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樊纲:中国经济的风险在于制度性缺陷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 23:05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持续攀高的CPI指数显然加重了人们对宏观经济的担忧。通胀是否会打击中国经济?股市、楼市涨声中潜藏着哪些风险?中国经济是否已出现泡沫?北京市木樨地国宏大厦的办公室里,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纲向本报独家讲述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中的“盛世危言”。 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很大,关键是防范风险 我们要高度重视可能存在的风险,尽可能不让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泡沫、大的过热,使其相对稳定地增长,才能保证中国经济不出大的危机。 《中国经营报》:中国经济连续数年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这种高增长能否持续下去?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大的危机?比如类似现在美国次级债风波、十年前亚洲金融风暴那样的危机? 樊纲:这些问题正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中国经济目前正处于一个稳定的高增长周期当中,经济增长速度约在11%左右,企业的利润都在快速增长,同时如果把食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减去的话,“核心通胀”还不算严重。因此各方面特别是企业界都很乐观,认为是挣钱的好时候。这时候,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种高增长还会持续多久?第二个则是要防范风险:这种高增长会不会被经济危机所打断? 中国经济从目前的增长趋势、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从理论上来说还应有很长的增长时期。这是因为导致过去30年增长——包括高储蓄、劳动力成本比较低、引进外资、外贸增长、国际市场的全球化、城市化、教育的进步、技术的进步等等所有这些因素依然存在。而且今后十到二十年,中国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转移仍将继续,储蓄率仍会比较高,这些因素仍能继续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一些新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又会出现。比如,通过二三十年的改革,体制上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逐步得到改善。例如,过去我们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欠发达,银行长期受到坏账的困扰,资本市场一蹶不振。而现在银行业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资本市场也开始逐渐发挥作用,这些新的因素会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此外,中国的教育投入在逐步加大,这些因素在今后会逐步地发挥出较大的作用。企业过去的“高级竞争力”虽然比较低,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发展也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真正开始有创新,越来越具有比较高级的竞争力。从上述种种新旧因素综合来看,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真正的问题不是中国还有没有长期增长的潜力,而在于这种长期的增长会不会被一些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所打断。世界经济史上许多国家都发生过各种经济波动,很少有长期不发生经济波动的国家。因此中国发生一些经济波动、经济危机也是市场发展中正常的现象,而且中国并不是没发生过经济波动和金融波动。中国1997年到2000年的通货紧缩、信贷萎缩就属于一种金融波动和宏观波动,但由于采取了宏观调控措施,所以发展不是很严重,外界也没有注意到。但是如果发生严重的金融波动、危机,比如像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那样的危机,就很可能不仅打断中国的增长,甚至会使中国经济增长停顿下来。 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还很多,体制也还很脆弱。由于这些矛盾的存在,如果一旦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很可能使中国经济一蹶不振。因此,在当前高增长环境下,在股市一片牛市的呼声当中,在房地产一个劲儿涨价的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风险,反复谈论这些风险,尽可能不让中国经济出现大的泡沫、大的过热,使其相对稳定地增长,才能保证中国经济不出大的危机,实现长期的增长,真正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而对于鼓吹股市牛市、唱高调的言论一定要警惕,才能避免中国被某种经济危机所打垮。 股市、楼市制度缺陷潜藏金融风险 人们抱着不现实的预期,对市场的风险理解还不深刻,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冲击认识也不深刻,这种背景下的股市和楼市就更容易产生一些波动。 《中国经营报》:目前中国经济的风险在哪里?近期的通胀发展下去会否潜藏危机?有媒体称你曾说过“通胀将在第四季度缓解”。 樊纲: 中国经济的风险究竟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中国经济中存在许多不平衡,最大的几个不平衡是:第一是储蓄过多,储蓄占到GDP比重的50%;第二是,与储蓄过多相关联的是我们的外贸顺差太大,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今年有可能达到10%以上,这在世界上是很少见的;第三,由于外贸顺差太大,同时由于外资流入越来越多,导致我们的外汇储备过多;第四,储蓄过多加上外汇储备过多,形成了我们的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货币过多。 最近几个月通胀程度确实比较高,但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的上涨所导致的。