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王维平:把握市场机制保障公共产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19:01 甘肃日报

  王维平

  一、机制与市场机制中国人民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熟悉和认识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的。

  机制是从“机器”与“制动”这两个科技术语中各取一字构成的,原意指机器构造及其制动原理和运行规则。控制论诞生后,机制一词被用来说明社会本身的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机制的本质是事物运行的内在依据或内在耦合关系。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市场机制为基础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动力机制或激励机制,它源于千千万万的理性人对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市场行为的动力源泉。市场机制的运行的条件是供求关系的矛盾,正是这一对矛盾,使价格变化多端,扑朔迷离,形成供求机制,从而为价格机制的运行提供条件。市场机制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形式下运行的,正是竞争中优劣势各方对比关系的矛盾及其转化,即竞争机制的作用改变着市场供求关系的状况,从而引发新一轮价格波动。

  市场上的价格变动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而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是掩藏在价格机制背后的深层机制,因而,人们把市场机制也看作价格机制。价格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晴雨表,是市场竞争关系的焦点,而价格机制则是市场运行的规律,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

  二、市场机制的“神秘的力量”市场机制是在人们背后发生作用的内在必然性,人们对其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他的神秘面纱是随着商品经济乃至市场经济文明的发展逐渐被揭开的。

  今天,人们对市场机制的神秘力量的理解,来自对它认识的深化。市场机制是一把双刃剑,这种神秘的力量的神秘性有两种性质不同的作用力,一是具有对市场关系自发调节力的“神奇”力量;二是具有对市场关系破坏性修复力的“神秘”力量;这两种力量都具有自发性,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都在人们的背后自发地起作用,因而它对人们来说是神秘的。

  无数事实表明,遵从市场机制,这种神秘的力量就会以激发竞争活力,调节供求矛盾的方式给人类带来好处;违背市场机制,这种神秘的力量就会以加剧供求矛盾,导致无序竞争的方式给人类以惩罚;放任市场机制,这种神秘的力量就会以导致两极分化,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种破坏性修复力给社会带来灾难;干扰市场机制,这种神秘的力量就会和失控的权力结合起来,导致畸形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的紊乱。

  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唯一的较优制度选择,有利有弊,权衡利弊,利大于弊。它体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规律。如今,

宏观调控下的市场机制的基础性决定作用已基本成为人类的共识,市场机制的缺陷正在被计划机制所弥补,神秘的力量的神秘面纱正在不断被揭开。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努力的新飞跃。

  三、市场机制与社会主义应该看到,在一个有着深厚封建专制历史的国度,在传统集权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个人权力对市场机制的利用,失控权力对市场机制的破坏,扭曲权力和市场机制的结合也会使市场机制蒙上神秘面纱,这种神秘的力量使市场关系扭曲,最终摧毁市场秩序,使市场机制成为等级权力的婢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封建专制制度在中国被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做出独特的选择。通过社会主义制度避开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弯路,摒弃资本主义的弊端,通过市场经济体制利用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说到底是保证最大限度社会公正的市场经济,在价值观上,是以劳动人民为本而不是以资为本的市场经济,虽然在现实中很多方面不尽如人意,但我们正在努力探寻,并对他充满信心。

  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我们向真理的伟大迈进。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表明市场经济的神奇力量给中国带来了繁荣和兴旺,同时,市场经济的神秘力量也挥之不去,经济波动,两极分化的倾向开始发生,权力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和干扰还避之不开,这一切不断缠绕和困惑着我们。我们必须既依据中国的国情,又虚心学习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既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又深化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既坚持科学发展,又促进社会和谐;既追求

生活质量的提高,又不放弃精神的和价值的追求。最终学会利用和控制市场机制这一神秘的力量。

  我们选择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那就意味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党和政府始终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正、社会福利最大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为通向共同富裕之路的矢志不渝的追求。全面建设中的小康社会就是包含以上特征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大优势就是党对市场经济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是看得见的手的有效运用,是对社会公共产品的及时有效供给。无论是实现短期总量平衡和长期经济稳定,还是实现结构优化、公平分配,或是解决经济外部化问题,保证市场有序运行,都必须通过政府的合理干预来解决。

  四、市场机制与政府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经济主体只能以利益最大化为准则提供产品供给,而那些个别企业无力承担的社会工程,那些个别经济部门无利可图而不愿涉及的领域,那些投资风险过大而使单个企业退而避之的产品,那些短期内得不到回报的投资,那些关系到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建设项目,都只能通过政府做为公共产品来供给。

  公共产品在实践中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狭义的公共产品是指政府通过微观参与所提供的生产性和福利性两种基础设施产品。广义的公共产品除了基础设施产品外,还应包括三类,第一类是为实现社会公正和宏观调控目标的公共政策;第二类是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创新的各项制度安排;第三类是保证科学文化发展的各类弘扬先进文化的精神公共产品。而无论广义的和狭义的公共产品,一切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实际上都是在公共政策的引导、调节、支撑和保障下提供给整个社会的。市场经济越发展,对各类公共产品的需要越多,对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性的要求就越强,从而对公共政策的要求就越高。

  对于公共产品,每个社会组织和成员都离不开它,都愿意通过“搭便车”的方式消费它,但都不愿意提供产出。如果没有保障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战略、公共卫生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基础科学研究、基础设施工程等项目的投资,经济增长和发展终将遇到巨大挫折,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得不到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会成为空话,市场经济最终将难以发展。因此,政府职能必须从单纯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把提供公共产品,保障社会需求作为自己的最重要职责,以便使制度更加规范、发展更加科学、社会更加和谐,各项事业更加繁荣。(作者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