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黄泰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与实现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1日 13:38 求是网络版

  黄泰岩

  胡锦涛同志在“6·25”重要讲话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新进展,这一论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为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深刻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建立健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现机制。

  一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国民经济实现了9%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但在获得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的经济运行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如居民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失衡、国内与国外结构的失衡等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就在于某些地方、部门和干部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理论的影响,出现了片面追求GDP的倾向。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理论的框架中,一国的经济成长仅仅指的是GDP总量或人均GDP的增长。单纯追求GDP,必然要轻视甚至漠视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和资源、环境等问题,这在实质上是资本的逻辑的一种反映形式。发展的实践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论无法解释和解决世界经济发展问题,更无法解决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问题。正如发展经济学家吉利斯等所说,对经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些经济理论是不提供答案的,至多只提供部分答案而已。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一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不仅要表现为经济增长,更要体现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通常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资源环境的改善等等。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仅仅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进步是值得怀疑的。GDP不能够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分配的情况,也没有表明这个社会的福利体系怎样,而且不考虑环境因素。忽略这些因素而单纯追求GDP,将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这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前车之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总结国际、国内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经济发展朝着有利于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把握更加深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又是实践的先导。正如胡锦涛同志所强调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完全可以预料,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不仅仅指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的转变或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还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基本转变。

  向发展目标多元化转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用综合的目标体系来考察经济运行情况。这些指标应包括:一、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等)的优化程度;二、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的程度;三、资源和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承载程度;四、减少失业的程度,因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问题,是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除以上经济指标外,一些社会政治指标通常也被列入发展目标之中,如教育水平、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以及个人的发展程度等。但在这些目标中,经济增长仍然是居首位的。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也不会有其他目标的实现。

  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快速的经济发展,我国就总体而言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还远不是世界经济强国。从世界500强企业与中国500强企业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比较来看,2006年,中国500强资产总额只相当于世界500强资产规模的7.1%,营业收入相当于世界500强的9.32%,利润总额相当于世界500强的6.6%。中国500强的收入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4.64%和9.44%,而世界500强则分别是6.42%和14.67%。从中国自主品牌在世界上的位置来看,尽管中国已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以自主品牌参与国际市场的尚不足20%。由此可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我国迅速、平稳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战略选择。

  向以人为本这一发展核心转变。按照旧的增长理论推导,在一定的发展阶段,资本稀缺会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因而加快发展的关键是资本积累,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当然,资本的聚集与投入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在短期内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但由于这种增长是由大规模的物质投入来支撑的,因而是难以为继的。特别是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越来越替代资本而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我国经过29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发展的资本瓶颈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上实现向以人为核心的转变。这主要包括:一、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二、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向经济结构全面优化转变。以前有些人单纯地认为,只有推进工业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不断向城市转移,城市化才能得以实现,从而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当然,工业化道路是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要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就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国家单纯地推进工业化的增长方式,而必须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增长的效率最大化。

  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式转变。刘易斯等创立的二元经济理论是以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二元结构为基本框架的,这就构成了该理论的历史局限性。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突破了二元经济的结构框架,从而使二元经济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性大打折扣。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实现强国之梦,就必须从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方式。

  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已有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这就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应对生产要素高成本、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挑战。

  三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下大力气,采取综合措施,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

  加强自主创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我国经济向质量与效益并举的转变,关键是技术的自主创新。从既有的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的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集群式创新。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的结构优化,从而突破了以刘易斯、库兹涅茨、钱纳里等为代表的单一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全面的结构优化主要包括:一、通过农民市民化、

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三、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四、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五、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六、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知识经济成为一个不同于工业经济的独立经济形态,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这是当今经济结构诸多变化中最根本性、最基础性的变化,它的发展方式已经完全不同于二元经济的发展方式。这具体表现在:一、劳动力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民向工业部门的转移并不需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训,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农民转向新经济部门都需要经过教育和培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被突出出来,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都需要给予重新认识,这正是需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原因所在。二、资本的流动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资本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流动,待工业部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流向农业,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由于面临着工业化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双重任务,这就需要资本在两个部门间实施合理的配置。应选择的正确战略是: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的互动。三、市场实现机制。在二元经济条件下,工业化的发展依赖于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的扩张,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由于知识经济部门的产品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它的应用将主要取决于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知识经济部门与传统经济部门之间构建共生共荣的关系。四、制度基础。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资本在各种资源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在三元经济条件下,技术和知识的地位将不断上升,资本与技术、管理的合作将成为时代的主题,从而将呈现

知识产权融资、资本产权融智的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中要体现这一核心,就需要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相应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加快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尽可能创造条件,推进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大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广泛采用节能减排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经济发展与

能源、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要走出一条高增长、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路子,需要“三轮驱动”:一是用现代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迅速淘汰那些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二是开发新能源,特别是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使我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对煤、油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通过环保的产业化、市场化,促使环保产业的良性循环。由于环境保护是外部性非常强的产业,单靠市场不可能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还必须借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依法有序地推进。

  (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辽宁大学特聘教授)

  稿件来源: 求是网络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