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书评:绿色和平欢迎市场之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 12:12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 唐学鹏

  环保志士谴责是贪婪的市场需求导致了人类仅仅为了几个小钱就把自然出卖,他们没有反向思考,是否是因为抑制了市场的环保力量,而不自觉地鼓励了掠夺性的交易?

  顽固的右翼会认为环保是一个伪问题,“环保恐怖主义”是他们生造出来的一个广泛流传的名词,其含义是环保造成了政府权力的扩张和泛滥,侵犯了资本的正常利润。而绿色和平组织是资本家阶层和资本主义的死敌。他们认为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温度较高阳光充沛地带的经济总的来说要比寒冷地带好得多。

  而激烈的环保主义者认为,新的全球性资本主义浪潮带来了更深重的环境问题。美国等能源大国不见收敛之心,十几个制造业新兴国凶猛崛起,炭汇氮固的全球性循环的紊乱、臭氧层袒露着被人类欲望击穿的大洞、物种的灭绝速度没有减缓的兆头,整个世界在发展主义和市场主义的欲仙欲死中走向毁灭的G点。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杰弗里·希尔试图用《自然与市场》来证明非右即左的态度是异常错误的。市场的力量并非是一种带来污染的力量,市场只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跟那些非市场的资源配置相比要“环保”得多。而且,在环保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符合市场性的激励机制,要比靠NGO组织的努力、或者是政府迫于压力出台的环境管制要有效得多。

  《自然与市场》一书,是他十几年来严肃的环境经济学系列论文的一个总结、一种回顾。他的论文系列包含着三大主题:一是自然环境改变引发的社会不确定性、及其风险分散问题(体现在他的论文《CLIMATE CHANGE AND UNCERTAINTY》等论文里);二是,生物的多样性是一种公共商品,市场力量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寻价”,全球化则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在他的论文《BIODIVERSITY AND GLOBALIZATION》和《BIODIVERSITY AS A COMMODITY》等论文里);第三个主题是找到合适的估价方式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希尔认为,估价方式决定了环保的激励方式,用什么方式看待自然,就会导致如何“使役自然”和“保护自然”(体现在他的《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等论文里面)。这三个主题构成了《自然与市场》一书的核心内容。

  自然环境的破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高风险自古有之。引发史学家多重猜想的复活岛之谜就是其标志性案例,这是一个悲恸的历史瞬间。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人定居的复活岛上鼎立着大量被称之为“moai”的石制头像,确凿地显示了过去文明的辉煌、食物的丰盛以及艺术的繁荣,但是到了15世纪,复活岛人口锐减,并且发生了激烈的群体冲突,象征暴力的匕首图案随处可见。尽管科学家对其文明崩溃的导火索有着不同的解释,但自然条件恶化使其文明发生断裂是一种共识性的意见。

  无疑,希尔承认自然环境保护对于人类文明在可持续发展坐标上的意义,在这一点,他同右翼势力区分开来。同样,他拒绝左派所散发的未来悲观主义气息。他将自己所捍卫的内心交付于市场的智慧,在简要回顾了科斯所倡导的产权交易的伟大贡献之后,他确认了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并非不可通约,是可以内化或转化的。事实上,我们既要承认两种成本差异所造成的外部效应的确存在:张五常等人所鼓吹的界定产权可以消除外部性是一种理论上的极端姿态,并不真实。另外,我们要认识到,产权谈判的引入有助于外部效应的制造者和受影响者在同一框架下谈判,而这保证了谈判本身是具有效率和帕累托改进的。科斯的思想是庇古“对外部性征税”思想的补充而非敌人。

