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泡沫杀手易宪容:欲望太多会丧失创造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1日 12:26 中国质量万里行 | ||||||||
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 唐哲 2005年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上提出,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我们要打出一套组合拳。随后相关部门频频出招,如一记记重拳砸向房地产泡沫,给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降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一个人的声音一直以独特、“另类”而令人瞩目。他揭房地产市场黑幕,批房地产业人为炒作与虚假繁荣,疾呼给房地产泡沫灭火。他就是经济学家
易宪容的名字对于关注房地产的人们而言,可以说如雷贯耳。读易宪容的文章,文笔犀利,一语中的。使读者感觉写这文章的人就是一个敢于直言、敢做敢为的斗士。看易宪容的照片,富有智慧的大脑门,一双笑眯眯大而天真的眼睛,使你不得不相信他的真诚,感觉他是一个很具亲和力的学者。 2005年初夏,记者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易宪容如约见面,又一路同行来到他位于北京北郊的家。他一口江西口音的普通话,平静时语言缓慢而清晰,激动时语速快而不容易听清。听其言,观其行,又觉得他是一位性格开朗平和的普通人,很难把他和一个无惧无畏的斗士划上等号。易宪容说:“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与过去的人生体验密切相关。”也许,回顾易宪容的经历,会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其人其事。 基层经历影响思维方式 易宪容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县,他的父亲1945年参加革命,参加过孟良固战役等,在淮海大战中受伤,一粒子弹射入胸口,一直没有取出。父亲因伤回到南京,又因祖母的原因,回到江西。父亲先后做过中学校长、书店经理、区委书记等,工作特别卖力,是多年的劳动模范。“这么多年,父亲在做人做事方面对我的影响比较大。” 易宪容仅读过五年小学,“文革”伊始,他随家人下乡劳动。家里全部财产仅用三辆板车就拉走了,没有钱,是当地的农民送来了热腾腾的饭菜。易宪容跟父亲放牛、割稻子挣工分。在与农民相处交往中,他亲身感受到农民的艰辛。一年后回城,14岁即参加工作。随后10年中,他在饭店做馒头、炒菜,在三产资料公司做会计,参加珠算比赛,因为口算很快,获得第二名。又在供销社、县商业局工作过。在五交化公司时,学会无线电修理,曾骑自行车走很远的路为一个村修电视,修好后,村民很高兴,要将几条新鲜的大鱼送给他。浓浓乡情使他至今难忘。易宪容告诉记者:“10多年基层工作生活,对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深有影响。” 下乡时没书可读,易宪容就认真阅读《毛泽东选集》。参加工作后,觉得自己文化程度太低,他又把弟弟的课本拿来看。1978年,读过高中的弟弟考上大学,给易宪容不小的震动。1981年,一个只读过初中的朋友考上重点大学,对他刺激很大,他用了一年多时间自学,1982年考上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读本科。 走进学校的易宪容,如一块干裂的土地,遇到了丰润的雨水,他近于贪婪地看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天文学、园林学、建筑学、历史学,以至法律,列宁、老子、孟子等,凡是能接触到的书他都看。他每天6点钟起床,第一个到图书馆,晚上11点最后一个回到宿舍,假期也很少回家。1986年考上研究生,专业仍是政治经济学。 房地产泡沫不容掩盖 2000年,易宪容离开香港来到北京。2002年7月,与朋友驾车同行时,看到北京三环、四环、五环都在施工,晚上处处灯火通明。“北京是一个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思索,开始撰写大量有关房地产的文章。易宪容的声音在房地产硝烟中日渐铿锵嘹亮,他不知不觉成了站在风头浪尖上的焦点人物。 目前住房消费信贷的收入证明有相当一部分开具的是虚假证明。这样的假收入证明或信贷资金易获得性,不仅导致大量购房条件不足的消费者轻易地进入房地产市场,而且导致了个人住房消费快速膨胀、房地产市场炒作盛行、房价快速上涨等。易宪容还分析认为:不少地方的房价完全是人为炒作的结果。房地产商们的说法看似有道理,其实完全是伪道理。如果任由房地产开发商对抗国家的调控政策,那么中国经济很有可能被非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所误导。房地产市场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灭。 