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樊纲:中国经济下滑是调控需要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12:10  华龙网-重庆晨报

  中国经济目前全球最健康,还有30年高速增长期

  仇峥

  樊纲来渝演讲:中国经济放缓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不必恐慌

  本报讯 (记者 仇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教授昨日做客重庆移动全球通VIP大讲堂。与部分经济学家唱衰中国经济不同,樊纲认为,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健康的经济体,每年GDP保持8%-9%的增速,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在未来30年保持高速增长速度。

  大危机未必大萧条

  “此次金融危机与1997年相比,唯一的区别是上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这次是世界经济的核心部分出现了问题。”

  危机是否会爆发经济大萧条?“所谓大萧条是全球经济持续10年下滑,全球GDP下降50%,企业破产、倒闭,甚至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战争。”樊纲认为,由于现在已开始全球联手救市,加上宏观经济学的日趋成熟,宏观调控政策的广泛运用,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1929年美国爆发的经济大萧条。

  但樊纲同时认为,美国经济在未来2-3年内将出现2-3%的负增长,欧洲、日本经济可能出现零增长,世界经济未来3-5年将衰退或低迷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经济下滑是调控需要

  樊纲通过中国近期投资增长下滑、出口增长下滑等数据的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已在下滑,下行趋势已经形成。

  “对于此次中国经济的下滑,有人认为是国际经济引起的,是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但我认为是中国政府调控的目的,也是政府愿意看到的。中国GDP12%的增长速度不可能持续,中国经济需要一个周期性调控,这次调控是主动的,是经济的软着陆,不是大的危机。”

  “我们测算过,中国GDP平稳增速应该是8%-9%,这是可以持续的,而1994年GDP达到14%,同年通涨21%。”

  樊纲同时认为,GDP增速放缓,涉及几千亿元的产值,必然会导致中小企业的洗牌。

  中国经济全球最健康

  樊纲认为:“中国经济是稳健和健康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好、最健康的经济体。”

  在谈到中国经济走势时,樊纲表示,由于前期采取的积极调控,中国经济不存在大的泡沫。“从以下几大核心的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的确比较正常:财政顺差,上半年中国财政增长仍达30%;货币供给正常,国内通胀得到有效控制;外贸顺差仍很大;国家资本账户顺差;高额外汇储备;资本市场并未完全放开。”樊纲认为,从这几个重要因素看,中国经济应该还有10年,甚至30年的高速增长期。

  樊纲强调,在这一金融危机的当口,中国不必自我恐吓,中国的问题更多是微观层面的问题。

  金融巨变中国有机会

  樊纲指出,从经济规律看,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中国对美国出口将下降5-6%,欧洲和日本经济未来可能出现的零增长也将给中国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但樊纲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的威胁并非无法化解。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比例,已从5年前的30%下降为12%,而新兴市场已占全球GDP的50%。

  “当需求和消费削减的时候,先削减的是奢侈品和高档产品,但必需品和物美价廉的产品需求反倒上升。中国将从中受益。”樊纲举了此前几次金融危机的例子:“日本泡沫破了之后,我们对日本出口大涨;IT泡沫破了之后,我们对美国的出口又涨了一块,这个效应在起作用。”

  “还有能源、原材料价格走低,将大大缓解中国的通涨压力。”樊纲表示,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外商投资中国的态度。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