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经济博学家菲尔普斯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1日 11:42 中国科技财富

  研究广泛是埃德蒙·菲尔普斯职业生涯的重要特点,而此次使其脱颖而出,摘得诺奖桂冠的三项重要成就则突出了其作为经济博学家对经济理论研究的重大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德蒙·菲尔普斯,以表彰他在加深人们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预期关系的理解方面所做的贡献。他将获得总额为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7万美元)的奖金。

  埃德蒙·菲尔普斯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对很多经济研究专业人士来讲完全是个“意外”,此前获奖呼声很高的几个大热门,比如美国著名自由贸易理论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等虽然在名气和影响力方面领先埃德蒙·菲尔普斯,但最终都与今年的诺奖无缘。

  对于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结果,很多经济学界人士开玩笑地将其比喻成足球世界杯,那些夺冠呼声最高的球队往往意外“猝死”,而那些基础扎实并且默默无闻的球队却能够最终折桂。

  由于埃德蒙·菲尔普斯很少到中国来,而且他的著作也很少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国内销售,所以中国读者对其感到更加陌生。但实际上埃德蒙·菲尔普斯是一位研究范围十分广泛,且在很多经济研究领域都有突出成就的经济学家。

  菲尔普斯的研究方向几乎涵盖了宏观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就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储蓄、公债、税收、代际公平、价格、工资、微观主体行为、资本形成、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及他最有贡献的领域———经济增长问题。如此之多的研究课题使菲尔普斯可以很深刻地将整个经济学体系融会贯通,并且对“经济学研究和经济政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虽然菲尔普斯的研究领域广泛,并且在大部分宏观经济学领域都有所建树,但此次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还是因为其在经济增长领域的突出贡献。

  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他继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 之后,对经济增长的动态最优化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著名的“资本积累黄金律(The Golden rule)”,从而正式确立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一般框架。居民储蓄会影响到经济资本的积累,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生产。从全社会的角度看,产出可用在消费和积累两个方面。产出一定时,消费多了,积累就少了,反之亦然。因此,这里存在着一个如何处理储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问题。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因此,提高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与社会福利水平相关的是居民的消费水平。在这一认识下,菲尔普斯于1961年找到了与最大化居民福利相联系的人均资本量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社会的最优储蓄率应该等于资本在国民收入中的贡献率。这一关系式被称为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这一法则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通过这个关系我们可以来理解为什么对于一个发达经济来讲,因为资本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低而拥有较低的储蓄率;而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来讲,因为资本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高而拥有较高的储蓄率。

  除了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贡献外,瑞典皇家科学院还在颁发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提到了菲尔普斯的另外两项成就。一是提出了修正的菲利普斯曲线;二是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领域做出的开创性研究。

  菲尔普斯在1967,1968,1970年的三篇文章中,用微观经济中对于工资与价格的预期来分析劳动与商品供给的宏观选择问题,率先引入以预期为基础的“均衡失业率”这一重要概念,认为通货膨胀不仅取决于失业率,而且还取决于人们的通货膨胀预期。这样较高的通货膨胀将会使人们产生较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其结果是即使在高失业的情况下也会产生高通货膨胀。这样,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失去其稳定经济的效果。在现代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它是对著名的菲利普斯(Phillps)曲线的补充。这一关系彻底改变了人们对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它很好地预测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通货膨胀急剧加重和七十年代的滞胀。这些创新的研究奠定了当时关于就业波动的货币经济学派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它使得人们,特别是政策的制定者,认识到调节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长期的失业率水平并不产生影响,从此宏观经济政策不仅仅只是局限在对总需求进行管理。在均衡失业率的基础上来调节利率水平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央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

  菲尔普斯还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菲尔普斯和尼尔森在1966年发表文章认为提升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本存量推动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是影响国家的创新能力或者赶超更发达国家能力的根本。所有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率产生差异的基本原因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进而使这些国家形成技术进步的能力差异。进一步地,他们认为高等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或者思维方法有助于管理者研发和评估新产品和市场,从而提高社会的人力资本存量。因此,他们的观点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和教育政策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回答与教育政策有关的问题:政府究竟应该强调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应该针对正规教育还是在岗培训;教育政策应该是精英教育还是全面教育;教育如何影响增长和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菲尔普斯1955年获得美国阿姆赫斯特学院文学士学位,1959年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托宾(Tobin)教授。他曾经执教于耶鲁大学和宾西法尼亚大学,1971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担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纽约科学院院士、美国经济学协会副会长、布鲁金斯经济事务委员会资深顾问、美联储学术会议专家、美国财政部和参议院金融委员会顾问、《美国经济评论》编委等。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