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学家提出中国贡献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 14:51 新华网 | |||||||||
新华网信息新加坡4月4日电(记者 张永兴) 新加坡著名经济学家、南洋理工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陈光炎日前表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不是威胁,而是机遇与贡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日报道,陈光炎表示,现在有人说“中国威胁论”,但他自己认为中国应该提议一个“中国贡献论”。
陈光炎表示,他的一个美国朋友在非洲做世界银行项目,看到现在非洲穷人都买得起中国的自行车和摩托车。而过去可没有这么便宜的车。非洲农民有了车,就能够把蔬菜、水果卖到城市去,来提升他们的生活素质。此外,他自己到中国沿海的工厂参观,工人们的薪水十几年来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他们做的鞋子却又便宜又好。有鉴于此,他建议中国的研究人员或政府应该量化中国商品为国际消费者带来的实惠,以说明中国的贡献和所作出的牺牲。 在谈到中国开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时,陈光炎表示,中国过去20年来经济发展得益于沿海地区的崛起。然而,沿海经济属外向出口型经济,这种经济模式的很大风险,是中国在经济上受制于主要贸易伙伴。此外,欧美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已对中国出口经济造成困扰。去年,中美贸易额高达2116.3亿美元,美国成了中国的最大出口市场,一旦美国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将随之减速,这可能连带影响中国就业与社会安定。因此,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农村经济的首要战略意义是提升中国农村地区的消费,扩大中国内需市场,使中国能当自己的“火车头”。当中国变成一个“大火车头”后,将带动区域以致世界经济。届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甚至日本都将依赖中国市场,这对两岸关系和中日关系的战略影响更不言而喻。 陈光炎认为,现在中国中央政府积累了一点资源,把这些钱放回农村,是非常好的现象。因为缓解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不仅有道义上的正当性,在经济上也有其合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