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左小蕾:如果只有一种声音 市场很难推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6:49 《数字商业时代》

  采访·撰文=周颖 摄影=楼晓宁

  虽然屡遭抨击,但左小蕾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而不会人云亦云。她相信时间最终会证明她的观点。如她所言:市场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出现,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市场很难向前推进。

  左小蕾的办公室与众不同。不同处在于,她的办公室里有点儿略显“杂乱无章”。茶几上、椅子上、地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书籍。但凡走进她办公室的人,都会被各种金融、经济类杂志和书籍所吸引,而不会在意是否摆放整齐。

  “很抱歉,我的办公室比较乱,还没收拾完呢你们就来了。”1月7日下午一点整,在银河证券左小蕾的办公室里,她用惯常的微笑对记者如是说。

  左小蕾,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也是中国目前研究宏观经济中,为数不多的女经济学家之一。她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她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来判断,而不会人云亦云。

  2001年对中国股市B股向国内自然人的开放认为是一场资产置换的游戏、中国资本市场不缺钱而是缺少机会等等,这些观点都源自左小蕾。辩证地看,尽管当时她的观点遭到了市场大多数人的批判,但时间证明,她的分析判断与市场走势是吻合的。

  “我的很多判断,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我欢迎持不同观点的人,大家可以一起讨论,但不能骂人。市场应该允许有不同的声音出现,如果只有一种声音市场很难向前推进。”

  也正因为历经几年不同的声音之后,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她的观点表示认同。并不是她改变了什么,而是市场和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很多投资者对宏观经济的理解和吸收能力正不断增强,无形中,这拉近了宏观经济学家与市场投资者之间的距离。

  研究宏观经济,除了你关注的指标以外,你还要关注这个宏观经济所有参与主体的行为

  《数字商业时代》(以下简称DT):其实我们特别想了解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对政策的判断和市场分析的依据是什么?或者你们怎么判断的?平时你们最关注的是哪些指标?

  左小蕾:所谓宏观指标包括GDP走势,这是最典型的宏观指标。另外通货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就业、消费、社会零售消费额、外贸顺差、资本账户这些都属于宏观指标。如果是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的话,它会有很完善的统计系统,把这些指标数据统计出来,就能够反映总体宏观经济的一些基本状况,就基本上反映了经济格局和大的形势。不仅仅是宏观经济学家,包括像美国美联储、财政部,中国政府、中国央行,还包括更高层面的决策机构,都会去注意这些指标。所有研究宏观经济的这些人,应该关注的是这些指标的变化。

  DT:除了这些指标以外,有没有一些虽然是非指标的东西,但你必须要密切关注的呢?

  左小蕾:作为经济学家,你的信息量要非常的大,这就是我为什么要经常看很多东西的原因。其实你不仅要看,还要了解这些东西的来龙去脉,然后要关注方方面面的变化。研究宏观经济,除了你关注的指标以外,你还要关注这个宏观经济所有参与主体的行为。

  比如地方政府在新一届领导上任的时候,市场上通常会有一个投资反弹,原因就是新官上任,非常希望通过投资把经济搞上去,这些都是有历史证明的。地方政府本身不是宏观经济指标,但因为它是宏观经济的参与主体,所以,一定要熟悉参与主体的这种行为,才会对宏观经济形势有更好的分析判断。

  DT:也就是说宏观经济学家除了关注这些指标以外,更要关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

  左小蕾:我觉得不管是做行业分析,还是宏观经济分析,一定要有指标体系去观察,重要的是一定要熟悉这个领域中的参与主体,所以宏观经济学家非常注意政府这个参与主体。另外一个我觉得非常重要的就是自己的实力,比如一个人的背景和知识结构,因为有很多东西靠的是积累。

  其实大量的数据,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大家都是根据公开数据进行研究分析,但是为什么有些人把握得好一些,有些人就人云亦云呢?我觉得这跟个人的知识结构及功底有关,跟他对这个领域的熟悉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很多东西是基本经济学的理论,但是你把它运用在经济分析中,就要非常准确地诠释你的判断和观点,这就需要有很好的功底。

  DT:作为宏观经济学家,尽管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是一个经济指标,但是你们要去观察和分析他们的行为,这其中你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左小蕾:研究宏观经济一定要关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别是中央政府、央行,因为它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机构和决策机构。那么它是怎么判断形势的?它的判断思路如何?一定要关注和了解它。因为这非常影响将来的宏观总量指标的变化,而且从资讯的角度来说,你要提前判断。

  我想说的是,研究宏观经济一定要非常跟进的去观察所有参与主体,研究参与主体的行为,去认识它,发现规律,发现他们的变化,要去把握,因为这些参与主体的行为一变,市场就变,经济就变,还有很多资本会跟着一起变,这是我很深刻的一个感受。

  我们的参与主体毕竟还是时间比较短,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对宏观指标的理解能力,哪怕是经济学家们解读了,投资者也未必能够理解到位。

  DT:在你回国研究宏观经济时,基于对宏观经济的判断,有没有让你最难忘的事情呢?

  左小蕾:2001年我刚回国时在银河证券工作。那时候B股刚要对国内自然人开放,我就写了一篇文章,叫做《B股对国内开放的利与弊》。我显然是把弊写的大了一些,而且弊端其中有一个是这样的表述:B股对国内自然人开放,可能会变成一个资产置换,把国内的自然人套住,把国外投资者的资产放出去。这个观点跟当时绝大多数人观点不一样,当时在市场上没有第二个人说这样的话。所以有些报纸都不敢登我这篇文章,包括很多我熟悉的分析师们,也是非常不以为然的,但我当时非常认定这个东西。

  我是基于什么做出这样的分析呢?就是基于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解。因为B股是对海外开放的,我刚刚回国,我在海外呆了很多年,我知道对海外资金来说,它在B股市场套了很久,差不多套了八年。如果说市场上突然来了一笔资金,你说之前的投资者想干什么?肯定想获利出逃。所以我非常的自信,认为B股对国内自然人开放非常可能成为一场资产置换。结果相关政策出台不到一个月,就跑了80%。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