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仁宇的第一桶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6日 05:03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苏小和

  《缅北之战》是黄仁宇当年在抗日战场上随手写下的一些战地通讯,作为抗日的既定事实,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必要的实证;但从他的历史学体系来看,这样的战地通讯并没有太多价值。我之所以静下心来读这本书,与几个疑问有关。

  其一,为什么黄仁宇人到中年才接触历史研究,最后能够发展成为大师级历史学家?与黄先生差不多同时代的历史学家都有非常严谨的专业训练,很早就介入历史学领域,且随名师锤炼,如黄仁宇这样半路出家的历史学家,我们似乎找不到第二个。

  其二,为什么黄仁宇能够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期那么偏执的意识形态环境中抽身而出?一般而论,作为一名已经陷入意识形态纷争的军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为什么黄仁宇能够脱离一名战地记者的通讯体文字,最终形成一名卓越的历史学家理性的叙述气象?

  从缅北之战出发,我们对黄先生的人生轨迹和学术成就的分析似乎要清晰许多。

  事实上,缅北之战后,黄仁宇并没有很快跳出他的军人职业生涯,似乎在34岁之前,一直随波逐流,而在这之后,由于他自我选择赴美留学,依靠自我努力,成为有体系、有价值的历史大家。难怪他在年过80岁以后,能够幸福又感慨地说:“我一生经历过中外各阶层的生活,不论是治世乱世,无所不闻,无所不见。现在我个人要做的事都已做了,可一死而无憾也。”

  怎样看待黄仁宇的历史学成就,我知道学界有不同声音。尤其是国内历史科班里的专家们对黄更是有所怀疑。一是认为黄先生的文字太过光滑,文学意味足了一些,因此历史意味自然少了;另一种则是认为黄先生并没有把中国问题说透;第三种意见认为黄仁宇考据功夫不够好。故海外的一些历史学大家,对黄仁宇的溢美之词并不多见。

  我想说的是,“缅北意识”在黄仁宇的人生全过程一直左右相随。从缅北之战出发,我们可能找得到黄仁宇弃军从学,完成他的人生转型的主要动因,也可能找得到黄仁宇的历史学说存在某种不足的性格原因。

  我大概花了将近2年的时间来读黄仁宇所有的作品,除了《16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由于过于专业,没有仔细研读之外,他的其他作品《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放宽历史的视界》、《地北天南叙古今》、《关系千万重》、《黄河青山》、《明代的漕运》、《大历史不会萎缩》等著作,我都仔细阅读过,以我的观点看,黄先生对中国社会最有价值的著作应该是《万历十五年》和《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前者对中国国家性的悲剧基因和失败形态进行了醒目的陈述,让人读后唏嘘不已。而后者则对中国历史进入到21世纪之后所面临的发展难题进行了理性的思索。

  仔细想想,这样的局面隐含着一个问题,即黄先生毕生研究的都是国家建设,都是一些宏大叙事,微观的研究,尤其是基于个人价值的研究少之又少,这可能与黄仁宇的早年经历,尤其是缅北经历有关。军人的国家意识,救亡意识可能毕生都在黄仁宇的思维结构里起主导作用。正是在这样的层面,学界意识到了黄先生的局限。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