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当选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00:04 中华工商时报 | ||||||||
【记者 李爱明 北京报道】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近日被增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成为继湖北省副省长、武汉大学战略管理研究院院长辜胜阻教授之后第二位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经济学家。
记者获悉,林毅夫是于5月27日在南京举行的全国工商联九届六次常委会议上被增选为全国工商联九届执委会执委、副主席的。在此前的4月30日,国务院曾授予其“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林毅夫1952年10月生于台湾宜兰县,汉族,1979年5月从台湾金门岛泅渡到福建厦门,定居大陆。为第七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1971年,林毅夫肄业于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1978年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1979年至1982年,林毅夫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就读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W·舒尔茨,并获博士学位。1986年至198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增长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研究。1987年,林毅夫成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第一位从西方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回国后,先后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农村部副部长,兼北京大学经济系副教授。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筹建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994年8月至今,任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毅夫领导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积极参与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许多重要政策的设计和咨询,被认为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经济智囊机构之一。作为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是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位在国际最权威的经济学学术杂志《美国经济评论》和《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论文的大陆经济学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外经济学期刊中发表论文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据悉,他曾经对学生说:“军人的理想是马革裹尸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累死在书桌上。” 林毅夫最重要的学术成就是提出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这套理论是他在研究了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的,被全球经济学界推崇为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