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勇
关于经济学家的素质和人品的声讨还在继续。11月7日的两个事情为讨论的持续添了两把柴:其一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对“5个论”公平性表达了质疑,被认为是主流经济学家的首次回应;其二是《中国青年报》公布的一项关于经济学家公信力不佳的调查。后者尤其受到关注和评论。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这项调查显示,丁学良“不超过5个”的说法得到了83%的公众支持。如上数据被立即当做不计其数的时评的由头,达成的共识是:经济学家不值得相信。这样,讨论就从学术标准转向了经济学家的信任度问题。可是,一个未经考究的问题是:到底谁在相信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到底造成了哪些问题?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老实说,即便经济学家不存在任何良心上的问题,他们也并不一定就值得相信。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就连经济学家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我们常常说,对于同一个问题,10个经济学家会得出11种的答案。无独有偶,基于经济学家总是互相攻击的现实,有人总结了所谓“经济学家第一定律”:“对于每一位经济学家,都一定存在另外一个实力相当、但观点相反的经济学家。”如果是这样经济学家意见总是分歧,谁又能老是相信某一位经济学家总是正确的呢?
所以,《中国青年报》的社会调查即便放在美国,经济学家也未见得有更高的胜率。相反,在我看来,郎咸平超过三成的超高支持率倒是有些另类。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责怪我们的经济学家呢?其实,经济学家不是用来相信的;经济学家应该相信公众,不是相反。经济学的目标在于解释人们的选择行为,而不是希望人们接受某些已有的理论。在人们多处选择时,很少有人真正对照经济学的某些原理。因而,如果因为你相信了经济学家的话,而遭受损失,就应该责怪经济学家吗?
经济学家带来灾难的一种可能是用片面的理论影响了政策选择。可是,经济学的特长在于把一项政策的所有成本和受益全部考虑在内。如果关注一下经济学家的言论,大多数都对城乡差距、腐败、资源环境等问题表示过担心的。然而,政策的出台是利益集团多方博弈的结果。现实中出现了问题,并不表示被经济学家忽视了,甚至是经济学家造成的。现在公众把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都算到了经济学家的头上了,可是,有谁把中国20多年来的成功归到经济学家的头上了呢?
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把经济学家妖魔化,这实际上是很不正常的。这种对经济学家的敌对情绪固然反映了社会经济中的各种问题,但是他们真的应该对这一切负责吗?说到底,经济学家并不是用来相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