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在发展的前沿发现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11:18 北京日报

  “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创新北京建言献策

  在发展的前沿发现问题

  主论坛演讲·政治篇

  一道优美的理论红线

  房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考察研究和谐社会理论形成的过程,对于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一理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998年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转折之年”。这一年,中国社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三大社会景观:告别短缺,国企“攻坚”,城市购房。这三个带有指标性的变化预示着中国社会阶段性转换的来临。与这三大社会景观相映成趣的是这一年“官民矛盾”上升,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官民矛盾发展的一个“拐点”,其标志是行政诉讼案件激增。官民矛盾上升的同时,其他社会问题与矛盾也有所发展。

  中央提出“以德治国”,反映了党中央见微知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针对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中央再次提出“以德治国”意味深长,它是对长期以来侧重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思路的一种调整,德治与法治结合更意味着试图构建一种社会发展双重价值目标体系。但是,“以德治国”的新口号,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和反响。尽管如此,“以德治国”应当说是党中央见微知著,对于变化了的形势做出的最初反应。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发展的经济目标之外的社会目标。2003年初,“非典”暴露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相脱节、公共医疗事业滞后的弊病。于是,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推进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在于提出了发展的经济目标之外的社会目标,提出了经济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经济发展的根本意义在于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总结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新经验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成果。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当前我们党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完整的认识呢?在科学发展观的启发和推动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党中央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应当说,这是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本质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再深化。

  我国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且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将长期面临多种矛盾,它们将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甚至整个社会主义时期。如何在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的条件下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需要我们党在未来进一步探索和解决的历史性课题。从根本上讲,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当前我们党对于这一历史性课题的初步思考和认识,也将成为指导未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指针。

  从以德治国到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像一道优美的红线勾画出新世纪我们党领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探索历程。(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研究员)

  主论坛演讲·党建篇

  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阐释

  夏文斌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实际出发,围绕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实际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新思想和新思路,这就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

党的先进性建设等,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探索、认识、运用“三大规律的最新成果”。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一如既往地探索、认识、运用“三大规律”的最新成果,主要体现在:1、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和运用的深化。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需要我们根据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从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深化的角度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时代价值。2、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和运用的深化。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不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的理解,丰富和发展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正确认识、运用和深化。

  二、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阐释。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什么时候坚持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获得胜利;反之,必然蒙受损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正是坚持了我们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当代阐释,这些成果不仅成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时代范例,而且与时俱进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作者为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

  主论坛演讲·文化篇

  民族精神要有新的时代内涵

  韩 震

  一个民族国家,只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必须伴之以一种具有凝聚力的文化认同力量,那种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文化力量,就是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定的民族国家内部力量整合的必需的要素:它不仅须臾不可缺少,而且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现实的发展进程。

  民族精神既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也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那么,我们现在处在什么时代呢?目前,世界的时代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成为时代的基本特征。民族精神尽管必须有历史传统作为起点,但是新民族精神必须符合时代的要求和特征,这种民族精神应该是理性的(不走极端、不走偏锋)、自觉的(不是被动的)、开放的(宽容差异)、与时俱进的。我认为,当代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可以表现为自觉性、合理性、开放性、进取性和创造性。

  自觉性。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发展,现在的民族精神越来越多地呈现为有自由权利和个人自我意识的公民的自觉选择,而不是社会内部被动地、无意识地被灌输的结果。现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民主、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合理性。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应该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精神要求现代的民族必须鼓励公民遵守社会规则,必须培育公民的法治意识,应该鼓励公民行为的合理、适中,抵制极端主义行为。一句话,新的民族精神应该体现文明、民主、理性的时代特征。

  开放性。开放就必须宽容地对待他者,即使对待民族国家内部也需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开放就必须拒绝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小集团封闭意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该鼓励公民树立团队精神,而且也应该鼓励更广泛的交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磨砺自己的意志,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推进自己的思考深度。

  进取性。在千百年的封建主义文化束缚下,我们的民族精神被某种保守的心态所笼罩。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建我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适应时代的要求。反过来,我们的民族进取心也在塑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

  创新性。我在10年前就指出,历史传统只能是我们文化的起点,我们应该在这个起点上延伸或创造出新的辉煌。文化只有在创造中才能展现其魅力和活力,民族精神只有在创新中才能体现其世界性的价值。

  总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弘扬民族精神,更需要我们以开放、自信和创造的姿态培育与时代相适应的民族精神。(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主论坛演讲·经济篇

  哪些因素在掣肘企业持续竞争力

  宁向东

  在一批中国企业逐渐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如何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如何让中国的大型企业尽快成为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企业,是引人关注的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固然有华为这样一些稳定发展的、竞争力蓄积速度较快的企业,但也有很多企业虽然在一段时间里面光彩照人,却不能持续地取得成长。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因素很多,固然有中国企业发展时间短的原因,但我们也要注意,从企业的角度看也有值得自己深刻反思的因素。

  首先,是我们还缺少一批真正能够具有战略视野的企业家。中国的古话叫做: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曾经研究过一些国外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一个有远见、有战略眼光、有独特魅力的领导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批企业家凭借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他们对如何应对新的竞争局面,如何在低毛利的状态下逐步创建并有效管理一个正规的国际级企业缺乏经验。后进其实并不可怕,怕就怕这些企业家中的一些人对此缺乏清醒的认识,视野有限却刚愎自用,这将会使企业走不少的弯路。