为什么有人要在房价如此虚高的情况下,仍然坚持无泡沫论?易宪容一语道破:目前,商品房的价格基本上是房地产开发商主导与合谋的结果,而这种合谋可以直接暗地里协商,也可通过公众媒体工具达成。他们坚持房地产业没有泡沫,目的无非是掩盖真正存在的问题,混淆政府与企业的责任,获取垄断利润。 对于某些所谓的专家,他毫不客气:“有的房地产开发商会用利益收买某些所谓的权威,作出所谓的权威报告来混淆视听,加剧信息的不对称。他们借助于自身在经济、资源、信息上的优势,施展浑身解数,试图通过误导民众和舆论,来维护自身不合理的暴利。” 2004年7月,自称小人物的易宪容发表文章指出,房地产业正挟持着整个中国经济。这篇《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的文章,被业界认为是掀起新一轮房地产泡沫讨论的点火之作。该文被广泛传播,也转到中央一位领导人手上,后来有关批文转到建设部,要求建设部对整个房地产市场做调查。可以说,《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的发表,是导致建设部出台房地产报告的直接原因。然而,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向国务院递交的研究报告中却称,“泡沫之说并不成立,中国房地产金融危机尚无迹象”。 “我不敢苟同。”易宪容立即提出质疑。就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关于“目前的房地产需求是真实需求”的说法,易宪容反驳说,衡量房地产需求不能简单地把消费需求或投资需求分开来衡量,建设部的报告是把潜在需求看成是真实需求,结论令人质疑。易宪容也不赞成“社会普遍的经济预期对房价的影响”的说法。他认为,由于房地产产品本身具有一些特殊性,再加上某些现行制度安排得不完善,使得房地产市场完全处于垄断或寡头垄断的结构状态。商品房的价格基本上是由房地产开发商来主导,购买者对房价影响根本不存在。易宪容指出,国内房地产泡沫是不争的事实。面对着这样大的泡沫,为什么总有人出来为之辩护?当然是利益使然。政府需对此保持警惕,如果任凭既得利益集团谋取暴利,最后被伤害的,只能是广大民众利益及整个社会经济。他甚至大声疾呼:“政府应警惕有人为房地产泡沫辩护。” 对易宪容来讲,招致某些房地产开发商、炒房者痛恨的不仅仅是他揭露了房地产的种种假相,更重要的是,易宪容对遏制房价疯涨开出的一张张切中时弊的药方。对于炒房者,他提出,“如果说对一笔交易的净收入20万元课以100%的税,使这种交易不仅无利可图,而且还要亏损(因为这笔交易还得贴上其他交易费用),那么这种房地产炒作就会停止”。并建议出台“限制期房转让”政策,这无疑会使开发商面临建设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为不少房地产商都是倚靠售卖期房筹集建设资金。他建议,对房地产商们来说可谓“刀刀见血”。 在这场论争中,易宪容被看成了代表大众消费者的一面旗帜。有媒体这样评价:他是少数最先提出中国房地产业出现泡沫的学者之一。 经济学家不能做“墙头草” 面对相同的社会现象,同样的信息,每个人的感觉和认识是不同的。易宪容认为,过去的经历对他判断事情特别重要,丰富的阅历决定了他今天看问题的基本角度。而他的政治经济学专业对他对房地产判断的影响并不大。 易宪容很少参加各种活动。有开发商请他,他很少去参加。“一是没时间陪他们吃饭,二是吃顿饭也没多大意义。”易宪容参加过一些房地产研讨会,与一些专家、房地产大老板坐而论道。“多数情况下我不与他们交锋,因为我势单力薄。他们人多,我只一个。他们说他们的,我说我的。”坚持不争论的易宪容也有争论的时候。在某电视台做节目,他曾与潘石艺、张宝全激烈争论多次。“有时候觉得他们讲得太没道理,就与他争得很厉害。” 有人指责易宪容动机不纯,有道德问题。易宪容说:“每一个人都要讲道德,这是做人的根本。经济学家要做一个有良知的道德人,从道德角度去思考问题。外界万变,一个人的秉性很难变。评价一个人如何,要看他看分析问题是否站在大众的角度,墙头草随风倒不行。”而对于那些当面批评他搞惊人言论是为了引人注意、获得名利的人,易宪容回答:“我个人无名、无利、无功,从不考虑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名利。我只做自己的事情,通过自己对经济现象的观察,把思考结果告诉民众,增加民众对经济现象的了解。我并不是提供标准,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告诉人们一种思考方法。一个人的言论思想要受到大众关注或认可,不是说句话、写篇文章就能做到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读者都是智者,都有辨别能力。” “一个人生活消费才花多少钱,而挣多少钱才算够呢?我现在有车有房,单纯的吃喝消费不需要多少钱。我的生活又很简单,要求也不高。我没有一点生活压力,从来不考虑赚钱不赚钱。社会很公平,你做得好,你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 易宪容乐观开朗而随和。他说:“人要过得轻松快活一点,有开阔、淡泊、平静的心态。不受外界影响,观察问题就比较清楚。一味讨好别人,看重别人的评论,就没有创造力。如果欲望太多,哪里还有创造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