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梁红:为什么M3是衡量货币扩张更好的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8日 02:36 《新财富》

  作者: 梁红 易峘

  M3比M2更适于衡量中国货币供给的变化

  高盛题为《M2增长低估货币扩张速度》的文章发表之后,引发了投资者的广泛思考与热烈回应,其中最关注的问题自然是,为何M3是衡量中国货币扩张的一个更好的指标?

  我们认为,M3增幅不仅更好地解释了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以及通货膨胀大幅提高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评估未来增长与通胀的风险。

  作为更为广义的货币供应指标,对大多数成熟经济体而言,M3能更加及时有效地反映经济活动增长与通货膨胀。就中国而言,由于与

资本市场相关的资产规模有限,因此M2增长不失为衡量货币扩张的一个不错的指标。但是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M2所无法反映的统计结果。

  M1、M2和M3之间的区别主要与相关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有关。M1货币供应量仅仅包括现金与活期存款;M2货币供应量包括流通的货币、银行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客户保证金;M3货币供应量则是指M2加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非客户保证金的部分)以及金融机构发行的

证券。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促使许多原先归于M3的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渐渐向银行存款靠拢。例如,投资者如今可以自由买卖开放式共同基金,但它并不包括在M2的统计数据之中。此外,在过去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居民开始重新配置金融资产,将原先属于M2的存款取出投入股市,而部分证券资产仅仅包括在M3之中。由此,关注比M2增长更为广义的M3能更好地衡量货币供给的变化。

  自2006年第二季度以来,M2增长率一直在逐步放缓,仅在2007年1-2月呈现短暂上升的走势。而M3增长则一直徘徊在19%左右,并在接近2003年中期的最高水平(图1)。因此,不难发现,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都面临着上行风险。

  及时的货币紧缩政策将防止CPI持续走高

  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呈现过热的势头,但依然动力十足。总需求的过快增长导致供给不足(如电力和运输行业)以及通胀压力的加剧。

  通常情况下,大规模的货币扩张预示着未来3-6个月后更为活跃的经济活动。因此,我们预计2007年三季度包括GDP、工业制造、投资以及公司盈利水平等均会有所提高。由于2006年第三季度的增长较为缓慢,2007年三季度的GDP将比去年同期增长12%,工业制造水平提高20%,而固定资产投资则超过30%。

  货币扩张对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则通常会在一年之后显现。因此,2007年二季度通货膨胀的走高反映出2006年二、三季度M3的过度扩张。将M3作为主要衡量指标,我们发现下半年CPI指数仍然会在高位盘旋。由于2006年三季度CPI较低而四季度又走高,预计2007年三季度CPI的同期增长有可能达到最高点,而平均水平则维持在4%左右。我们认为,通货膨胀依然存在着上行风险。

  我们估计,如2007年三、四季度果断的货币紧缩政策得以实施,CPI增长可能会在2008年一季度开始放缓。尽管如此,CPI的走势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货币紧缩政策的实施时间。不及时实施紧缩政策会导致CPI的长时间持续走高。如果政策调整推出的时间过晚,通货膨胀率将会进一步走高,而政府实施更为强硬的紧缩政府的风险也会进一步加大。

  据我们所知,尽管央行仅仅为M2制订了年度增长目标,但近期也一直关注着M3的增长。随着市场对M3的关注与日聚增,同时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胀增幅又高于M2增长率所显示的水平,我们认为央行也会开始观察M3的变化情况。

  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前最应该关注的未来统计数据还是CPI,尤其是食品价格,因为它不仅占了CPI指数的三分之一强,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政治因素。除了下游通货膨胀指数以外,我们还将关注任何供给短缺的迹象以及上游的通货膨胀指数,例如电力短缺或行业瓶颈的重新显现。另外,银行贷款利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也是我们密切关注的焦点。

  近期,央行再一次上调了利率27个基点,我们认为下半年利率至少还有一次这样的上调。另外,我们预计人民币一年内累计升值幅度为9%。

  作者梁红系高盛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易系研究助理,周莹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