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当全球化被重新提起--读《世界是平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1日 15:20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

  作者:张俊伟

  前些年,全球化曾是一个相当时髦的词汇。近年来,由于网络泡沫破灭、千年更迭因素消失,再加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更宽广领域内引入市场机制导致收入差距拉大并在政治层面上引发反弹,全球化的议题骤然降温:不仅学术圈、舆论界的吹捧大为减少,甚至出现了反全球化的思潮。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技术、管理等因素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发展,全球化在消除浮躁和泡沫后仍在快速推进。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一书的出版,把人们的注意力再次引到了如何正确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上。 

  在作者看来,目前我们正处在全球化发展的第三个阶段。由于个人电脑、互联网、工作流程软件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个人能力已开始取代国家和公司成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他们能够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展竞争与合作,人们的发展机会也越来越平等。对于这种个人和小团体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亲密无间地开展合作的现象,作者称为平坦的世界。 

  作者认为,平坦世界的到来,是三种力量相互汇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重汇合是个人电脑、互联网、工作流程软件等技术相互汇合,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全球性的、以网络为基础的竞争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个人、群体、公司和大学,出于创新、生产、教育、研究乃至娱乐的需要而开展合作;第二重汇合是上述技术趋势与相应的生产经营方式相汇合。目前,大批的管理者、创新者、咨询师、商业学校、设计者、IT专家、首席执行官和工人,已开始适应和开发出各种水平合作方式、价值创造程序以及利用这些新技术的习惯;并且,技术与生产经营方式之间开始相互强化;第三重汇合则指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使30亿人加入到自由市场的博弈之中。在作者看来,新的市场参与者、新的技术和新的生产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就推动着世界从垂直的价值创造模式(以命令和控制为特征)转向水平的价值创造模式(以联系与合作为特征)。这一转变必将对商业运作方式、团体和公司的组织方式、个人不同角色之间的协调乃至政府管理带来深刻的影响,具体如:  

  人们从事经济和政治生活的旧的界限(如国家法律、道德、传统、文化和习惯)被打破了,需要构建新的、获得广泛认同的行为规范和商业规则、需要以获得广泛认同的方式来建立权威、构建团体、进行劳动、保护知识产权、举行投票等;  

  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使谁在上、谁在下,谁是剥削者、谁是被剥削者,公司的民族属性等问题变得异常复杂;    

  个人将越来越多地面临多重角色的利益冲突。如作为消费者,人们希望从全世界采购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作为雇员,人们则希望减少工作机会外流。作为股东,人们希望公司有更多盈利,而作为雇员,人们则希望维持较高的雇员工资和福利水平;为了鼓励创新,需要反思对知识产权的观念。在平坦世界里,不仅要保护真正做出新的、有用的发明的个人和公司的利益;也要保护创新团体、创造性的生态系统(如虚拟社区)的利益。   

  在分析世界平坦化相关影响的基础上,作者分别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企业提出了应对之道:  

  对于美国而言,中国和印度的发展,不是把美国人向悬崖下推,而是把美国人往高处赶。对美国人而言,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其实是一件好事。美国在把部分中产阶级工作岗位转移给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在大量诞生新的中产阶级工作职位。从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培养人才、适应工作岗位转换的角度看,美国已经具备相应的能力:如美国拥有具有相应科研能力的大学,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试验结果、创新成果和科学突破;美国拥有全球监管最严格、效率最高的资本市场,能够把新观点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内消费者市场,拥有最多的“最初体验者”;美国拥有能够促进水平合作的信任文化,等等。但要把可能性转变为现实,美国还需要在教育、科技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自我反省:要经常反思本国在世界发展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反思本国面对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反思已经采取的和需要进一步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仅包括宏观经济改革,如改革国有企业,放松金融市场管制、吸引国外直接投资、减少津贴、降低保护性关税等,以释放市场机制的活力;还应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和监管等领域的改革,使人们能够放开手脚去革新、创业、积极地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开展合作。对公司而言,要想在平坦世界里取得成功,可以采取多种策略,具体如:当感受到压力时,应该挖掘自己的潜力迎接挑战,而不是修建各种保护墙;小公司要想发展必须学会采取大手笔,而大公司要获得发展,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由于今后的价值创造都将十分复杂,越来越多的工作将通过合作(既有公司内部的合作,也有公司之间的合作)来完成;公司转移业务的目的应当是成长壮大,而不是通过解雇人员来节省成本;等等。    

  阅读《世界是平的》,顺着作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脉络,不仅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更有一种久违重逢的感觉,使人倍感亲切。在几年前的全球化热潮中,有关全球化的动力、影响及应对之道的文章、书籍大量出版,就相关问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本书的主要观点,在那时的论著中都可以找到影子和出处。托马斯·弗里德曼是《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在美国大众普遍担心服务外包会威胁其生活条件的敏感时刻,他从世界扁平化的新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全球化问题,自然会触动美国大众的神经。他以丰富阅历为基础,概括、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众多企业近几年的成功实践,提出的应对之道既有理论支撑,又合情合理;再加上形象生动的描述大大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和可阅读性,难怪该书一经出版就迅速蹿红,登上《纽约时报》、《商业周刊》、亚马逊图书排行榜第一名,并获得2005年英国“金融时报/高盛”财经图书大奖。  

  正像作者强调的那样,所谓世界变平了,并不是指大家越来越平等了,而是指凭借新的技术平台,更多地方的人们能够相互联系、竞争和合作。对于印度、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可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这和过去的封闭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是,即便技术发展已经提供了相应可能,能够抓住这种机会的,也不是所有印度人和中国人,而是其知识精英。由于存在明示的知识和缄默的知识、书本知识和经验技能的差别,再加上缺乏相关生产管理实践导致社会组织资本缺位,这些知识精英参与国际分工能够从事的,仍然是标准化的、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低收入工作。这既反映了发达国家主导全球化进程的客观事实,也充分表明发展中国家绝不能天真地认为只要打开国门,热情地拥抱全球化(就像原苏联东欧地区拥抱自由市场经济那样)就可以追赶上发达国家。世界是扁平化了,但这是相对于以前高度纵向一体化而言的,现实世界仍然崎岖不平。如果说发达国家是高原的话(处在产业链的高端),那么发展中国家就是平原和丘陵。当然,信息技术的发展、交通成本的下降,使“经济地壳”的运动更加频繁:如果发展中国家区域内的某一丘陵不断隆起为高山,就意味着与其对应的生产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样,如果发达国家不能成功应对全球化,也有可能沉降为高原地区的“盆地”。在新一轮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要想后来居上,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发展机遇,更要因势利导,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提升国家竞争力,使本国的产业丘陵成长为高山,并使这些高山连绵一片,最终隆起为经济高原。 

  托马斯·弗里德曼对全球化的深入分析,也引导我们思考一些问题。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将越发利用全球资源、在全球寻找盈利机会,从而逐步和中国本土失去联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会把特定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来,以充分利用中国特定的竞争优势。在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国际生产体系下,如何看待外国品牌和民族品牌,界定民族利益?如何处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实现民族利益最大化?如何处理自主创新和利用国际智力资源的关系?如何推动我国生产向国际产业链条高端攀升?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做出回答。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

  (《世界是平的》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