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安南:告别联合国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 01:38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伟 “一个非常镇静的人,一个几乎从不会提高嗓音的人,一个从来不会发怒或者失去耐心的人,人们最多能从他连续不断的搓手和眼睛猛烈的颤动中,感觉到他内心的焦虑。” 10年来,联合国第7任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许多人心目中留下了这样的形象。对此,安南解释道:“我说话比较轻柔,所以很多人会忽视我其实是一个坚强、坚定的人。” 2006年12月31日,正式卸任的安南以自己的方式与世界政治舞台作别。 “告别演说” 2006年12月11日,安南在美国密苏里州独立市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发表演讲,大力提倡多边主义,对当前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提出了批评。安南说,担任秘书长10年来,自己学会了“5样东西”:一、世界上每个人的安全都与别人的安全有关,安全是集体的,不可分割的;二、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别人的利益,全球化所带来的繁荣应惠及所有人;三、全球安全与繁荣有赖于尊重人权与法制,人的尊严和权利应有法律保护;四、政府应对其国内和国际事务中的行为负责,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五、只有通过多边体系,通过联合国,各国共同合作,才能做到上述四点要求。 “没有国家能通过凌驾于别国之上而取得自身的安全。”向来温和的安南虽没有点名,但这番话却被普遍认为是历任秘书长中对美国外交政策最全面和尖锐的批评。安南在演讲中引用杜鲁门的话说:“伟大国家的责任是为世界人民服务,而不是主宰他们。” 此番演讲被众多媒体冠以“告别演说”、“临别时的心里话”,称其“把10年来积累的对美国的担忧和不满一吐为快”。 次日,美国国务卿赖斯对安南的批评做出回应,对于安南没有把美国过去两年在联合国扮演的积极角色当成告别演说的重点,表示“遗憾”。 1996年底,个性鲜明的第6任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与美国的矛盾激化,美国人决定把这个“不听话”的秘书长踢出联合国,他们成功了。时任联合国负责维和事务的副秘书长安南走上了这个全球瞩目的位子。在美国人看来,安南是他们扶上台的,是自己人,应该“知恩图报”。 美国人显然低估了这位温和而坚毅的加纳人。安南并没有“知恩图报”,尤其在伊拉克问题上。安南与布什政府的“恩怨”,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2003年,当美国绕开安理会擅自发动伊拉克战争时,安南痛感联合国多年来辛苦营造的尊严和威望丧失殆尽,自己的和平努力付诸东流,批评美国发动战争为不合法,公开与美国政府对垒。 2004年,得罪了美国的安南,尝到了被人落井下石的滋味。当年1月,联合国“石油换食品”计划的丑闻被揭露;随后,安南的儿子科乔·安南也卷入其中。11月,联合国维和人员在刚果(金)又传出了受贿和性虐待丑闻。 同年12月6日,一批美国共和党议员向国会提交议案,称安南应该为“石油换食品”计划腐败丑闻辞职,并抨击说,安南使联合国变成效率低下、腐败和具备反西方思维的场所。美国总统布什也出面表示,美国人对联合国的信任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一向被认为是“道德完人”的安南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2005年3月,由美联储前主席沃尔克领导的独立调查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安南在伊拉克“石油换食品”计划实施过程中没有任何腐败行为。经历了种种“刁难”的安南,愈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2006年6月6日,联合国副秘书长布朗对美国霸权主义给联合国造成的困难进行了批评。此举再次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反弹,第二天,安南就明确表示支持布朗的讲话。 据弗罗德里克·鲍尔的《一生的历程:科菲·安南》记载:小时候,安南的父亲曾告诉他:“有一件事,你一辈子也不能做,那就是卑躬屈膝。”这句话影响了安南的一生。 “无声的革命” “国际足联有207个成员,而我们只有191个会员国。”2006 年6月德国世界杯期间,安南在《我们多么羡慕世界杯》中写到。 被公认为联合国历史上最富有改革精神的秘书长,安南希望联合国能有更多的会员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振兴联合国”是安南在1997年就任秘书长后,提出的第一个主要倡议。在一份长达90页、被安南命名为“无声的革命”的改革计划中,精简人员,减少流程,取消重复劳动以及改善联合国的形象被重点提出。2004年“石油换食品计划”丑闻被曝光后,安南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秘书处管理的举措。此外,安南还主张革新联合国在安全等领域的理念,对联合国进行全面和综合性的改革。 安南重视维护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国际集体安全体制的核心地位,大力提倡多边主义。对于美国在“9·11”事件后以反恐为名采取的单边主义政策,他直言不讳地表达反对意见,始终强调联合国必须在解决国际冲突中发挥核心作用,维护了联合国的尊严和地位。 但对于没有任何实际的政治权力、没有可管辖的领土、没有可调遣的军队的安南来说,“斡旋”成为他的主要工作内容。10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新闻报道中看到 “安南呼吁”、“安南谴责”的字样。 安南任秘书长的10年,是联合国维和部队最为繁忙的10年,安南也成为历任秘书长中出访战乱地区最多的一位。无论是在非洲战乱、中东危机,还是在南亚克什米尔争端、东帝汶暴乱、阿富汗战争或者其他极度敏感的政治危机中,到处都有安南和他的团队穿梭斡旋的身影。 安南的努力也赢得了世界的认可。2001年,他和联合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委员会的新闻公报中说,担任联合国秘书长以来,安南为联合国带来了“新的生命”。甚至有诺贝尔奖委员会委员说:“不选他又能选谁呢?” 的确,在安南领导下的联合国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多的作用,但安南那张黝黑的脸孔也越发憔悴。他曾戏言自己有192个主人,在如此多的会员国之间做协调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神色忧郁,仿佛成为安南10年任期中标志性的表情。 2003年2月,时任俄罗斯外长的伊万诺夫,将一个走钢丝的木雕小熊送给安南。这或许是他秘书长10年最好的写照。 最糟糕的3个时刻 2006年联合国秘书长换届选举时,英国《独立报》曾戏拟过一则招聘启事:“联合国正在招聘一名超级俱乐部总经理,要求应聘者最好有当CEO、销售员和催债人的经历,并且熟练掌握英语和法语。”虽不无戏谑,却道出了联合国秘书长这一看似风光无限的职位背后的艰难。有人称安南为“世界首席外交官”,也有人批评他是“世界最差管理者”,还有人将他封为“世界总统”、“世俗沙皇”。 2006年12月19日,安南举行了任期内最后一次记者招待会。此时的安南还不忘呼吁其他国家向西班牙学习,因为西班牙政府为推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捐赠了7亿美元。 当被问及“任内最糟糕的三个时刻是什么”时,安南表示,10年来最糟糕的时刻就是联合国作为一个组织未能阻止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不过,当时自己已竭尽全力。此外,“石油换食品”计划和2003年联合国在巴格达的驻伊拉克总部被炸事件,是另外两大糟糕时刻。 告别联合国的安南,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在联合国这个世界上各种复杂矛盾的聚合点,留下了遗憾,也留下了成就。 12月19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联合国总部会见了安南,向其转达了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问候,并表示,安南先生在担任联合国秘书长10年里,积极倡导多边主义理念,推动加强联合国作用,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和深化全球合作,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突出贡献。安南先生的工作增强了各国人民对联合国的信任和信心,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回首10年任期,安南借用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斯的故事说:“虽然有些石头从我们手中脱落并滚下山坡,但我们还是把一些大石头推到了山顶。当我不必再用肩膀抵住那些顽石时,我想我会怀念那座山。”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