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社会生活情景中的体验与思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22日 13:34 《全球财经观察》 | |||||||||
书评: 作者在奔赴韩国之前就做好了大量的资料阅读和心理适应准备,有目标的观察思考与无框架的随机调查逐渐融合为一体,使得他看似无心的随意抒发和感叹也成为令人深思的一个个“思考触点”
社会生活情景中的体验与思考 夏业良(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和经济理论工作者,过去多少读过一些有关韩国经济方面的文章,其中还是英文居多,而描写韩国社会生活方面的文字则较少看到。虽然2002年11月我曾去汉城出席一个国际会议,但是一周时间里大部分活动都是安排在五星级的万豪酒店(Marriot Hotel)里。其间自己偶尔出去过几次,尤其感觉语言不通的问题很大。 有经济学界“地保”之称的詹小洪既是一位性情率真的学者,又是一位古道热肠、广交朋友的资深编辑。从198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就在《经济研究》编辑部工作,从普通编辑做起一直到成为副主编,在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丝毫不影响他成为经济学圈内的活跃分子、创意提供者和聚会组织者。 小洪兄的文笔轻松随意,曾在经济学界内外到处传阅并在网上被反复转贴和跟帖的“京城十类经济学人”、“中国经济学家不是研究马尾巴功能的”、“人文社会科学:各领风骚三、五年”就是他众多产品中“最吸引眼球的”佳作。 如今在经济学界内外影响甚大的《经济学家茶座》季刊就是由他主持和力推的。此外,在山东人民出版社的组织和努力之下,如今已经衍生出一大批“茶座”系列产品,比如《法学家茶座》、《批评家茶座》和《社会学家茶座》等等。 詹小洪是一位难得的谦谦君子,从来不摆谱,更不会吹嘘自己的资历或个人所拥有的丰富“人脉”。他还是一位善于诱导别人并且也能从别人的思路中获得养分的有心人。记得我在复旦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时,他就经常给我打电话,侃起一些热门话题,并且鼓励我尽快付诸文字。而我原本是个天性散漫,喜欢述而不作的懒人,往往被他逼迫动笔,那种热望往往让你难以拒绝。有时实在等不及,他就亲自下手了。比如有一次我与他聊起自己在写论文时思考的国内就业歧视问题,结果不久就在报刊上看到他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让我哭笑不得。 大约是在“SARS”肆虐过后不久,我得知他即将去韩国教学,很是为他高兴。知道他是首次在国外生活,便建议他把自己在韩国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适时地写些文章在国内报刊发表。随后不久就陆续在国内的报刊上看到他的佳作,除了对韩国政治、经济方面的介绍和评论之外,我非常感兴趣的是他在韩国的生活体验如何。 大约是2004年的元旦以后,三联书店的贾宝兰编辑约了些经济学界的朋友见面,我意外地见到了小洪兄,相谈甚欢。他对韩国的观察可以说是纵横细微、入木三分,并且对韩国的感情很深,直至今日仍不能割舍。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韩国》是一本日记体的札记,不同于一般日记常见的“流水账”模式的特点是,作者是有备而来,在奔赴韩国之前就做好了大量的资料阅读和心理适应准备,并且是带着许多问题而去的,其中有些问题或许已经积淀良久,有目标的观察思考与无框架的随机调查逐渐融合为一体,使得他看似无心的随意抒发和感叹也成为令人深思的一个个“思考触点”(touching point)。 比如他对韩国大学中薪酬与级别体系的感慨与无奈,对文化差异和非常待客之道的容忍,对韩国国民教育程度以及大学高入学率的羡慕,对韩国人时间观念以及韩国女性极低就业率的诧异等,给读者带来下意识的对比和思考。 或许在有些读者看来,书中有关物价和生活琐事的记录和议论过于细微,但在我却十分受用。1980年代我在去加拿大留学之前,曾经想检索有关加拿大生活信息方面的书籍和资料,网上除了泛泛地介绍该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资料之外,几乎没有找到任何对我的留学生活具有实际帮助和指导意义的较为具体、翔实的描述。或许有人会认为那样写会显得婆婆妈妈,不像是干大事的人写的,但是我从来没见过可以忽略吃饭和日常起居之类生活细节的“大人物”。 “环保至上的国家”一文介绍了韩国政府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和对韩国环境保护成绩的惊叹——到处是密密的树林,厚厚的植被既让人羡慕,又让人感慨不已。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书中临近结尾时有一篇“给后来的老师的留言条”,把生活中的一切有关注意事项都简略告知,并且告诉未来入住者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往北京打电话找他。这些嘱咐的语气读来就像是要出远门的丈夫对妻子的关爱和嘱托,字里行间充满了深厚的情义。 如今,作为“中韩经济论坛”的主持人和韩国朝鲜大学中文系教授,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已经部分地转向这个他曾经度过九个月的美丽国度。我以为,这是中国经济学家中对韩国社会生活进行较为深入观察和描述的代表性著作,值得关注韩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读者阅读和思考。 联系编辑gloomy@gf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