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在人民大学热烈辩论
晨报讯(记者 张黎明)在西方经济学之后是否还需要一个“中国经济学”?昨天,近百位中国高校经济学院院长和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一间会议室里就此展开了8个多小时的讨论。
林毅夫、海闻、白重恩、张维迎、李稻葵、杨瑞龙、陈雨露……这些中国经济学界和经济学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学者难得地聚在一起,参加“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论坛,连午饭都只是在会议室的桌上匆匆吃罢。
10年前,《经济科学译丛》为国内经济学教育引入了大量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材;而现在,经济学者们却开始专注西方经济学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究竟什么是中国的经济学,有没有中国的经济学,为什么大家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崛起,而看不到中国经济学的崛起?”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陈雨露的提问引发了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自1902年严复将《国富论》译入中国,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已有百年历史,而1895年的京师大学堂也已开中国近代经济学教育的先河,但中国经济学面临的难题始终未解。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的观点是,“对中国经济来说,最重要的问题——增长和转型始终没有进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学是否应区别于西方经济学的问题很自然地被提出来。
尽管观点不尽相同,但几乎每一位发言的学者都赞同在现在的经济学教育中要加强中国特色,而不是照搬西方理论。
林毅夫认为,提到中国经济学,他更倾向于“用现代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现象”这个定义,而不是建立一个独立的体系。这个曾经获得“全国劳模”称号的经济学家,希望在中国下一代经济学人中能产生诺奖得主。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则认为国际化并不是中国经济学教育的全部内容。中国需要培养人才,利用国际通行方法解决中国问题,同时要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教育体系。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因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发展和转型为特点的中国经济可以产生自己的“中国学派”,但理论框架和西方经济学还是一致的。
北京大学的陈平教授则提出,经济学教学中应加强中国的典型案例。但《经济科学译丛》副主编海闻也提醒说,在学界避免照搬西方理论的同时,也不能因为中国的特殊性而否定经典理论的普遍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