而这次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也并不是中国的粮食供求关系出现大的变化,而是由于国际粮价的上涨。国际粮价的上涨是因为能源价格上涨,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生物能源生产扩大,引发对玉米等农产品的需求加大,从而使饲料价格上涨,进而引发了猪肉、鸡蛋、牛奶价格上涨,最终引起了其他可替代食品价格的上涨。因此,这一轮通胀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 《中国经营报》:通胀的威胁不足道,那么中国经济的风险究竟在哪里?如何防范这些风险? 樊纲:经济领域存在这么多的货币,如果难以通过通胀释放的话,这些过剩流动性的影响主要就会体现在产生资产泡沫、出现在资产通胀上。什么资产呢?第一是金融资产,比如股票;第二是房产,就是楼市。从宏观经济波动的角度来讲,资产通胀在正常情况下也是一个很可能发生的事情。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当年都是因为资产泡沫而陷入危机,美国现在与“次级按揭债”相联系的房地产市场下跌,也是因为当年被业界拱出来的泡沫。而我们的特点又在于这两个市场都有些制度缺陷,这些制度缺陷就有可能导致很大的金融风险。 在任何一个市场上,预期的错误、预期的波动都会导致财产泡沫,导致金融市场上的不稳定。我们还处在市场经济初级阶段,人们往往会抱着不现实的预期,而对市场的风险理解还不深刻,对风险可能造成的冲击认识也不深刻,因此这种背景下的股市和楼市就更容易产生一些波动。但我认为这些还都是正常的,都是可以理解的,它们属于市场波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着重想说的是我们的市场还存在一些制度和监管的缺陷,这些缺陷很容易造成大幅度的泡沫,大规模的过热。 消除楼市和股市的制度性波动 如果不在扩大供给的问题上做一些改进的话,即使抑制了需求,但各种政策和制度却在抑制供给的话,也会产生房地产供求的不平衡,增加房地产的投机。 《中国经营报》:股市和楼市制度的缺陷主要在哪里?如何防患于未然? 樊纲:先说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中国的房产市场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缺乏一个内在的稳定机制,比如我们现在依然没有房产税(就是我们目前通常所说的“物业税”)制度,这首先导致了人们趁着房价还比较低的时候买大房子,因为买了房以后就不需要再为房产的价格上涨支付更多的费用。如果有房产税,当房产价格上涨的时候,缴的税就要高,这样人们就会主动选择住小房子。而现在有点儿钱的人都选择尽可能早地买大房子,这就造成需求扩张的能力非常大。没有内在的稳定机制,结果就变成政府要不断地从外部进行调节,规定盖小房子、限制户型在多少平方米以内等等这些问题都来了。第二个方面,没有房产税,投资性的需求就会非常大。投资者买了房子以后,租得出去、租不出去都没关系,“黑着”(指没人住的房子)也没关系,只要将来价格上涨就赚了,并且也不会再为价格上涨付钱了。天下凡是没有房产税的国家都有一片一片的“黑楼”,因为可以任它闲置在那里,不必有任何付出。 有的国家没房产税,是因为人家人少地多;而我们却是人多地少的国家。我们一方面土地资源稀缺,另一方面制度的缺失导致了人们有点儿钱就想囤积房子,这样房地产的供求平衡就永远得不到解决。如果未来进行房地产交易不断地要缴税,而且要缴越来越高的税的话,人们就会不做房地产投资,或者少做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的需求就会降下来。我们现在老是在抑制需求,需求却总是得不到控制,就是因为买了房子后,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跟房主的支出不再有关系,所以人们买了房子后都希望价格上涨,现在国内资金和国外资金都在赌国内房地产和国外房地产价格的差额,而这块差额将来国家又不能收取租金。如果现在买了房的人将来不用为房价的上涨支付任何费用的话,需求是难以遏制的。 房地产的第二个问题出在供给方面。如何在保证农业用地不减少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制度的改进来增加城市住房的供给?比如说强制性地提高容积率等等。如果不在扩大供给的问题上做一些改进的话,即使抑制了需求,但各种政策和制度却在抑制供给的话,也会产生房地产供求的不平衡,增加房地产的投机。因为预期供给少了,人们就会拼命买房,目前房产的需求就会更大。所以现在的房地产市场,政策是一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怎么进行制度的改革,通过制度的改革,建立内在稳定的机制,使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使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住房的发展符合我们的国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了供求稳定的机制,投资性需求受到抑制,才能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的泡沫。 再来看证券市场的问题。经过股权分置的改革,股市的制度基础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加上过去几年又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管制度,应该说股市发展的基础比过去好了很多。正是因为如此,过去一年多来,股市首先有了恢复性的增长,然后又有了最近的高增长。股市是最容易出现一些预期的错误、最容易产生矫枉过正、最容易出现波动的市场,在一定意义上来讲这是正常的,这也是股市的魅力:它不断在那里波动。 但现在我们要防范的是制度性的波动,防范的是制度性的风险和系统性的风险。这是因为虽然现在我们有了一些监管制度,但从监管实践角度来讲,还处在监管的初级阶段,还是有很多漏洞。比如说,现在股市上还经常有小道消息乱飞,人们还在通过打探各种消息来炒股,这说明内部交易还很严重;信息披露的渠道还不是很严格地受到监管,证券公司还在进行一些违规操作。同时,目前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大量的银行资金还在以各种方式进入股市,这包括一些企业的贷款用于炒股,甚至一些个人趁着银行拼命想多发放按歇贷款的机会,用欺骗手段骗取银行的按歇贷款,骗取资金到股市炒股等等。 目前股市牛、股市热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完善监管制度、打击违规操作、打击内部交易、打击资金的违规使用、建立防范风险的机制、加强监管的好时机。市场要想长期发展,这些监管制度落到实处是最重要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人们现在的注意力往往放在调控政策等方面,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市场制度的建设,监管制度、监管体系的改进。