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张玉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6日 17:12 新浪财经

  

张玉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张玉杰教授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中国经济观察》论坛:2006中国经济热点调查研讨会”,于2007年1月6日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会议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办。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等出席会议,著名经济学家杨启先、范恒山、韩俊、杨启全等首都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就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关于2006年中国经济热点问题的调查进行了研讨。

  赵振华:大会的第二项议题是发言,第一个发言的是张玉杰教授,他报告的题目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张玉杰: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全国首家试点城市——阜新转型的情况调查,请看屏幕。我们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形势严峻,可持续发展面临极大困难,探索发展新路十分紧迫,为此,我们这个选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资源型城市在国内除上海、香港、澳门三座城市之外,遍布全国,涉及到三亿一千万人口,主要是石油、煤炭、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但是,426座城市当中有344座需要转型,有400多座矿山无矿可采,300多万矿工近千万家属受到生存威胁。其中以阜新为代表的具有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一般特点,这座城市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因矿而衰!

  我们试图通过阜新的调查折射出我们中国一般性资源城市的特点和近况,这是我汇报的第一个部分。

  阜新在艰难地探索转型的路子,它的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地区,是一座百年老矿,有200多万人口,其中51%以上是矿工,累计生产煤炭5亿多吨,但是这座城市历史的辉煌并不能掩盖它目前的情况,这是当年海州矿的目前雄姿,长4公里,宽3公里,深337米的大坑,历史上有很多殊荣,其中人民币的第五套五元的背面就是海州矿的照片,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资源的减少,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持续下降,面临着“矿衰、城衰”的局面,其中煤炭资源已经减少到可采量3.3亿吨,10年以后整个主体矿井将全部结束生命。阜新市在地方经济发展当中是最困难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还不到220块钱,是全省经济最贫穷的地区,唯一一个享受全省补贴的城市。

  这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海州矿已经成为一个灾难了,五类水污染超过4倍,大气污染超过十几倍,这是现场的照片。下岗职工持续增多,从2000年的15万6千人,现在已经上升到17万6千人,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在全省倒数,距离全省的平均水平还差2500多元,距离全国的平均水平还差了将近1/4。

  面临这样一种严重的局面,阜新要想生存的话,必须启动转型,它是怎么转的呢?课题组经过调研总结出来五句话,以产业转型启动经济转型,以体制改革来保障经济转型,以项目注入来推进经济转型,以实现再就业来稳定经济转型,以城市的全面发展来体现经济转型,目前已初见成效。

  从产业转型情况看,回归到以农业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这是一个点,延伸现有的矿山资源的产业链,向下游发展,这是第二个点,定义在三大基地,六个特色产业,(三大产业基地一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二是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

能源基地,三是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六个特色产业指的是:一培育壮大“北派”服饰产业。二培育壮大精细化工产业。三培育壮大玛瑙产业。四培育壮大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五培育壮大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六培育壮大新型建材业。)

  在体制改革方面,主要从三个角度展开,以市场经济来运作,通过民营为主推进,第三是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从2000年的27%增长到06年的56%,国有企业改革180多家已经完成转制了,其中该退的全部退完了。

  第三个点是通过项目的注入来推进转型事业,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联合科研单位,争取国家的项目,现在招商引资已经比九五时期增加了五倍多,总投资超过了200多亿元。第四个点在就业方面,已经有4.2万人重新就业,下岗失业人员经过保险等各种各样的措施,在逐步地消灭“零就业家庭”,其中一项很重要的举措就是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的计划,有636名毕业大学生已经回乡创业了。

  第五个点是以城市全面发展来体现经济转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环境建设、群众生活环境建设和矿区环境建设。森林的覆盖率、绿地的覆盖率已经比五年前提高了将近10%,建设了城市道路,这张照片就是城市中心花园的照片。对采煤深陷区进行成立,投资了将近12亿元,建设了小区,有将近2万多户居民乔迁新居,这是现场的照片。海州矿已经被列为国家第一批地质公园建设的规划当中,这是现场的照片。这是我汇报的第二个部分。

  下面我汇报第三个部分,阜新的转型实践有它的特色,更有它的教训,我们认为这座城市的转型实践的警示是相当深刻的:首先资源型城市不要等资源枯竭了才转型,实际上它已经失去了转型的最起码条件,要从被动转型转变为主动转型,从生存转型演变为发展转型,从产业转型演变为产业更迭,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出现城市经济发展的突然塌陷现象!

