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的诗人人生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6:00 北京青年报 | |||||||||
傅旭/文 初闻厉以宁,他已在国内经济界颇有名气,人送雅号“厉股份”。 初识厉以宁,是在全国人大会议上,首都人民大会堂的台阶前,众记者各使出自己的拿手“兵器”蜂拥而上,在他的周围形成多层包围圈,当前经济形势、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
初交厉以宁,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上,他作为常委,我是记者,各自履行着自己的职责,相互接触的机会就多了起来。在会上,他谈证券法、中外合资企业经营法等法律的制定与修改,也对中国加入世贸、西部大开发、下岗职工再就业等问题发表意见。 因此,在我的印象中,他始终是一位严谨、睿智且有独到见地的经济学家。 然而,近日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对他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伴随他70年人生历程的不仅仅有经济思想,更有着充满激情与哲理的诗意,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他独具魅力的人生。 那是一个周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多功能厅里里外外人声鼎沸,厉以宁的众多桃李从四面八方赶来齐集这里,有远自法国、美国、加拿大的,有广西、广东、黑龙江等省市的,历届弟子来了三四百人。一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开始了,从上午直至深夜:听惯老师讲经济课的他们,第一次听老师讲解唐宋诗词欣赏;经常与老师探讨经济问题的他们,第一次举办了名为“经济学家的诗情画意”的厉老师诗词研讨会;熟读各类经济著作的他们,第一次举办了“诗情高歌到碧霄”的厉以宁诗词朗诵会。 清新、自然、深厚、博大,学生们如此评价老师的诗词。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话语表达着他们对老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是厉以宁最早的学生之一,他作《浣溪沙》两首以表心意,这是其中一首: 桃李满枝累百千,等身著作万人传, 轻歌漫步上诗坛。道路崎岖多险阻, 胸怀远大肯登攀,峰巅回首总开颜。 厉以宁的诗词功底得益于他的中小学的国文老师,诗词格律是老师教的,而诗韵词韵是他自己下功夫熟记的,他能默写出几十种词牌的正谱。读着老师的诗词,一位学生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我们的人文功底越来越差了,这是一种偏差。经国济世的学问如果缺少人文关怀,就不能深入了解中国国情,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厉以宁曾在一首词中写道:“诗是沉思词是情,心泉涌出自然清。”学生们解读着老师诗词的字字句句,从中体味着他的爱,他对人生的感悟…… 常言说,诗言志。1955年,厉以宁在大学毕业时曾写《鹧鸪天》词一首: 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 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 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 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 岂知这一40多年前的自勉,竟为他一生治学所遵循。厉以宁踏入经济学大门纯属偶然。高考填志愿时,他的同学因他当过会计就代他报了北大经济系。但他一入门即潜心钻研,历经磨难锲而不舍,不仅耕耘有收,且沙已成洲。仅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来,他就先后发表学术专著15部,个人文集11部,与他人合作著书14部,主编书籍22部,尚不包括他发表的数百篇学术论文。 如此丰硕的成果,其原动力来自何方?他在诗中所体现出的对祖国山河的爱恋,忧国忧民的思绪,立志报国的宏愿,给了我们一个圆满的答案。 他在1984年所作的《菩萨蛮.黄山归来》中写道: 隔山犹有青山在,彩云更在青山外。寻路到云边,山高亦等闲。问君何所志,纵论人间事。