政府的有关部门、市场的各种机构、股民都应该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股民应要求政府加强监管,否则大机构兴风作浪赚了钱,一旦跌了的话小股民是最悲惨的。我们现在已有很多监管制度了,怎样去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才是最根本的。从房地产市场上、从股市上解决一些问题,保障中国经济持续地增长。 警惕高增长中的“虚增部分” 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虚增部分”,这些虚的东西解决不好,早晚会暴露出来,最终无法在世界的竞争中取得真正的发展。 《中国经营报》:除了股市和房市风险,中国经济中还存在哪些潜在危机? 樊纲:还有一点,要充分认识中国经济高增长中的“虚增部分”,这些虚的东西解决不好,早晚会暴露出来,最终无法在世界的竞争中取得真正的发展。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企业利润也很高。不可否认,在企业的增长当中,主要是真实的部分,真实的增长。我国出口的增长、竞争力的提高主要是我们竞争力在真实地提高,主要是靠二十几年来努力地改革开放,努力地提高技术水平,改进管理和效率,努力了解国内、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的结果。但是也要看到,在我们的经济增长中,在企业的利润中有一部分“虚增”。大约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资源的产权制度和缺乏资源开采的付费制度,政府不得不在某些环节上对资源的价格有所控制,导致目前资源的价格存在扭曲。总体来说要比国际上的企业资源成本低一些,资源的耗费要大一些。因此在当前的高利润中有一块是由于资源价格较低产生的;第二,环保的费用没有付,破坏环境的代价没有体现出来。企业在环保方面应该付的很多费用都没有付,如果其他国家的企业都付了环保成本的话,我们的竞争力就有虚的部分;第三,劳动成本还很低,这是我们发展阶段较低的表现。但是劳动成本再低,从制度上也要有社会保障的支出,而我们的很多企业没有支付这笔成本或者没有付足这一成本。我们不是说像发达国家一样搞那么高标准的福利制度,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果基本的社保都没有支付的话,劳动成本中就有一块是虚的;第四,我们的资本市场还是封闭的,我们的金融还是受保护的,金融企业还享受着国家保护的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因此,这些企业的利润也有虚的一块;第五,以前国企不分红,最近才有政策出台。国家投了那么多资,但是企业把利润都留给自己,这相当于国家给了企业很大的补贴,这块利润也有虚增的成分。 总之,是我国经济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利润特别的高。假如不存在以上所说的这些问题,如果上述制度改了,我们会看到,有些企业的利润并没有那么高。在高增长的背后我们要看到经济当中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些“虚高”的成分,如果不能逐步改进的话,如果在体制上不把这些虚的东西清除的话,我们的企业就很难真正在国际上具有国际水平的竞争力。不可否认,在发展初期我们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改革也要逐步实现。但一旦这些东西取消,我们的竞争力的虚的部分失去的话,我们有很多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恐怕就不具有竞争力。所以,企业不要在高利润面前忘记我们实际存在的各种弱点,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积极推动改革,才能使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才能使中国企业成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企业。 樊纲简介 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改革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兼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主要著作《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主笔)、《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渐进之路——对经济改革的经济学思考》、《中国渐进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等学术专著和《经济文论》、《樊纲集》、《走进风险的世界》、《发展的道理》等论文集,在《经济研究》等中国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灰市场理论》、《论改革过程》、《改革的动态理论》等学术论文近百篇,主编了英文专著“Industrial Reform and Macroeconomic Instability in China”(2000),2003年出版了日文专著《中国:未完成的改革》,在国内外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1年、2005年两次获孙冶方经济学优秀论文奖。1992年被破格晋格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近年来的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暨“过渡经济学”。 樊纲经常受中央政府领导和各部委的邀请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进行决策咨询,并就各种经济政策问题向各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建议,担任多个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及其他多种社会职务。同时,近年来被世界银行、UNDP、 ESCAP、OECD等国际组织邀请任经济研究顾问。应邀到许多国家讲学访问、参加学术会议与合作研究,在国际经济学刊物上发表英文论文多篇。经常应邀在各种国际会议上作为主要发言人发表演讲。 樊纲于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9月,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Foreign Policy)与英国《观点》(Prospect)杂志共同评选为“全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中国经营报记者:陈伟,封莉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