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者在非议声中获首届中国经济学贡献奖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3:49 赢周刊 | |||||||||
赢周刊 □刘勇 打开3月24日主流媒体,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被授予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 打开众多“非主流”网上论坛,主流经济学家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受攻讦的对象。
在这意见杂陈的年代,网民要不“出言不逊”要不就是针锋相对。我努力在众多的上帖者中寻找出言“恭敬”者,却实在不多。 “我最尊敬吴敬琏,他应该获奖!” “老吴不应得奖,他的言论使股市大跌,股民损失惨重。” “薛暮桥、马洪‘计划经济的典型代表’。” 关于这个奖项,非议者集中在三点不足—— 一是岁数太大了,没有新生代的代表,如林毅夫、樊钢,甚至张维迎。的确,这个获奖名单让人联想到流行乐坛,各类大奖被当红明星捧走,留下最后一个“终身成就奖”,对前明星以示安慰; 二是政治因素太浓。入选者多数与官场关系太近,101岁的薛暮桥曾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计委、物价委、统计局的负责人;85岁的马洪在双轨制时期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和发展中心主任;82岁的刘国光在转轨时期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最年轻的吴敬琏也75岁了,唯他没做过高官,却仍有全国政协常委这样半官半民的头衔。 三是学术上有些落伍,如薛暮桥,虽然提倡商品经济,但他的理论框架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学的框架。 但客观地讲,这个获奖名单,基本上涵括了在改革岁月对经济政策制订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 薛暮桥、马洪的影响体现在改革准备期和改革早期,刘国光则活跃于八、九十年代之交那段激荡岁月。 彼时,吴敬琏远不是中国经济学界的旗帜,他所研究的理论课题,是在刘国光马洪的领导下,探论“如何在理论上弄清楚社会主义经济的经济形式问题”。 直到九十年代,“吴市场”方享誉全国。此时经济学渐成显学,经济学派群雄并起,一会儿“京城四老”,一会儿“京城四少”,但历史地看,真正贯穿于整个九十年代,甚至横跨世纪而不衰者,唯老吴矣。 记得在九十年代初,找吴敬琏很容易,基本是有问必答;但是到了九十年代末,吴已经不太好找,此时吴公一句话,就会引发经济大震荡。2000年,吴说“中国股市太科幻”,股市连翻大筋斗;2001年,吴又评价市盈率太高,股市从2700点直泻1300。 吴被贯以主流经济学家的称号,与之同属一派的,尚有厉以宁、张五常、张维迎、陈淮、张文魁、周其仁等。大体而言,主流经济学家持新自由主义观点,它们最辉煌时期体现于转轨年代。那是他们思想的丰产期,此时,中国的热点是国企改革。他们的观点是,国家是虚拟的,集体也是虚拟的,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事实上没有具体的主人,谁拥有权谁就捞一把。这就是著名的“所有者缺位”理论,所有者缺位了,公有制企业当然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因此晚卖不如早卖,即便是在产权改制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一些。 与之相匹配的则是一系列“口号政策”的提出——“靓女先嫁”,“拍卖国企”,“国退民进”,“兼并重组”。 鼎力支持这项改革的有学者型官员如陈淮、张文魁,有地方上的书记市长如山东诸城的“陈卖光”等。 以今日之眼光来衡量,国企改革之所以陷入进退失据的地步,与主流们当年的主张不无关系。 或许与此现状有关,使主流们自去年郎咸平事件以来,陷入被互联网舆论“口诛笔伐”的境地,以至于“主流之一”的厉以宁,高喊:“要有顶住互联网的压力”之“勇气”。 作为主流经济学新一代代表人物的张维迎,无意中坦白了主流们的理论的困境,“国有企业改革,或者说国退民进和民营化的过程,是20多年的改革中不断摸索出的一条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有企业每走一步,我们都会发现,原来的设想没有办法解决我们想解决的问题”。 正是这种现实,动摇了主流们独霸一时的显学地位。就在颁奖当天,网上出现一篇“质疑某些政府经济学家的职业操守”,直指主流—— “他们置身政府职能部门,吃着优厚的政府“皇粮”,掌握更多的信息,参预经济政策的制订,却在公开场合,在各种媒体上站在不同于政府立场甚至站在对立面发表言论,指责、抨击政府的某些经济政策,以似乎“崇高”的学术道德自居,表现得比政府还高明,这种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几乎是闻所未闻,恐怕只是中国经济学家所特有的,它甚至超过了新自由主义自由的边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