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议学人 > 正文
 

张维迎:中国经济脉搏随时在牵动着我的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14:33 北京青年报

  料想不到才40多岁的张维迎头发已经花白。他一直属于学术界较有动静的人物之一,他在一个学术会议上抛出某个段子后往往会引得纷纭众说。他说:“中国经济脉搏怎么跳动,随时在牵动着我的心。”正是这份“牵挂”,使他成为我国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经济学家,同时也被一些人称为思想比较新锐的经济学家。

  身为著名学者和经济学家的张维迎,人更忙了,头发也变白了,而时间却少了。像他
这样一个整天忙于各种研究、不停地参加各种会议还要兼顾学院日常管理的人,已经很难走出人们关注的视线。

  -从山旮旯里闯进京城

  儿时留给张维迎的记忆是“贫穷”。平时吃的盐、点灯的油、生火的煤,统统都得背口粮走25里山路到镇上去换。1959年,张维迎出生于陕北农村,父母均不识字,但他们知道有文化的价值,常常盘腿坐在窑洞的土炕上告诉娃娃要学知识才能出人头地。

  张维迎似乎从小就对知识有一种天生的悟性,学习成绩远远领先于别的孩子。他的家庭作业从来都是在课间10分钟完成的,每逢考试他常常是物质精神双丰收。12岁的时候,他就为了生计利用暑假到60里外的地方打工。贫寒的家境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禀性,而优异的学习成绩激发了他日后对知识不懈的探求。读高中时,他去县城念书,每月才回家一次。为了省下那80里山路所花的八毛钱车费,他常常扒煤车或拖拉机。高中毕业时,他的学习名声远近皆知,年轻气盛的他回到乡村当上了团支部书记并兼任生产队会计,他有志于在广阔天地里锻炼一番。

  两年后的一个早晨,他正要出门上山秋收时,无意中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传来的一个重要消息:全国范围内恢复高考制度。一位好心的老师专门来鼓动他报名参加,可当时受“开门办学”的冲击他没有学过多少理化知识,这位当年陕师大毕业的老师一摆手说:“你可以考文科么!”尽管那是他头一回听说“文科”这个词,但似乎冥冥之中的一种天定,注定了日后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将从这个黄土坡里走出来。那年他是扛着一大摞烧饼走进考场的,考一门吃一个,考完了,烧饼也吃完了,最后这位“烧饼考生”被省里最好的综合大学西北大学录取了,录取在新办的政治经济学专业。那一年他18岁。18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见到火车。

  “你从小读书成绩一直很好,当年为什么没有报考北京大学?有种说法是因为你当时年龄小,才选择了西北大学———一所离家最近的大学?”对此,张维迎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当时北京大学是我的第四志愿。第一志愿就是我后来上的西北大学。因为我填完三个志愿之后还空一格,就填了个北京大学。但我最终还是到北大来了。”不负厚望,张维迎走出了穷山旮旯。

   1982年张维迎考取了何炼成教授的研究生,这位严肃而尽职的教授对他要求很严。这年3月,在西安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数量经济学研讨会,西北大学是主办单位之一,使他有机会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在这次会上他结识了茅于轼先生,并和田国强、杨小凯等同分在一个理论组里。小组发言中这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发表了一通关于如何建立“中国式数量经济学”的“宏论”,令其他与会者刮目相看,这或许得益于他原来良好的数学基础,因而对以数学为研究方法的现代经济学有着强烈的敏感。他的发言逻辑性强,观点鲜明,切中要害,被小组推选到大会上宣读。张维迎语出惊人:“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不是为了国家昌盛,人民富强,而是死死守着那些过时的教条,那么他们的良心何在呢?”这次会议在他面前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窗户,从此他再不满足于从劳动二重性开始的推导了。

  80年代初期的中国,价格改革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要不要改?怎么改?这些问题同样刺激着也困扰着经济学家们。光谈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已经解决不了问题,中国的改革需要拿得出手的方案与部署。良好的微观经济学功底使张维迎觉得“价格机制”是整个经济体制的“中枢神经”。他从农产品价格改革中得到启示。对!双轨制!旧价格用旧办法,新价格用新办法,然后逐步放开,建立一个全新的替代价格制度,这就是张维迎最初的“双轨制”思想。1984年初,他写成《以价格改革为中心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文,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并系统论证了双轨制价格改革的思路,当时他只是一名年仅25岁的研究生。

  这篇文章由茅于轼先生推荐发表在当时的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专家建议》上,得到正在组建体改所的高尚全先生的欣赏,成为他进入体改所的“敲门砖”。1984年,张维迎硕士毕业后来到北京,在人才济济的国务院体改所从事经济研究,由于发表了几篇经济理论文章,很快他在京城成了小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者。

