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张维迎 你不能太自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0日 14:14 南京晨报

  9月16日,经济学家张维迎在南开大学演讲。演讲中,张指出,“跟国外大学比,中国大学校长是个办事员,不能叫校长。”现行体制下,校长权力空心化。(9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现行体制下,校长权力空心化。应该说,这样的论断不无道理,作为一名在高校中浸淫多年的管理者,这些锥心之痛应该是切身体会。但让人遗憾的是,张维迎坚决反对教授治校。

  作为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张维迎感慨“现行体制下校长权力空心化”,这是自然而然的事。将心比心,连校长都是权力空心化,那教授呢?何苦和教授“过不去”呢?

  教育学家杨东平认为,体现大学精神的大学制度可概括为: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通才教育、学生自治。张维迎只看到了自己的权力,却忽视了教授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

  教授治校指教师对学校事务的参与和管理权,因为教师是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人员。遗憾的是,我国的大学学校管理模式是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其实,早在蔡元培时代,“教授治校”思想就得到了实践。在美国,一般大学设有由各学院的教授组成的“学术议会”,“学术议会”制定管理学校的政策,它代表了学校方方面面的声音,多少能起到监督行政部门的作用;另外,它也提供了一个区别于劳资关系的中性场合,使行政部门和教职工能坐在一起商议如何治理好学校。(见2004.01.14《环球时报》)

  而且,必须认清的是,不仅应实行教授治校,还应实行学生自治。

  张维迎看到了校长权力空心化,却反对教授治校,更只字未提学生自治,这是自私的。如此,又怎能激起公众共鸣呢? (宁细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