货膨胀改变了原有的收入分配的比例和原有的财富占有比例。依靠固定收入的人群在整体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变小了。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人也受到损害。通货膨胀哈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通货膨胀通过“强制储蓄效应”把居民、企业持有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发行货币的政府部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使社会总名义收入增加,社会实际总收入不会增加。不同的阶层有不同的消费支出倾向,必然回引起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变化。 第五,通货膨胀会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发生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具体地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假如某甲向乙借款1万元,一年后归还,而这段时间内价格水平上升一倍,那么一年后甲归还给乙的1万元相当于借时的一半。这里假定借贷双方没有预期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如果一旦预期到通货膨胀,则上述的再分配就会改变。如果借贷的名义利率为10%,而通货膨胀率为20%,则实际利率为-10%。实际利率为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差额,若名义利率为10%,通货膨胀率为5%,则实际利率为5%,只要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就是负值。 有研究证明,在政府与公众之间,通货膨胀常常是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这就是因为政府往往是大债务人,而居民户是债主。同时,在通货膨胀期间,人们要多缴些税,这不但是因为他们的货币收入提高了,而且还由于他们进入较高的纳税级别。 三、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前面我们假定国民经济的实际产出固定在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实际上,国民经济的产出水平是随着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下面考虑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随着通货膨胀而出现,产出增加。这就是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的刺激,促进了产出水平的提高。许多经济学家长期以来坚持这样的看法,即认为温和的或爬行的需求拉上通货膨胀对产出和就业将有刺激扩大的效应。假设总需求增加,产生经济复苏,造成一定程度的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在这种条件下,产品的价格会跑到工资和其他资源的价格的前面,由此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利润的增加就会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发生减少失业,增加国民产出的效果。这种情况意味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后果会被由于更多的就业、增加产出所获得的收益所抵销。例如,对于一个失业工人来说,如果他唯有在通货膨胀条件之下才能得到就业机会,显然,这是受益于通货膨胀。 第二种情况: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引致失业。这里讲的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的下降。假定在原总需求水平下,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如果发生成本推进通货膨胀,则原来总需求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的数量将会减少。那就是说,当成本推进的压力抬高物价水平时,一个已知的总需求只能在市场上支持一个较小的实际产出。所以,实际产出会下降,失业会上升。70年代的情况就证实了这一点。1973年末,石油输出国组织把石油价格翻了两番,则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后果使1973至1975年的物价水平迅速上升,与此同时,美国失业率从1973年不到5%上升到1975年的8.5%。 第三种情况:极度膨胀导致经济崩溃。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下,随着价格持续上升,居民户和企业会产生通货膨胀预期,即估计物价会再度升高。这样,人们就不会让自己的储蓄和现行的收入贬值,而宁愿在价格上升前把它花掉,从而产生过度的消费购买,这样,储蓄和投资都会减少,使经济增长率下降。第二,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生活费用的上升,劳动者会要求提高工资,不但会要求增加工资以抵销过去价格水平的上升,而且要求补偿下次工资谈判前可以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于是企业增加生产和扩大就业的积极性就会逐渐丧失。第三,企业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时会力求增加存货,以便在稍后按高价出售以增加利润,这种通货膨胀预期除了会鼓励企业增加存货外,还可能鼓励企业增加新设备。然而,企业这些行为到无法筹措到必需的资金(增加存货和购买设备都需要资金)时就会停止,银行会在适当时机拒绝继续为企业扩大信贷,银行利率也会上升,企业会越来越难得到贷款。企业被迫要减少存货,生产就会收缩。第四,当出现恶性通货膨胀时,情况会变得更糟。当人们完全丧失对货币的信心时,货币就不能执行它作为交换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这时,任何一个有理智的人将不愿再花精力去从事财富的生产和正当的经营,而会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尽快把钱花出去,或进行种种投机活动。等价交换的正常买卖,经济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经营单位的经济核算,以及银行的结算和信贷活动等等,都无法再实现,市场经济机制也无法再正常运行,别说经济增长,大规模的经济混乱也不可避免了。正因为如此,人们一般都主张对通货膨胀进行控制。 §4、政府应对通胀的策略 中央政府既是通货膨胀的始作俑者,同时还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主体。