  -在牛津大学苦钻最基础的学问

  在牛津做访问学生的经历使他大开眼界。他感到自己先前在国内通过自学接触到的一点西方经济学实在是微不足道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从窗户上的一个小孔所看到的一角街景”。按项目要求,作为来自中国政府部门的访问学生,主要任务是跟着导师学习经济政策分析,但他主动请求只学微观经济学。他发奋地学习,但越学越感觉到要学的东西太多。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于1988年底回国。1990年9月他再度出国,成为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

   接下来的四年无疑是让张维迎终生受益的四年。在牛津攻读博士学位,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Bycourse”,一种是“Byresearch”。前者要修完全部规定的课程,并通过严格的考试,然后再撰写博士论文。后者则是就专门的课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经评委会认定达到博士学位标准后,即可授予博士学位。对于一个没有受过正规西方经济学训练的中国学生来说,后者也许是一个较为安全的选择。但是张维迎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前者,因为他认为,只有“Bycourse”,才能全面地掌握经济学的各门核心课程,同时熟悉各种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尤其是数学方面的工具。当然,这意味着“苦”!但这正是张维迎二赴牛津的初衷,所以他知难而进。他知道,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重要,越是枯燥的东西越是要在念书的时候就把它钻研透,毕业之后,再在某些方面“补课”就很困难了。

  他的博士论文《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特别是非对称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组织内部的非对称契约结构和决定这种非对称契约结构的深层原因这一很具挑战性的问题,特别是为什么“资本雇佣劳动”这一长期困惑经济学家的问题。张维迎认为,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个人之间的企业家能力的差别。企业是人们之间合作的一种方式,在企业中,最具有企业家能力的人从事经营决策(制定决策),而企业家能力较低的人从事生产活动(执行决策)。企业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这种分工来提高效率。但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给定个人能力难以观察,如何保证把最有企业家能力的人选择出来经营企业?二是给定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难以测度,如何保证企业成员不偷懒?张维迎将这两个问题概括为“经营者选择问题”和“激励问题”。

  当然,张维迎在牛津求学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些。更重要的在于,在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他获得了一种更为深刻的洞察力。读过他文章的读者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他对经济问题分析之精辟和透彻,往往不是一般的文章所能及的。

   张维迎主张理论研究一定要彻底,不避实就虚,更不应该向现实妥协,因为妥协是政策的问题。他的研究风格向来犀利,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和痛处。他研究问题从不一知半解,不附庸主流,或许他根本不在意主流与否,他的主流永远是学术本身。

  在这个功利与浮躁的时代里,成名成家已不再困难,但张维迎因此特别告诫自己和他的学生们,要用一些“信号”把自己与“柠檬”(次品)区别开来。他不太主张研究生期间便急于发文章,他认为这个阶段是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适宜多读多看,多思考多讨论,把理论吃透,不做夹生饭。他说,写文章不是创造思想,而是把已经形成在脑子里的思想拿出来。要写的是自己真想说的话,自己相信的东西,有话便说,说便直说,不要没话找话,更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让别人因为看多了你的名字才记住你,要让人看了你的文章而记住你的名字。”

  -完成从学者到经济学家的跨越

  一得到学位,张维迎就像一个刚得到驾驶执照的人,急切想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告诉那些正在“学开车”的人。他决心离开牛津回国任教,不仅为了自己的研究,也为培养下个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人才……

  张维迎为博士生开设的《高级微观经济学》及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产业组织理论》均属最受欢迎的课程之列。他讲课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容充实,逻辑性强,而且大部分都是国内学生以前很少接触到的。尤其是博弈论、信息经济学、企业理论等方面的内容,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近20年来,他以一个学者的立场,积极参与到中国改革实践当中,他的企业理论及有关产业改革的理论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界有广泛影响。从1983年开始,系统研究了企业家的职能、素质和生存环境,作为国内最早研究企业家的学者首次提出从“学而优则仕”到“学而优则商”的观点,论证了“造就企业家队伍的核心是改革所有制”的命题,推动了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研究收入分配问题,首次提出“将市场机制引入工资决定”的改革建议,被广泛接受。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年9月在国内出版后,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被其他学者广泛引用。从表面上看,张维迎的《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一书似乎是一本纯理论的学术著作,充满了数学符号和公式,与中国的现实问题没有多大关系。但真正读懂这本书的读者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书中的思想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独特的理论指导价值。特别是,他提出的“国有资本变债权,非国有资本变股权”的改革思路在学术界和政府有关部门产生了强烈反响,被美国著名中国经济问题专家Lardy教授称为“张氏定理”。如今,这部著作不仅是畅销书,而且是长销书,已成为大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彻底改写了主流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博弈论专家,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张维迎于1996年出版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一书,可以说填补了国内的一项空白,被国内多所大学和台湾中山大学、台湾大学等学校选作研究生教材。出版后不到两年,这本书已发行2万册,许多大学经济学研究生人手一册,被《中华读书报》评为1997年最畅销的经济学著作。这本书还获得1997年华东地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唯一的特等奖。一时,张维迎成了博弈学的代名词。伴随着一批批人才的成长,张维迎也凭着自己的实力和研究成果,完成了从一个学者到经济学家的跨越。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理论分析与政策含义》中,张维迎分析了公有经济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对效率的影响,证明公有经济的效率随着初始委托人和最终代理人(企业)的数量的增加而递减,让代理人索取剩余可以改进效率。张维迎运用这一理论解释了与中国经济改革有关的问题:为什么乡镇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为什么财政“分灶吃饭”会刺激经济发展?为什么“放权让利”会导致国有企业效率的改进?