寄愿笔生花,香飘亿万家。 厉以宁的经济思想常常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他的基本观点是经济学应该以人为目标。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大批知青返城,就业需求突出的问题,他提出试办股份制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他的股份制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主张将股份制用于增量改革,也主张将其用于存量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中,他曾提出所有制改革理论。当不少经济学家将目光聚焦在市场上,他却写出专著《超越政府与超越市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 创新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经济理论上的创新亦来源于丰富的社会实践。这些年来,厉以宁除了到工厂参与企业改革方案的设计外,还走访农村乡镇,尤其是云南、广西、内蒙古、青海等中国的边远地区,获取了许多第一手资料,为其经济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基础。1996年,厉以宁在为他的《转型发展理论》一书出版而作的《相见欢》中道出了这一点。 边城集镇荒丘,大山沟,多半见闻来自广交游。下乡怨,下海恋,下岗忧,了解民情不在小洋楼。 诗词也表现了他作为一位经济学家不随波逐流、勇于改革的凛然正气。1980年他写了一首《七绝》: 隋代不循秦汉律,明人不着宋人装, 陈规当变终须变,留与儿孙评短长。 用“历经磨难,痴心不改”来形容厉以宁走过的人生道路,实不为过。他不管身处何种逆境,始终保持乐观、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 1955年,他大学毕业后留校,即被贬到资料室做资料的翻译、编辑、整理工作,且长达20年。他却在此时开始了不问收获的耕耘,做了大量的卡片,为后来的研究打下了深厚基础。“文革”中,他先被赶到昌平“劳动改造”,后又下放江西南昌县鲤鱼洲农村劳动,先住仓库,后住茅草棚。写于1968年的《破阵子》表达了他此时的心境: 乱石堆前野草,雄关影里荒滩。千嶂沉云昏白日,百里狂沙隐碧山,此心依旧丹。隔世浑然容易,忘情我却为难。既是三江春汛到,不信孤村独自寒,花开转瞬间。 这种心境,在此时的多首词中均有所表现:“从来意静周边静,知否心宽道也宽”,“从来冬去又春风”,“江风吹尽三秋雾,笑待来年绿满枝”。不但如此,他还由此悟出了人生的哲理:“熟走田边风雨路,惯看岭上带雷云,他年何事能难君?” 无情未必真丈夫。厉以宁通过诗词,对亲人倾述情爱,与朋友互通款曲。 在厉以宁70岁生日这一天,与他相濡以沫42年的妻子何玉春,始终陪伴在夫君身边,她也是厉以宁多首诗词的主人。一首《浣溪沙除夕》,为我们再现了这对恩爱夫妻的新婚之夜: 静院庭深小雪霏,炉边相聚说春归,窗灯掩映辫儿垂。笑忆初逢询玉镜,含羞不语指红梅,劝尝甜酒换银杯。 然而,当一位学生朗诵厉以宁写于1971年的《鹧鸪天》时,她不禁抹起了眼泪,这首词让她想起了他们携手走过的艰难岁月。那是她和厉以宁长达13年的夫妻分居之后,是在她放弃了一切能放弃的之后的一次真正不再分开的相逢。厉以宁在诗中写道: 往事难留一笑中,离愁十载去无踪。银锄共筑田边路,茅屋同遮雨后风。朝露冷,晚霞红,门前夜夜稻香浓。纵然汗渍斑斑在,胜似关山隔万重。 对儿女:厉伟蹒跚学步,他祝愿如小燕“飞起,飞起,明日长空万里”;厉放要上学了,他提醒道:“花开温室怯春寒,知否高山松柏树?”厉放要插队了,他鼓励道“青草,青草,雪后成长更俏。”小孙女厉莎满月,他在《采桑子》中写道:“笑谈云雀飞何处?南也由她,北也由她,小小竹笼不是家。”词中描绘出的是一幅幅充溢生活情趣的画面,润入心田的是珍贵的亲情。 从1951年厉以宁进入北大算起,他已在燕园度过了近半个世纪,诗中表现了他与母校难以割舍的情结,和对老师的崇敬之情。1990年,他在贺陈岱孙先生九十寿辰所作的《秋波媚》中写道:弦歌不绝风骚在,道德并文章。最堪欣慰,三春桃李,辉映门墙。 许多学生说,这也可以说是厉老师今天的真实写照。 诗歌朗诵会快结束时,厉以宁登台朗诵了他的新作《破阵子.七十感怀》,将朗诵会推向高潮: 往日悲歌非梦,平生执着追寻。纵说琼楼难有路,盼到来年又胜今,好诗莫自吟。纸上应留墨迹,书山总有知音。处世长存宽厚意,行事惟求无愧心。笑游桃李林。 乐观、豁达跃然纸上,那份为人师表的自豪与自信,着实让人羡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