  因此我们建议:第一,应该从国家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虽然我们国家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应该从单一地依赖国内资源的发展,向整合事业发展的战略转化。人均资源的储量,45种主要矿产资源,我们中国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的一半,其中像石油资源只占到11%,天然气只有4.5%,

铁矿石只有42%,铜矿石只有18%,水只有25%,这种资源的情况就决定了我们的资源战略的转换问题。

  第二,要建立城市经济发展的景气指标的预警系统,从终端层面监控这个问题。请看图,产业的发展有一个成长和衰退的过程,如果衰退以后再启动经济转型为时已晚,我们认为当产业发展处于拐点的时候,就应该启动经济转型,而实际上阜新是在产业衰退以后才启动经济转型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塌陷区,在这个区位明显表达出企业的应变能力已经丧失了!

  第三,应当建立矿产资源城市转型的

准备金制度,从法律的高度来稳定地建立一种长效机制,稳定资源的来源,为转型做成本的沉淀!

  第四,应该展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经济学研究,从理论上来说清楚这个问题,为我们这个问题的发展做理论导航。

  我们得到的第二个认识是资源型城市存在着被边缘化的危机,转型的困难和成本是不可被低估的,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机会在被边缘化,资源型城市的建设是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城市的发展不需要对市场做出非常敏锐的积极反应,已经形成了惰性。但是转型却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展开的,马太效应,偏向有商机的地方,当矿产资源衰竭,自然就被边缘化了;第二是产业的边缘化,老的产业不受偏爱,新的产业也没受到重视,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形成了被边缘化的趋势。第三区域发展在被边缘化,而我们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基本上体现在以中心城市为点,交通干线为路而联通起来的网络格局,凸显在四靠:靠海、靠路、靠疆、靠边,可是这些地区却是靠川靠江,第四是人才的变化,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而然对生态的吸纳力度下降,孔雀东南飞在所难免。

  我们得到的第三个共识是应该从法律推进法制建设保证经济学部的转型,我们国家没有一个权威的机构来统揽这项事业,也没有一整套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这项事情,地方政府靠自己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当中的主导作用,解决转型主体的缺位问题;第二,国家应该从政策来引导,法律来保证,资源支持创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大环境;第三,制定发展规划,确立发展战略,细化具体政策,从微观层面来创建经济转型的区域环境,这是地方所为。

  我们得到的第四个认识是应该多渠道地来解决经济转型的启动资金,我们做过比较分析,像法国的洛林、德国的鲁尔等具有经验的这些地区的转型经验并不适用于我们中国的情况,因为它们是靠政府的高资本投入,用理论话讲是硬启动转型,我们国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那么多钱,硬启动转型显然不具备条件,就应该从软启动转型来考察,就是说资金的来源和政策应该服从软启动的战略需求,建立两个机制,资源的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的援助机制;第二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这是重要的资金来源;第三要用好国家的重点投资。

  我们得到的第五个认识是:应该让全社会共同努力,促进这类城市的转型事业。这些城市对共和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面临的困难是自身的发展,完全依赖转型显然是不够的,应该把这种成本分摊才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他们的转型事业。现在已经有了积极的迹象,已经有相应的文章和专著出版,特别是阜新的转型,已有相关专家对其进行了研究,尤其是中央政府也对此予以关注。特别是家宝同志在2003年的1月31号,春节期间专访了阜新,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我们透过这些迹象看到了阜新转型的希望,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