  2000年,张维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他关于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如何做大、如何重建社会信任和企业信誉的阐述,引起人们对这三大问题的空前关注和讨论,当年,他当选为“CCTV2002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3年,入选“新世纪中国改革之星”。

  今天的张维迎,身负两项重任: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学者,也是一位授业解惑的师者。作为学者,他崇尚先人王安石的训诫:“为己,学者之本也;为人,学者之末也。”所以他的学术研究,“始不在于为人,为而之所以能为人也。”作为师者,他更遵循“治学为已,教学为人”的原则。他最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今天的经济学家需要中国,胜过今天的中国需要经济学家啊!”他的思想、他的学识、他的人品,不知影响了多少北大学子。他把星星之火传给了学生们,期待着有一天他们能把它燃成一支熊熊火炬,一直燃烧下去。

   -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说到企业家与资本家的关系,张维迎说:“企业家本身通常也是资本家,但是如果企业要发展壮大的话,除了企业家自己的资本之外,还需要引入外部资本。这一点在传统的企业也是一样的,但在新兴的企业,就变得更重要了,特别是对现在所谓‘知本家’而言,没有外部资本是不可能起步的。”近几年来,知本家的身价比较高,人们觉得似乎历史在改变,使得没有资本的人可以很容易地获得资产,一下子搞出一个大企业,资本家的位置越来越不重要了。但张维迎认为这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错觉———“如果你是一个知本家,你有很好的想法,有雄心创办一个企业。但是谁来信赖你呢?如果没有人信赖你,你怎么搞到资源?而信赖你的人一定要是资本家。如果投资者信赖你,愿意支持你,你就可以办企业;投资者不信赖你,你就没法办企业。”也就是说,企业家无论在任何时候,仍然摆脱不掉一个“资本雇佣劳动”的逻辑。

  有记者对张维迎做访问时,有了以下谈话内容。问:你在不同年龄阶段,分别生活在陕北、北京和英国,比较这三个地方的市场信誉,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答:我在陕北很少买东西,因为没有钱。到了大城市以后,有时候买东西不是很放心,在家里吃肉都是自己养的猪、宰的羊,所以很放心,到了城里不是特别放心。到了英国以后还是比较放心的。我记得我原来在农村吃苹果的时候不削皮的,进城以后,人家说我太土了,吃苹果一定要削皮;到了英国以后我削皮,人家又批我说,你也太土了,苹果怎么能削皮啊。

  问:为什么英国人会这样批评您?

  答:因为英国水果都是没有农药的,而且他们认为苹果皮很有营养。而生活在中国大城市的人认为苹果是打了农药的,但中国苹果到底打没打农药,产销商没有谁会告诉你。所以,我刚从英国回来不削皮,现在又开始削皮。我在国外呆了好多年,没有看到英国的哪一个商店橱窗上贴着信誉第一、客户第一;但是我们中国到处贴的都是信誉第一、客户第一。而经验往往告诉我们,最标榜信誉的企业通常也是最不讲信誉的企业。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

  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可以凸显一位经济学家时时处处在以经济学眼光看世界,关注社会经济生活。

   “华人企业为什么缺少世界品牌?原因就是寿命太短。由于没有进行职业化管理,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四分五裂,从而经历不断产生、发迹、消亡的过程,而不能形成长久品牌。”在北大召开的“民营企业与职业化管理”主题论坛上,张维迎抛出这样一句话,让与会的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们都为之一惊。我国民营企业职业化管理的问题确已迫在眉睫。如何建立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体系,使企业快速成长并经久不衰,一时成了企业家关注的焦点。

  -背景资料

  张维迎,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教育家,国内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证双轨制价格改革思路的学者,曾入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与“新世纪中国改革之星”。

  1959年出生于陕西吴堡,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和多所高校兼职教授,并担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牛津大学现代中国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研究员,国家体改委企业改革咨询委员,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管理学科专家评审组委员。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张维迎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团团圆圆
正月十五闹元宵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