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詹姆斯-多恩:急切对中国惩罚将是一个巨大错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15:31 《财经》杂志网络版
仅仅由于对理想状态的自由贸易制度的一些偏离,就过于急切地对中国进行惩罚,将是一个巨大错误 【网络稿专栏·卡托专栏(Cato Column)】贸易老是被看作是一个零和博弈(一方得到,另一方失去),贸易盈余则是战利品。这种重商主义态度在1758年被大卫·休谟称为“一个狭隘的和有害的观点”。而今天,它在华盛顿对中国的指责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些人假定,中国一定是在“欺骗”,并且以美国的就业机会为代价。毕竟,中国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双边贸易盈余。国会中的各种委员会被告知,人民币被低估,中国企业获得了广泛的补贴、廉价的贷款、税收减免和其他优惠条件,在对美国企业的竞争中拥有不公平的优势。美国必须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让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以纠正贸易不平衡。来自北达科他州的民主党参议员拜伦·多根(Byron Dorgan)甚至提出了一个法案,要终结对中国的正常贸易关系。 所有这些夸张的说法使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开,不再聚焦于中国在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型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中国人民所取得的经济自由与个人自由的提升,以及廉价的中国进口商品给美国消费者带来的巨大利益。 但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没有人是被逼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如同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在对美国保护主义威胁做出回应时所说的,“如果他们(美国企业)不能在同中国的贸易中赚钱,他们就不会这么做了。” 贸易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就业机会,而是为了创造财富。最终,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将会决定全球市场中的劳动力配置。当市场力量根据消费者偏好、技术和资源成本做出调整时,就业岗位就会不断被创造或毁灭。这一过程被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称为“创造性毁灭”。 自200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的净就业岗位损失,大部分都是由于美国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而不是由于中国的进口或人民币低估造成的。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格利斯伍德(Daniel Griswold)估计,中国进口给美国带来的净就业岗位损失“仅占全部就业岗位调整的大约1%”。但是,那些感受到了这种损失的行业会认为,以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进行保护主义游说,是有利可图的。 美国的就业政策运行状况不错,如同中国的“和平发展”政策一样。如果仅仅由于对理想状态的自由贸易制度的一些偏离,就过于急切地对中国进行惩罚,那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中国要履行其所有的WTO责任,尚需要时间。在市场进入和制定规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多进展,但在执行知识产权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欺骗”是指有意地违反先前的承诺。中国从未承诺要让其货币浮动,但正在向那个方向努力。纽约州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和南卡罗来纳共和党参议员林德赛·格雷汉姆(Lindsey Graham)却不断威胁,除非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否则就要对中国进口商品施加惩罚性的关税。 即便是财政部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Paulson),他虽然发起了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讨论中美间的长期议题、促进双方合作,他也仍然觉得,他要向中国指出什么才是最符合中国利益的;其中隐含的威胁是,如果中国前进步伐太慢,就要采取报复措施。 在最近对参议院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常设委员会(Committee on Banking,Housing,and Urban Affairs)所做的证词中,保尔森部长声称:“中国必须履行其WTO承诺;必须保护并采取强有力措施执行知识产权;必须向外国竞争力量加快开放其市场——这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中国自身;必须在监管和法治方面引入更大的透明性。” 虽然保尔森的方式与英国在1841年《南京条约》中强迫中国开放港口时所采取的炮舰政策不具可比性,但鸦片战争和西方的欺凌,仍然在中国对西方的态度中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在面对“中国是否欺骗”这样的问题时尤其如此。 政策总是路径依赖的。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失败让邓小平着手进行经济改革。甚至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WTO之前,北京也曾单边地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的第三大贸易国,但计划经济时代的遗留问题和既得利益限制了转型的过程。 把中国作为一个普通的崛起力量,而不是作为一个不可避免的威胁并采取破坏性的保护主义措施,将更有可能为社会和经济带来和谐。 作者詹姆斯·多恩(James Dorn)为美国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学术事务副主席,中国问题专家。本文基于作者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核心2007年会” (APEC 2007 Annual Conference of APEC Centres)上的评论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