治理通货膨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里只是简单地措施罗列出来。 1、控制货币供应量:由于通货膨胀作为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货币现象,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所以各国在治理通货膨胀时所采取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减轻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压力。数量型的政策工具是存款准备金率和价格型工具是利率,可以遏制通胀。 2、紧缩政策:指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给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赋税;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3、供给政策:指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4、控制物价和工资:指由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 5、币制改革: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历史上曾采用过的币制改革方法有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 §5、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二、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三、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走势——滞胀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1994年是中国通货膨胀最高的年份。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上涨超过了24%,是建国后计算这一指数以来纪录最高的年份。这是与1992年房地产热,1993年上半年投资热是相关联的。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尤其是02年后信贷投放量以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加,超过了过去多少年的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由贸易顺差和外资大量流入引起的国际收支大量顺差,外汇储备规模为8800亿美元左右,加大了国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市场压力。 1、投资膨胀 指因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失控,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的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财政支出过大,银行信贷扩张成了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是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根源。究其原因,一是与我国的投资体制不健全有关;二是与资金供给制有关;三是与投资效果不理想有关。 2、消费的累积与膨胀 指因消费基金的增长,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的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其表现:一是工资性货币投放的增长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二是部分地区的高消费引起物价全面上涨。 3、成本推动 指因工资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提高引起社会总需求扩张的货币供给量的过度增长。 4、结构失调 指社会供需结构的错位和产业部门结构的不协调,也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根源。 5、外汇储备占款 截止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约8800亿美元。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它有成本的。外汇储备是居民和企业的创汇,存在银行里,结汇时需要使用人民币。维持这个外汇储备规模越大,要放出去的人民币就越多,这种情况叫做“外汇占款”,也就是维持外汇储备所要占用的人民币的款项。大量的外汇占款是人民币供给总量迅速增加的重要原因。货币量在2003年年上半年很短的时间内大量地增加,使流通中的货币大量地增加,这事实上也构成了通货膨胀的巨大的压力。 二、我国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 任何国家的货币政策都有一个时间的延误,经济学家称之为“时延”。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刘伟教授等测算,中国这个时间延误从政策出台到管用大体上是7个月到24个月,美国货币政策的时间延误是6到18个月。我国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巨大的财政赤字、国债缺口,最后都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的压力。再加上货币政策有一个时间的延误,不能等到通货膨胀发生了政策才出台,那么就来不及了,必须提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采取一些温和性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1、控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保证基本建设投资与国力相适应。目的是克服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关键问题是改革现行的投资管理体制和强化投资的风险约束机制。 2、制定合理的收入政策,克服消费基金膨胀。即工资总额的增长率不应高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在收入分配结构上,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以避免社会成员盲目攀比而牵动消费基金增长。 3、促进生产结构的合理化,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是解决我国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发展生产应主要靠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和生产结构的协调。 