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樊纲:经济中存在加息压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4日 07:04  人民网—人民日报
no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从理论上说是会比其他国家高一些

  记者:您认为,今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应当动用哪些货币政策工具?

  樊纲:在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箱里,从来都有多种政策工具。我国过去两年运用的工具就有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窗口指导等。这五大工具央行去年都动用了。我相信今年决策当局也还会综合运用这五大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记者: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高达15%,创下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有人认为,存款准备金率一旦过高,比如超过15%,就会使一些银行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对此您有何评论?

  樊纲: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对存款准备金不付利息,而我国是付息的,给银行带来的损失相对要小,加上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着事实上的“法定的”存贷款利差,因此,我国按损益平衡点计算的存款准备金率理论上说本身是会比其他国家高一些的,当然是不是要达到这一点要根据许多具体情况而定。

  至于今年存款准备金率还会不会提高,那得根据货币供给和总供求关系变化的具体情况相机抉择,而且还要考虑到其他政策工具使用的情况,来决定上调与否。

  决定利率是否变动的因素有很多

  记者: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离不开利率杠杆的使用。您认为今年还会不会继续加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应当加息?目前,美联储已进入减息周期,这会不会压缩我国的加息空间?

  樊纲:我国目前的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物价水平相对较高,一些短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仍为负利率,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中存在着加息的压力。

  但是否加息还要权衡其他因素。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货币政策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假如美联储持续降息,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影响。因为如果不顾及这个因素,将可能加大国际投机资本的流动。

  另一方面,在货币政策工具中,价格杠杆和数量杠杆达到的效果有时候是一致的,不一定非要通过利率的调整达到目的。是否较多地运用其他数量调节工具、较少运用利率这个价格工具,也是需要决策当局进行相机抉择的。

  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不可能,也不是一个有利于稳定发展的政策选择

  记者: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会不会加快?有人认为,人民币升值应当“一步到位”,这样可以彻底打消境外“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样的设想您觉得可行吗?

  樊纲:首先,人民币汇率一次性升值到多少才算“一步到位”,换句话说,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究竟是多少,这不是静态分析可以确定的。有的国家提出人民币应升值27%。然而,如果真的“一步到位”升值27%,由于生产活动还是回不到那个国家(当然可能转移到其他的发展中国家),结果还是解决不了这个国家的贸易逆差问题,于是他们过不久很可能再次要求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更重要的是,在汇率的另一端,美元在不断贬值,人民币可能怎么升都不会“一步到位”,因为你升值后,美元可能又要贬值,那么均衡汇率水平会再次发生变化。

  其次,如果在不知道均衡汇率水平是多少的情况下让人民币大幅震荡,会诱发大规模的投机性资本流动,对经济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作用。对我国这样一个金融体系还很不成熟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么做的风险至少不比现在的稳步小幅升值、渐进调整的风险要小。因此,我个人认为还是应当让人民币汇率随着经济发展而渐进、可控地升值,通过一段时间来逐步达到相对均衡的水平,而不是用经济金融有可能丧失稳定的代价来换取不可能实现的所谓“一步到位”。

  至于“小幅升值”的幅度究竟多大,这是需要具体研究的。去年人民币升值速度比社会上预期的要快一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去年美元加速贬值。如果扣除美元贬值的因素,去年人民币汇率依然是小幅升值,这对于遏制“热钱”流入有积极的作用。

  今年人民币升值速度多快、步子多大,也要根据内外平衡关系的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机抉择,也要看美元贬值的速度,不需要现在就定一个“死数”。

  数量控制手段作为应急措施,有时或许还是需要的

  记者:有消息说,今年商业银行的信贷额度受到了一定的控制。对这样的信贷政策您怎么看?

  樊纲:对发放贷款的“窗口指导”,确实具有直接控制数量的特点。在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中央银行应当更多地运用其他政策工具。这个方向应该明确。但我们目前的体制还不完善,许多投资主体对价格杠杆还不很敏感,银行业也还存在着一些“行政措施”的保护(如存贷利差的存在),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可能还是需要一些直接的数量控制手段。这也是一种应急的措施。

  记者:宏观调控总是连着国计民生。您认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对经济、企业、居民带来什么样影响?

  樊纲:宏观调控政策如果操作得当,可以避免大起大落,使中国经济在今后10年、20年都有较快发展,这对国家、企业、居民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事实上,如果我们像历史上的某些国家那样,出现高达百分之几千的通货膨胀率,或者经济在一片繁荣后骤然陷入危机、股市从4万点一下跌到7000点,15年后还是1万多点,房产价格一下下跌60%,15年都没有回到原位,你会感觉舒服吗?相反,适当的宏观调控“熨平”了波动,每年都实现稳定的较高的增长,最后对大家是不是更有利?

  当然,从紧的货币政策短期内会影响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这时企业可以多使用直接融资的方式,比如通过股权的交换进行股权融资的办法来获得资金。我们的增长率目前过快,通过政策调节降低一点是需要的;这时有些企业不能像过去那样高增长,而是要放慢一点增长速度,许多情况下也不过是回到正常增长的状态,也是合理的。对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来说,真正的“洪水猛兽”是经济过热导致的危机,而不是当前做一些调整但可以实现长期增长的反周期的宏观政策。(记者 田俊荣)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