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伏安:中国金融需要再一次提高监管架构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 22:34 新浪财经
2007年12月1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邀请到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李伏安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以及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教授一起来探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风险”。下面是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李伏安主任在发言。 主持人:请李主任对霍老师的观点评论,霍老师似乎不乐观。 李伏安:我比他还不乐观,改革开放30年我几乎都经历过了。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刚刚把人民银行从商业银行分出来,成为商业银行,成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去做商业银行,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银行挺有信心,干了一年以后,发现对中国四大专业银行没有信心,再干一段时候,对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没有信心,在中国的银行业不良贷款最严重的时候,对中国能不能解决好不良贷款没有信心,在我们国家注资的时候,国家注资可以把不良贷款买掉,能不能解决好银行制造不良贷款的机制问题,也没有信心。现在回过头来发现,我对我自己没有信心。这么多事情都做过了,干吗对自己没有信心。 展望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同意霍老师的意见,确实是挑战、压力更加巨大。我们的经济不是一个小经济,小河里划划小船,而是世界经济,有重量级的经济体,无论他对别人的影响还是别人对他的影响都是过去的经历所没有过的。 这种挑战怎么说都不为过,再更多忧虑20年、30年、50年都是对的,工作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去做,好在我们现在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一个明确的领导方向,有监管当局的专业的态度和审慎的态度,又有审慎的基础,目标很清楚的就是审慎,不是为了搞死,是为了发展好,我们只能本着这样一些原则和框架,本着这样一些理念往前脚踏实地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我也觉得金融现代化应该说宏观层面上,金融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是一个基础,微观层面上,金融机构功能的现代化,产品服务的现代化,是具体可操作的内容,也有很大的挑战。 还有是国民和中国的企业的现代化,他们对现代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驾驭的现代化,应该说从三个大的不同层面上,有很多事情要去做。这里最需要做的在这里面更多要做一个评估,究竟我们的监管,监管架构,监管政策对我们现在的金融现代化发展,始终在风险控制和促进发展之间平衡,是促进发展多于控制风险,还是控制风险已经到了抑制发展的过程,永远没有完美的平衡点,我们努力去寻找,但是永远不可能找到,只能在这中间进行平衡。在我们97年、98年中国的银行业不良贷款成为严重的问题,世界上都认为中国的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的情况下,中国的所有世界上投资者都认为中国一定跟亚洲金融危机国家一样去发生一场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的管控风险作为重要内容,作为第一要务应该说是采取一系列措施都是必要的。今天我们应该说整个银行业风险面貌,整个中国金融业面貌都在发生变化,虽然利率变化不尽如人意,但是毕竟已经启动。在98年、97年甚至2000年之前的时候,中国想要谈这方面进行变动是不可能的,是没有去改革的弹性,许多可能的空间,那个时候不能动的,一动银行就倒了。 今天我们毕竟已经有了一个环境,已经启动了,只不过下一步速度、步骤、方法、渠道的选择问题,我相信中国人应该有这么多勤奋的学生,一代又一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继承这个事业,推进这个事业,我相信中国人能够找到一条现代化,比较适合中国特点的一条道路,能够推动中国银行业的现代化。 具体我们这块,从监管架构上,刚才讲的评估以后,不仅看现在的金融企业本身发展怎么样,有多少家证券公司,有多少家保险公司,资产规模怎样了多少,应该用金融服务深化程度的指标跟经济服务的指标来看,应该用衡量的指标来看,它对经济的服务量有多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寻找问题在什么地方。我认为现在需要再一次提高监管架构,能不能有更高的渠道,更好的结构,更充分促进金融现代化发展的时候。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