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汪同三:几大重要经济变量的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4日 02:10 第一财经日报

  汪同三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今年秋季对中国经济形势的预测我们刚刚做完,今天讲讲在这次预测过程中对几个重要变量的考虑。

  首先是对GDP的预测。2008年经济增长率会继续提高还是有所下降?我们的预测是不到11%。但我们的底气并不足,只能说经济“应该”有一个向下的转折点了,即经济增长率不能比11.5%再高了。究竟明年最终的结果如何,还要看统计局的数据。不确定性因素太多。不过我们的“2008年经济增长率比2007年低一点”观点还是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特别是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认为2008年经济增长率应该会比2007年低一到两个百分点。

  关于投资的预测。从2003年开始新一轮

宏观调控以来,投资的增长速度确实在逐年下降,从2003年的27%到2004年的26%、2005年的25%以及2006年的24%。政策取向在这期间是没有变化的,一直认为投资增长过快,应该降下来。所以我们预测2008年投资增长应继续下降,但不能忽视另一种可能。数据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已经是25.7%。对这个数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这已经高于2006年的24%,出现了反弹;另一种解释比如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认为,25.7%低于去年同期的增幅。投资到底是否出现反弹仍然存在疑问。此外,十七大刚刚结束,按照周期理论,2008年投资又会增长。总的来讲,我们相信从2003年开始的投资水平下降趋势将有很大的概率得以保持。

  关于消费的预测。2003年以来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扩大消费。这样一个目标已经部分实现了,2003年以来消费增长速度在不断增加。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选择什么指标来衡量消费,现在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指标:一个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它的局限性在于政府消费也在其中,一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也在其中,再者它不反映服务方面的消费。另一个指标是居民入户调查的消费额。它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居民消费的情况,但是它的准确度不够。现在的问题是,今年前三季度这两个指标在变动方向上是相反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上是下降的,而入户调查的消费数据又是上升的,这就给我们预测消费提出了难题。

  接下来谈谈价格。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CPI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今年前三个季度的CPI为4.1%,整年的CPI估计不会有太大变化。我们现在的问题是:今后的CPI会不会上升,或者CPI会不会降低到类似2005~2006年那样的低水平?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要看现在存在不存在通货膨胀的因素。

  虽然这一次的价格上涨是由于猪肉引起的,基本上也还是属于农业的问题,但要注意这背后至少还隐藏着五个可能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1)成本推动因素。2006年以前我们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一直是明显高于CPI的,它会有一个传导过程。另外一个成本推动因素是职工工资,数据显示职工工资的增加是比较明显的。(2)需求拉动因素,主要表现为货币供给问题、流动性过剩问题。流动性多了,必然引发更多的需求。(3)经济增长特别是投资增长太快。(4)节能减排的要求,“

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要减10%。这个任务在2006年完成得很不理想,2007年开始实行很多强硬的措施,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从长期看,这是好的,但短期内这使得成本上升,从而推动价格上升。(5)国际市场上的石油、谷物等价格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使得我们对于2008年通胀的预测充满变数。汪同三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