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余永定:亚洲金融危机十年反思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08:13 第一财经日报
徐以升 在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当口,回顾和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是2007年金融界的一个重要话题,而余永定正是这个话题讨论的引领者、思考者。 余永定,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2004年7月~2006年7月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2006年12月18日,泰国央行突然宣布采取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URR)对近来持续流入的短期资本进行管制,掀起了泰国股票市场的剧烈震荡,动荡还延续到了其他国家和地区。泰国以这样一个方式“迎接”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的到来,出乎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预料。 与十年前不可抑制的资本流出和货币贬值不同,泰国央行此次宣战的是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而中国与泰国的情形类似,泰国央行的调控举措对中国而言也将具有思考意义。 2007年1月,余永定赶赴泰国,拜会了泰国的相关官员和学者,对泰国这场金融风波进行了实地考察。从泰国开始,余永定在2007年花了大量时间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当今中国面临的形势进行反思。 随后,他撰文指出,对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肇始国的危机根源进行思考,指出泰国危机不是典型的国际收支危机,实际上是多种危机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对于希望利用外国资金但金融体制脆弱的国家来说,泰国金融危机的最主要教训是:必须对资本流动实行有效管理,否则金融危机就难以避免。 余永定把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的落脚点放在了当前的中国经济上。“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对中国而言,至少有三条教训:要坚决抑制资产泡沫,强化银行体系和整个金融体系,决不轻言放弃资本管制(或者说提高资本流动监管水平),汇率制度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他指出,包括中国在内,东亚地区的货币由贬值压力变为升值压力,说明了东亚国家稳定经济的成功。在升值压力下进行经济调整比在贬值压力下要容易得多,不要错过这个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 下半年,余永定发表长文《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新挑战》,同时以“解开央行货币政策的‘手铐’”为题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他指出,当前中国通货膨胀形势显著恶化、资产泡沫膨胀变本加厉,“两价(物价和股价)互动”的加强有可能使我们对两者同时失去控制,从而也对实际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他提出,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给予人民币汇率更大的升值空间,此外政府应该不惧怕使用财政手段来配合货币政策以抑制资产泡沫,并对因升值和其他原因而遭遇暂时困难的部门和群体进行补偿。 但余永定直言自己在资本管制问题上始终是一个保守派。他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资本流动的管理,而不是加速资本项目的自由化。 当今的中国是否面临一场东亚式的金融危机呢?也许中国离这一天还远得很。但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余永定恳切的预警值得我们在更长的时间回味——对于中国而言,中国所能碰到的最坏可能性,是由于周期性因素、结构性原因或外部冲击,经济增长速度显著下降、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房地产和股市泡沫崩溃、外资突然大量外逃。当然,在短期内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中国在近期内不能完成一系列结构调整,资产泡沫得不到控制,今后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