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在历史与经济之间谈企业家的学与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2日 02:45  证券日报

  □ 徐进亮 林晓东 王宇

  我国知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所写的《小民经济观察(系列4)》一书已于2008年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在书中就去年一些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细致独到的观察。正如自序所言,作者不希望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别人,只想为读者观察和思考各种经济社会问题提供一点参考。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政府与宏观政策篇”选的是有关政府作用与宏观经济政策的文章;“企业与企业家篇”重点在民营企业;“社会经济篇”包括了经济与非经济问题;“国际篇”意在借鉴国外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书评及其他篇”则旨在向读者介绍好书。所涉话题中的“读书”、“股市”、“房市”及“捐款”,读后“不仅”醍醐灌顶,且“不禁”由衷赞叹作者的先知先觉。

  在本书中的《企业家要读书》一文中,作者谈到:有一年浙商大会的一个分会场,一位进入福布斯排行榜的企业家大声疾呼:企业家不要读书。这位企业家“空手套白狼”,有了偌大一笔财富,可惜中了“读书无用”的毒,缺乏企业理财的知识,上榜没几个月就遭遇了现金流断裂的困境。

  企业家读书果真无用吗?作者在此引用了耐克的例子。如今耐克已经是全球身价最高的品牌之一了。大家公认,耐克不仅鞋好,名字起得也好。而这个名字则来自耐克公司创始人之一约翰逊的灵机一动。当年鞋生产出来,也设计了“√”的标记后,大家为起名字犯了愁。约翰逊觉得“√”的标记很像古希腊神话中长着双翼的胜利之神耐克的双翼,于是想出了耐克的名字。如果这位约翰逊没有读过希腊神话,不知道这位胜利之神耐克,能想到这个神来之笔的名字吗?历史上,企业家读书受启发进行产品创新的例子还不少。

  曾听海尔人讲,部下陪张瑞敏出差的一大任务就是为张瑞敏买书和搬书。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更聪明,而且还能使人的视野更加宽广,思维更加缜密。记得在一次央视的节目中,针对是否应该对下属发火的问题,张瑞敏的回答是:“如果发火能够解决问题的话,发火未尝不可。但是,无论如何,发火毕竟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可见,学习的第一大捷径就是“边干边学”。

  纵观古今中外,第一代成功的企业家基本都是没有读过什么书的文盲。没有读过书的优势是不受保守的传统文化的束缚,敢闯敢干。在初创时期,知识并不重要,甚至可能是包袱,所以无文化者成功了。

  但是,创业成功的人并不一定是能笑到最后的人。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企业必须从经验型企业转向制度型企业,这关系到企业的做大做强。经验型企业的管理者靠的是个人的能力和过去积累的经验,所以可以不读书。但制度型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与知识。管理理论与知识固然来自于实践,但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实践,而是千千万万个企业家共同组成的整个社会实践。

  如果一个人读书的速度极快,一星期读就能读完一本书,那一辈子也只能读完四五千本书。而中国一年就发行数十万种书。我们现在已经读不完书了。为此,许多企业家也以“忙”为借口不读书。其实,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就是凤凰卫视“李敖有话说”节目的广告词:“让李敖读书,我们读李敖”。应该把读书的任务外包给别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