  其次,是我们目前的企业组织还比较多地停留在利益导向、而不是合作导向上,很多企业的内部管理还是处于人治和山头的状态。这些都导致企业的内部格局还较大程度地停留在产品竞争阶段或服务竞争阶段,无法形成一种通过全员有效合作而形成能力竞争的格局。在个别企业里面,一项有益的做法甚至无法在企业内部首先得到有效的传播,而首先被竞争对手学习。

  第三,是企业的竞争视野普遍短期化,在研发方面缺乏积极并持续的投入。这一方面固然有财力不足的原因,另外一方面也由于企业往往有明显的畏难情绪,以及不愿意进行艰苦的长期投入。诚然,中国企业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非常大,但如果没有追赶的决心和勇气,就更没有可能追赶成功。当然,我们还可以列举出更多的因素,但以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因表现突出值得我们格外重视和注意。

  (作者为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分论坛精彩发言摘登

  网络管理要防止两种倾向

  陆俊(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网络“虚拟世界”并不是一个“虚幻”的空间,它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续和伸展。几乎可以这样讲,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不和谐现象和因素,都能在网络世界中找到。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网络的“工具”意义,更要看到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的社会政治意义。网络管理要切忌两种倾向:一是当发生网络不和谐现象时,抑制网络发展,把全部罪过推给网络,甚至把网站、网吧等一关了事。一个是对网络负面现象不闻为问,一切任其自然。这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做法。

  要建立“文化统一战线”

  侯且岸(中共北京市委党校教授):理论的创新,我们决不能搞理论上的“闭关自守”、“抱残守缺”,而是要努力吸收一切文化的优秀成分。其一,建立多元取向,不断变换认识视角,努力把取向的多元与角度的灵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理论思维方式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其二,建立“文化的统一战线”,理解“非马克思主义”。应该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虽是一字之差,但就认识理念来说,却是根本不同的,两者不容混淆。而在这方面,我们有着十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现实教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已经和正在失去很多“非马克思主义”的朋友。

  建议建立大人口管理体制

  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的压力不断增加,“条块分割”的现行人口管理模式不再适应人口问题复杂化和综合化的形势等都要求对现行的人口管理体制进行一定的变革。我们认为,当前,实行首都大人口管理体制,不仅必要,而且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现实可行性。

  正视工会制度中的不信任现象

  佟新(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沃尔玛建立工会事件的复杂过程表明,外资企业违反中国法律拒建工会代表着多种力量之间的冲突关系:工会制度建设中的劳资冲突、地方政府的短期经济效益与国家长期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冲突、工人与工会的潜在冲突,等等,这表明,资方、地方政府、工人们等多种工会的利益相关者对工会缺乏普遍的“信任”。因此,需要对我国的工会制度和劳工体系进行一定的反思。

  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如何解决

  丁芸(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相关经验,北京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建议做到:经济适用房供应方式实行租售并举、尽快建立“人头补贴”的住房补贴方式,使政府的优惠真正落到实处;廉租住房要改革现行申请体制,有步骤、有针对性的扩大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适用范围,扩大廉租对象覆盖面;限价房应解决好价格问题、限价商品房的性质和购买者资格等问题。

  从一份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

  赵莉(北京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人才资本是创意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也存在人才“瓶颈”问题,因此,必须尽快集聚大批优秀的创意产业人才,主要路径是构建多元化的人才开发体系、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构筑诱发创意的人文环境等。

  要学到西方管理文明的精髓

  李五四(北京

化工大学教授):今天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呢?是资金短缺,还是技术落后?我认为,都不是,而是管理的短缺和管理科学与技术的贫乏。西方管理学与中国文化,两种文化、两种社会文明积累了无数岁月的鸿沟,中国人要想真正掌握“管理学”中的“管理”精髓,又岂是会说几句行话、会背几个定义、会描几条曲线、会用几个软件那么简单的事。由于我们坚信“枪杆子里出政权”,我们就读不懂华盛顿,搞不懂华盛顿用枪杆子打下江山为什么却不坐江山,更搞不清楚他失去枪杆子五年后怎么又当上了总统,于是,我们也就学不会也用不了社会组织的民主规则、民主文化以及民主的组织机制,因此,学到西方管理文明的精髓是一个关键。

  “信息孤岛”问题亟待根本解决

  鄯爱红(北京市委党校副教授):目前,我国发生灾害及各类突发事件时,都是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最大的问题在于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无法在危难时刻统一调集,迅速汇总。虽然政府在

信息化建设上投钱不少,但机构间“信息孤岛”的现象尚未根本解决,而且,由于“责权利”等诸多因素,应对复合危机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效率较低。

  司法腐败必须防止

  李曙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近年上访数量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司法制度的不健全。司法是维护个人权利的最后一道保障,如何防止司法权受到非法干预,保证法官的独立性,是今后司法制度改革的重点。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问题、司法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确保司法公正,防止司法不公和腐败现象。

  本版文字在组稿过程中得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编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