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克鲁格曼曾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4日 09:17  解放日报

  诺贝尔经济学奖花落美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本报讯 (记者 杨群 蒋娅娅) 在华尔街金融风暴拖累全球经济的现实情况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出炉也备受关注。北京时间10月13日19时左右,诺贝尔奖最后一个公布的奖项“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终于揭晓,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因其在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领域的研究贡献而获此殊荣。

  不是“冷门”的冷门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延续了评委们多年来的偏爱,继续垂青美国经济学家,但获奖者并非事前各方预测中的三大热门之一。当记者就保罗·克鲁格曼获奖征询国内经济学者态度的时候,他们大多不约而同地表示,对他的获奖并不感到意外,他始终是诺奖的有力竞争者。

  保罗·克鲁格曼是国际金融方面的杰出贡献者。有经济学者评论:“如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要颁给国际金融领域的研究者,那就一定会颁给保罗·克鲁格曼,因为他是这个方向的一个开创性人物。”复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教授表示,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国际金融和外汇贸易越来越受到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关注这一领域也是时代的趋势。

  在基础理论方面的扎实建树,使得保罗·克鲁格曼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他创建了新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解释了收入增长和不完善竞争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他的理论思想富于原创性,常常先于他人注意到一些重要经济问题,而原创性恰恰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相当强调的一条标准。袁志刚指出,保罗·克鲁格曼曾经建立过许多深刻而优美的模型,为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度眷顾金融学者

  诺贝尔经济学奖最近一次定格金融学领域是在1997年,当时,迈伦·斯科尔斯和罗伯特·默顿两位学者,因其在金融衍生产品理论方面的贡献摘得桂冠。而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正是爆发亚洲金融危机的“一个金融动荡的年份”。

  阔别11年之久的今天,诺贝尔经济学奖再度眷顾金融学者,是否与当前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动荡关联?袁志刚认为,此次源自华尔街的金融风暴,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大规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并企图寻找缓解危机冲击的有效方法。在这种情况下,诺贝尔经济学奖自然会更加关注金融领域的研究成果。

  “诺奖二度眷顾金融学者,同样在金融动荡年,或许只是巧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费方域认为,当前金融动荡影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更多是市场的美好愿望,也许,人们希望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肯定的理论,能够更实用,能够更有助于对当前经济问题的解决。

  全球经济将陷入长期衰退

  事实上,最令保罗·克鲁格曼名声大噪的是他的一个预言。1996年,保罗·克鲁格曼曾在其《流行国际主义》一书中,大胆预言了亚洲金融危机。他提出,所谓的“亚洲奇迹”是“建立在浮沙之上,迟早会幻灭”。他认为,亚洲在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已潜伏着深刻的经济危机,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大规模调整。1997年,该预言成功验证,有力奠定了保罗·克鲁格曼作为“新一代经济学大师”的地位。

  因此,在华尔街金融风暴引发全球金融动荡之时,新科诺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对当前形势的评价,越发引人关注。昨天,在领奖之后,他对当前市场作出了自己的评价:“市场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不过,我今天的感觉要比上周五好多了。”对于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担忧,保罗·克鲁格曼称,全球经济将陷入长期衰退,但是能够避免崩溃。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