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信仰是经济学之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5日 01:43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陈婧 发自广州

  大胡子瓦尔特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把自画像——一个笑容狡黠的瘦老头当成名片印在书上、讲义上和网站上。据说,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与德国人一本正经的形象有所不同。

  瓦尔特说,能去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经济学纯属偶然——为了逃避参军。这让他显得有点离经叛道,和德国人一贯强调纪律和服从的传统太不符合了。

  瓦尔特出生于德国南部一个只有300人的小城镇Weckbach,这里平静安宁、鲜有生人来访,大多数居民历代信奉天主教,相信家庭、信任和忠诚。瓦尔特认为自己忠诚地继承了这些传统,所以在经济学理论上追随亚当·斯密和哈耶克。因为他觉得这二人知道经济的本质是道德。

  “亚当·斯密从一开始就从道德因素研究经济。”瓦尔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道。但是大部分中国人知道他的《国富论》但是却不了解她的姊妹篇《道德情操论》。

  “我这个人是属于宏观叙事的那一类。”瓦尔特说。瓦尔特在法兰克福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学,直到取得博士学位,但研究的领域却涉及到了世界经济、

资本市场、公司、税收、民主、道德和信念。

  他在全球到处溜达,交朋友。从那些最牛的经济学家那里获得信息,直到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只有见到他们,我才会甘心,但是所有的东西却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瓦尔特对中国的关注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一切要感谢我当图书管理员的太太。”瓦尔特表示,“当时她正在看一本介绍文化大革命的书。”此时距中国文革结束已经近十年,此时的瓦尔特正在Kiel世界经济研究院担任教授。如何用计划经济管理那么庞大的国家,对于所有西方人而言,都是感到好奇的问题。

  1986年,瓦尔特与他的挚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鲍勃·蒙代尔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们的使命是给中国
人民银行
的工作人员讲解什么是货币政策。

  当时在中国的西方人敏锐地感到中国的一些领域可能会发生一些不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在当时不认为是必然的。因为在西方学者看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并不可能并存。”瓦尔特说,“事实上我一直处于观察中。”

  在瓦尔特看来,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是一次“成功得超乎想象的”伟大的实验,但变革尚未完结,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提出了挑战:很多市场的定价权还在政府手里,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公平问题如何实现,私有财产保护的争论还远远没有结束。

  作为注重伦理的经济学家,瓦尔特表示:如果不尊重三个因素——家庭、私有财产和诚信,那么所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空中楼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