  这是希尔《自然与市场》一书的思想泉眼。他展示了这个世界各种外部性,例如巴西热带雨林。尽管它为全世界的炭循环做了贡献,但却没有得到奖励,当地居民在没有经济激励下不会成为高尚的受穷的人类守望者,他们会心安理得地砍伐。那么,能否让政府出面跟土著居民谈判,建立一个砍伐区。而非砍伐区可以用于生态旅游项目,并由旅游局和亏欠世界人民污染债务的发达国家出钱推广,最后,用生态收益来补偿土著居民。京都议定书模式所倡导的排放权交易就能够为土著守望者们提供了新的收益机会。如果这种收益是稳定的话,甚至可以利用金融市场对这些环保收益实施证券化。让热带雨林的居民能够套现他们为全球炭汇所做的贡献和利益。政府也可以用纳税人的钱买下这些证券,获取跟热带雨林环保方面相关的产权。

  希尔一篇非常有趣的论文叫做《Arbitrage,Options and Endangered

  Species》。他认为,有效环保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引入市场里的产权激励机制。例如,一个农场主不仅拥有其土地的播种等使用及收益权、土地的转让权,并且还拥有随机性出现在自家土地上的危险物种“获取权”。一头狮子进入你的农场,就意味着这头狮子是你的,而不是狮子原来的主人。你俘获它并在市场上出售,得到的收益全部归你自己。纳米比亚和南非就通过了这种奖励“并非故意为之而纯属天赐随机性的获取”的法律,结果,这两个国家是非洲灭绝动物保护最好的国家。试想,一头大象闯进农庄践踏庄稼,如果这种“随机获取”不构成在市场上交换的产权,正常的理性人都会选择拿枪把这头大家伙干掉。

  自然带给人类最激动的财富是它的多样性和不可复制性。人口流域替代自然流域的破产和“生物圈三号试验”的失败证明了源远流长的自然界演化智慧的层级要远远高于人类粗浅的智力水准。多样性意味着生物界能够提供更大的基因池,无论在农作物选择性杂交培育上,还是提供更多的生物反病毒武器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希尔认为,由于自然界的多样性分布是偏向于发展中国家的,例如在生物物种的资源分配上,贫穷的非洲占有极大的比重。这种多样性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是可以变现为实实在在的财富。非洲一些穷国可以出售这些基因给欧美的药商或者科研机构,将出售多样性的收益用于提高本国的经济生活水平。而全球化浪潮给予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建立一套运作良好的、关于多样性出售的市场机制,那么全球化将有力地保护多样性,而不是削弱它。在目前的现实中,大量物种的死亡换取的是无数沉重的叹息,而不是唤醒市场力量的智慧。挥霍、动物走私以及单一种植区大行其道,环保志士不断地谴责是贪婪的市场需求导致了人类仅仅为了几个小钱就把自然出卖,他们没有反向思考,是否是因为人们抑制了市场的环保力量,却不自觉地鼓励了掠夺性的交易力量?

  希尔认为正确的估价方式决定了正确的环保路径。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经济学已经构造了成熟的非市场化估价方式。比如重置成本法,大量用于对水库保护的估价上。修建净化水的水域花90亿美元,那么撤销周围的污染工业保护其自然水源的价值最低限就是90亿。还有效用指标法,不同的商品特性带来不同的效用,仅仅将一个特性抽离出来,设定其他的特性不存在任何变化,就可以考察该特性的价值。例如对风景的估价,就可以分别在看得见风景的地方和看不见风景的地方找两所质量近似的房子,比较两者的差值,即得出风景的估价。希尔在其论文《Valuing Ecosystem Services》里说,“评价的方式就是提供激励的方式”。

  是的。如果你用科学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价值,例如清洁水的价值,还原原来的水域的成本比重新建造水域的成本要小得多的话,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还原。然后将清洁水的价值出售,或者让感兴趣的私营企业拍得经营权、或者干脆就证券化,将所得到的收益来补偿那些还原水域的工业迁移成本,并且还会有剩余,这是自然给予人类的美妙而清新的“剩余”,这是伟大的市场哲学的“剩余”,这是建立在市场机制运作下的合理而长远的“剩余”,这是天人合一的“剩余”,这是盘旋在我们世世代代头顶上的神圣“剩余”。

  (《自然与市场》,中信出版社2006年7月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