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任何阶层代言 经济学家讲话要超阶层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 06:50 中国青年报 | |||||||||
刘效仁 2005年3月,著名经济学人郎咸平先生在香港媒体上抛出万言书,《呼吁港区人大提案保障港商权益———关于成立港人投资权益保障基金的建议》(3月29日《中国青年报》)。但随即引发质疑:郎咸平到底在替谁说话?“我绝不是在为某一阶层代言,我惟一的目的是,呼唤寻求一个公正的、制度化、法治化环境。”如此回应可谓掷地有声,如此公开承诺
从原理上看,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或者说它正在走向科学。所以,经济学家必须首先坚持经济学的客观立场。由于经济学家以经济学的立场、观点来观察和解析经济世界,所得出的结论就能够超越阶层的利益,而不是为某一个阶层代言。国外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只有鱼才成群结队,经济学家应该特立独行”。所谓“特立独行”,既是指经济学立场,又是指个人创见和独立思考。是故,“不为任何阶层代言”才是经济学家应持的本色立场。事实上,只有从经济学出发,而不是从别的什么功利出发,与任何阶层或集团保持应有的距离,才能使经济学家的研究和论证达到公正持平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们评判一个经济学家是否公正独立,并非是看他怎样说话,而是看他说了什么话,是不是真话,是否符合市场规律。无论公平改革国企、保障农民工权益,还是制止医药价高、解决群众看病难等,都是超越阶层利益的。 但要做一个“不为任何阶层代言”的独立学人,必须具有专业精神和道德支撑。因为,作为一个个体,由于从业经历和服务机构的不同,经济学家肯定会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而最终导致其中一些人“屁股”决定和指挥“脑袋”。可见,要在学术活动中,保持中立、独立的立场委实不易。 值得忧虑的是,时下能够公正持平的经济学家实属凤毛麟角。根据公开信息,截至2001年年底,共有274家上市公司设立了独立董事,共聘请或提名了500余名独立董事,其中经济学家131名。《上海证券报》调查显示,有43.5%的独立董事来自高校或科研院所。这么多影响着舆论甚至是公共政策的知名经济学家背后,都有各自的老板(2004年7月15日《南方日报》),要让他们在发言中保持中正、公允的立场,摆脱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取向恐怕很难。正因此,“不为任何阶层代言”才显得弥足珍贵,更值得尊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