4、保证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社会总需求膨胀,很大程度上是由财政支出过多而引起的。因此,必须保持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如果出现赤字,尽可能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不能随意向银行透支。 5、强化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的职能。中央银行对治理通货膨胀负有直接责任。要确保中央银行具有独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以利于通货膨胀的治理。 三、未来几年我国经济走势——滞胀 个人分析,未来几年中国经济既不可能再次走入过热,也不可能走入通缩,而是很有可能进入到一种特殊的经济运行状态——“滞胀”,出现一段时期经济增长率下降而物价上涨,也就是“低增长高通胀”的局面。换一种说法,滞胀是指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生产停滞、失业增加和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同时存在的现象。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者认为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实质是过度的发行货币,而经济中的自然失业率是无法通过货币发行来消除的。实际上,一国经济如果长期处在通货膨胀状态下,人们的收入增长速度慢于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社会购买力萎缩,必然出现需求不足、商品积压、生产下降;在国内物价水平高于国际市场水平时,来自国外的需求也在下降;由于大量生产性资本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转向商品投机,实际生产投资减少。在生产下降,社会总供给减少的同时,由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导致的过多供应的货币却不会自动退出流通,而是以加快流通速度的态势给市场造成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上升难以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紧缩措施,则生产受到进一步削弱,市场商品供给进一步减少,而紧缩政策最终达到收缩货币存量的目的,远不如刺激政策影响货币供应量增加那样快,于是,滞胀就难以很快解决。许多国家的这种局面都持续了十余年,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为什么中国经济会进入到“滞胀”?这是因为生产过剩。因为在三个产业的格局下还能出现物价下跌和企业效益下滑,只能说明本轮经济周期已经进入到大量产能开始释放的阶段。2005年应该看成是一个转折年份,因为在这一年出现了在总需求高增长的同时,供给增长率更高的情况。按照5年投资周期,到2007年是产能集中释放的时点,但在2005年先期建设的部分项目开始投产,2006年的产能释放规模会更大,到2007年则会进入高峰。如果这个判断正确,2006年就会延续2005年部分生产资料的价格下跌,利润萎缩的情况,而且会更严重。商品价格与利润的下跌,会严重打击投资人的积极性,因此一部分项目可能会被停、缓建,投资的增长率就可能会出现明显下降。2004年下半年在宏观调控的压抑下,累计城镇投资的环比增长率9、10、11三个月份分别为18.2%、14.5%和13.1%。而2005年9、10、11月分别为18.4%、14.5%和13.4%,对比2004年三季度以后的投资环比增速,二者的下降趋势乃至幅度都是一致的。 投资需求增长开始回落的情况还可以从与投资需求相关最紧密的中长期贷款的增长趋势中得到印证。2003~2005这三年的中长期贷款增长率这三年分别是30.3%、21.0%和14%,表现出了明显的下滑曲线。从当年新增中长期贷款额情况看,2005年为10753亿元,仅是2003年新增额的73%和2004年81%。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反映的是当年投资完成额,而中长期贷款指标则更多地反映着未来会发生的投资,因此虽然去年的投资增长率仍然很高,但贷款走势已经可以反映出未来的投资需求增长开始下降了。 如果投资需求下跌而产出大量增长,总需求就会进一步落后于总供给的增长,其结果是在2006年生产过剩的情况比2005年更严重。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和主要产品的价格与利润下跌幅度更大。如果到2007年集中的产能释放才会结束,则到2007年末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走出一条逐步下滑的曲线,这就是“滞”的道理。由于“滞”会压抑住新的投资需求,而巨大的产出能力又不可能在一、二年内被消化,所以经济增长的相对停滞应该不会是仅仅出现一、两年,而是可能持续三年时间甚至更长,即中国经济可能要到“十一五”末期才会再现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水平。 既然未来2-3年的经济走势是供大于求,从物价形势看照理说应该是进入通缩,那为什么又说会“胀”呢?这主要是因为粮食与食品的价格走势。首先,食品在目前的CPI中占有很大权重,2003年以来的物价上涨就是食品主要是粮食涨价带起来的。其次,04、05年尽管农业又获得了大丰收,但与国内总消费相比,仍低了2000万吨左右。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迎来一个人口增长的小高峰,5年内大约会增加5000万人口,按人均400公斤粮食的需求量计算,大约要增加2000万吨,如此连带目前的进口水平计算,占世界粮食可贸易量的比重就会上升到1/5。从中国铁矿进口的经验看,当大宗产品进口量超过世界可贸易量的20%以后,进口价格就会明显上涨,总之不论是进口价格推动还是国内供求缺口的原因,估计从今年开始,粮食及食品价格又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涨价周期了。根据最新统计数据,05年秋粮上市后部分地区的粮价已经出现了微弱涨幅,这种情况在今年应该变得更明显,从而成为推动CPI指数上升的主要动力,并且可能会在“十一五”期间成为常态。具体到今年的物价形势,由于生产过剩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生产资料和部分工业消费品的价格还会继续走低,但粮食和食品价格指数则可能出现拐点性变化,两边对冲的结果,仍可能是CPI指数的上涨幅度超过去年,但到07年食品价格的上涨将会开始明显,“胀”的情况就会突显出来了。 此外,还有石油、铁矿等其他大宗进口产品的价格仍可能继续上涨,成为在未来几年推动中国PPI指数上升的动力。而当工业品和食品价格都出现上涨趋势的时候,通胀势头就会更加显著。 (三门峡行政学院信息中心)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