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正文
 

当菲尔普斯遇到中国的最低工资保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0月14日 00:47 中国证券报

  2006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埃德蒙德·菲尔普斯,颁奖给他的原因是因为他对宏观政策在长短期不同的利弊作出了深刻分析。听起来比较复杂,实际上也的确不简单,它处理的是经济的稳定性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既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增加了经济的不稳定性。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贫富差距引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而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失业。
如何保持较低的失业率又不引起通货膨胀呢?这是菲尔普斯等宏观经济学家所要处理的紧急而迫切的任务。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学家威尔·菲利普斯就指出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即所谓的“菲利普斯曲线”。降低失业率似乎只能以提高通胀率为代价。果真如此,就得权衡通胀与补贴现有失业的成本孰高孰低,二者取一。

  “菲利普斯曲线”是基于一个实证数据的结果,但这种经验不一定在理论上站得住脚,菲尔普斯就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其他人的行为,而且市场上的消息也不一定通畅准确。比如说山西农民要到深圳去打工,往往有很多信息不明朗,导致农民工前往深圳之后才发现,诸多隐形成本远远高于其在山西的生活成本。

  通过对长短期不同情况的分析,菲尔普斯认为通胀与长期失业之间关系不大,因为长期通胀取决于通胀预期,长期失业率由劳动力市场的运转所决定,经济稳定政策只能对失业率的短期波动产生影响。由于最低工资标准是一种价格管制,因此可能扰乱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这才是影响长期失业率的罪魁祸首。

  2005年6月,菲尔普斯访问过中国。他认为工人的信息不畅,会导致失业率提高。工人希望提高工资,公司若不涨工资,工人可能辞职。但如果工人不想到100公里外的公司去,公司在此时涨工资将会受益,即使增长的幅度很小。换句话说,在当地的劳动力市场上,该公司拥有

竞争力。当然菲尔普斯也认为这样的机会成本会增大,如失业率增加,工资越高,失业率就会越高。

  控制一个较低的失业率会成为经济决策者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往往好心办坏事。最低工资保障显然是为了保证就业率,对于享受保障的人来说,可能在短期内不是坏事,但对那些缺乏劳动技能的最底层的劳工,却可能因为这个最低工资而失业。因为一旦有个最低工资标准,对企业来说,在这个工资水平下当然要雇一个稍微有能耐的人,这样的话,低技能者就会被驱逐,失业率就会上升,这就是最低工资干扰劳动力市场的恶果。

  如果菲尔普斯要对最低工资提出什么建议的话,我猜想恐怕没有比撤销最低工资标准更合适的了。

  (文/李华芳)

  论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