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德明:一味的资本管制会让金融风险更大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3日 21:14 新浪财经
2007年12月13日下午,第五届中国经济展望论坛邀请到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李伏安主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以及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教授一起来探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风险”。下面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霍德明教授在发言。 主持人:接下来请霍老师对李主任的观点做一个评价,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根据台湾的经验,向我们具体阐述一下。 霍德明:刚才听到李主任讲的这番话,我有很多感触。先稍微回顾一下2001年WTO签署协议,五年以后,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历历在目。五年过去了,2007年算是真正开始了,我们现在真得才面临到金融的春秋战国时代。如果从2001年角度来看,当我们签了WTO协议,接着2002年、2003年,中国在2001年、2002年的时候,整个宏观局势还不是那么乐观,如果大家还记得一句话,什么叫通缩?我们现在讲通胀。2001年、2002年还是通缩,那个时候学者还在争论,到底通缩的原因是什么,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已经是两位数了,10%以上。如果事后来看,我们是很清楚的是我们签了WTO协议,签了金融五年以后国民待遇的协议,实际上才刚刚开始,2001年底,2002年我们还是面临相当不乐观,通缩的局面。 再看一下过去五年中,金融制度上真正做到什么事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把我们几个大的国有商业银行推到上市,这算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因为在上市前两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是令人非常触目惊心的数字,由于政府大手笔地对呆账部分做处理,才以健康的形态,在03、04年能推向全世界,能上市。正是因为上市以后,股价表现相当不错,在五年中间,外资银行还没有进来这段时间,所谓的金融改革,可能最值得称道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我们又没有对其他的东西有异议?比如汇率改革,资本管制的改革,还有国内金融界尤其是银行业的改革开放。 金融机构有很多风险方面要管理,可是在我们学术界讨论很久,中国WTO进去以后,对外资银行是国民待遇,内资银行呢,外国人可以到中国来开银行,开分行,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能开银行,开分行,讲了这么多民营银行,自己企业家有这些能力,有这些本领,你让外国人来开,外国人纯粹是民营的,我真得要问一下中国的政府,为什么对我们自己的民营银行如此地歧视,我知道有些民营银行是批出来了,量来讲还是非常小的。民营银行这件事情肯定要走的,五年过去了,2007年真是春秋战国时代,我们现在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让外资银行在中国脚步慢,让他开分行的机会少一点,以减少他们对我们本身进银行业的冲击,可是这不是积极的做法。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当中国增长,从2003年以后,10%以上的增长率,人们有这么多储蓄,他储蓄到哪里去,不买股票,不买房地产,你叫他去哪里,对银行基本的金融创新,如果没有创新的原动力注进来,美国现在还有七八千家银行,现在中国算一算看,如果在两年、三年以内,我们要开放三百家银行,我们的银监会有没有能力监督,银监会有没有能力面对这么多风险。WTO时刻表,2007年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开始,春秋战国时代开始了,很不幸我们面对的环境是国内的经济增长飞快,国内的金融需求大幅度地增加,国内的流动性已经到了必须提高十次存款准备金率,把存款准备金率当作政策手段来提的,可以说世界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如果要给人民银行,就上面打一个成绩,给他一个大F,完全不及格的表现。 十年以前,好不容易存款准备金率降到7%,现在提到14%,全世界没有这种现象,这也表示他已经失去控制,没有办法,只能用这种,到最后12月份再提一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这么强烈的手段来收缩流动性,很显然是没有其他的招数了。像这种事情早就应该预料到,2000年签了WTO以后,我们剩下五年干什么?难道就是让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几个大银行上市就算我们成功了吗?当然不是。中国2003年以后,这么高的成长率,这么高的储蓄率,如果不让银行再现代化,不让民间的活力表现在金融业上,还是一味地用筑堤防的方式看金融业改进的话,我们会面临金融风险非常大。现在是管制到,资本管制,前一阵子谈港股直通车,原来是开的,过两天发现这个路不能走,即使开一个小缝,这个小缝被冲掉,堤防会被整个冲掉,这是为什么现在中央政府对港股直通车这件事情,原来说要开的,现在关起来了。 我们对于资本管制这件事情还是看得很重,怕一开了以后,所有的事情没法管了,现在一直在建堤防,管金融,管信贷,越管越细,但是我得讲,当一个国家资本累计这么快,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如此快,绝对不能再用防堵洪水的方式来看金融方面的事情,绝对是用比较开放,比较积极性的,怎么疏导,包括人民的财产怎么样能够在比较有效率的环境进行投资,才是真正我们应该注意的。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