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米尔顿·弗里德曼和我所处的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9日 05:43 新浪财经

  邓新华

  我是近几年才接触到弗里德曼的经济思想的。伟大的智者总是能以几句话给人重大的点拨,我就是这样从弗里德曼那里受益匪浅。在我所处的这个时代,我经历了和观察到中国经济堪称天翻地覆的巨变,这个巨变恰好可以证明弗里德曼对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福利的理解是多么正确。

  在我幼年时代,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这与弗里德曼的主张完全相反。我就学的过程,正是中国经济一步步发生转变的过程。从初中到高中,在政府主办的学校的政治课上,我按要求背下“商品经济是对计划经济的有益补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等条目以应付考试。到1992年,终于开始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迎战高考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方向,从与弗里德曼的主张完全相反,转变为与他的方向日益契合。

  我在湖南的穷山僻壤长大,思想总是落后于这些转变,也不知道弗里德曼曾两次来到中国向中国领导人提出建议。那时候除了背这些条目,实在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有些转变还非常反感。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看到中国大地上摆脱了贫瘠,物资越来越丰富。我自己的思考告诉我,市场是造福每一个阶层的。当人们可以自由地为他人提供商品和服务,也可以自由地从他人那里购买商品和服务,再加上技术的进步,财富可以在短时间内大量涌现出来,这就是

中国经济奇迹的原因所在。

  但我曾经对凯恩斯主义深信不疑。在大学接触到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完全是凯恩斯主义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那一套,曾经让我很兴奋:原来治国如此简单,只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行了。我后来接触到的很多同学、朋友,坚定主张政府干预市场,我以为主要有两种心态:一种心态是当官造福于民,持这种心态的肯定很欢迎凯恩斯主义提供的颇具“说服力”的工具,即使不走从政之路,那种心态也挥之不去;另一种心态是希望政府干预真的能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即使他们从来没看到过政府干预的好处。

  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他们与计划经济的战斗可以说是完胜,但与凯恩斯主义的争论正未有穷期。至少在中国,还是凯恩斯主义大行其道。遇到问题,比如

房价问题,很多人会主动呼吁政府调控,这包括很多经济学家。他们不知道那些问题本来就是政府干预市场造成的。凯恩斯主义可以说是一种轻微的计划经济思想。自由经济为什么难以战胜凯恩斯主义?弗里德曼在一次演讲中说,经济学其实很简单,但真正理解的人却不多。我想这可能牵涉到更深层的人性。

  但是现在的时代和我幼年的时代不同的了。过去,有的人会尽力用一种思想来控制所有人的行为,而现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分开来。一个企业家,他可能在理论上主张严格的政府调控,但如果他所在的行业受到调控,影响他的选择自由,他会本能地反对或消解这种调控。也就是说,即使人们在思想上反对弗里德曼,在行为选择上,他们的表现却完全符合弗里德曼的理论。利益的博弈取代了思想大一统,真实世界中,经济的活力才生生不息。如果政府只负责维护规则,不干涉人们的选择,那是弗里德曼所期望的最好的状态。

  弗里德曼一生花了很多时间来和计划经济、凯恩斯主义在理论上作斗争,很多中国人却真实地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的巨变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在短短30年里,中国变成了另外一个中国。我回到老家,看到农村的生活和文化的巨变,感觉到一个庞大的旧乡村正在远去,只能看到一个背影,仿佛还能听到巨大的足音。想到伴随着政治课上的背诵,这些转变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发生,真是感觉世事沧桑。现在弗里德曼离这个世界而去了,沧桑变幻还没有结束。(作者系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