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吴凤:强化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8日 09:02 中国经济时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发展公共财政的思路,并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财政部门一直处在改革前沿,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内容的财政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尤其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势在必行。 总体上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策研究 吴凤/文 加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打造“高效政府”的客观要求,是深化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即实物资产又被简称为“资产”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财政部于2006年5月颁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于2006年12月—2007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步入崭新阶段。行政单位应把握这一良好契机,推动资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必须牢固树立“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并重”的新理念,改变“重钱轻物,重用轻管”旧观念,充分认识加强资产管理的必然性、重要性、紧迫性。 (一)加强资产管理是打造“高效政府”、“透明政府”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建设节约型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社会各界对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政府的监督越来越加强。各级政府本身也在不断改进工作,提高办事效率。打造“高效政府”、“透明政府”成为共识,而“行政成本”、“绩效考评”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行政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成本还包括间接成本,不仅包括资金还包括实物资产。加强资产管理是降低行政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长期以来我国没有把行政成本列入对行政单位和人员的考核范围。这种只注重结果或成绩考核机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逐渐被改变。社会各界,包括政府本身开始吸取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经验,引入“行政成本”、“绩效考评”,约束政府行为,考核政府水平,希望政府能以最低的成本消耗获取最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二)固定资产管理是财政改革必然触及的新领域 继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后,资产管理成为改革关注重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发展公共财政的思路,并初步建立了公共财政框架财政部门一直处在改革前沿,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为核心内容的财政改革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尤其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势在必行。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比重相对变大,也使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财政投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逐年加强。如果财政财务工作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或缺位,那么不管资金管理方面做得多好,其财政财务工作也是不完整的。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成为财政财务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 近年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关注,政府也在规范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中央和各省市市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和文件,为行政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一定依据。如:1998年财政部颁布《行政单位财务规则》;2000年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2006年5月,财政部颁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对促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把握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薄弱环节 行政单位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程度不断提高,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通过2006年-2007年的资产清查工作,固定资产管理达到新高度。但也要清醒地看到,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着资产管理工作发展的进程,也是今后的攻坚任务。 (一)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还未得到充分重视 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不如资金管理基础工作那样被重视。从行政单位特点看,由于行政机关的经费由国家和政府负担,其性质与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存在本质区别,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计成本,导致行政机关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基础工作的意识方面比企业薄弱。从行政单位管理看,各单位长期以来对资金管理高度重视,规章制度健全,而资产管理虽然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但未能形成较完整的管理体系。从行政单位人员看,在资金管理上每个干部和职工都知道要遵纪守法,否则就是违法乱纪,要被追究责任,而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许多人停留在“反正我没要”、“反正我没拿”的层次上,没有意识到不履行正确程序也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没有意识到浪费也是一种腐败,这又造成固定资产增减,出入库、领用、台账、资料归集、登记、实物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未能得到完全实施,从而使各项管理制度及规定应发挥的作用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固定资产管理各环节应进一步规范管理 总体上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规范、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还要指出的是,有些单位虽有制度,但不完善,缺乏可操作性,难以执行,造成管理效果不理想,使行政机关的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无法保证固定资产理想的经济后果。也就是说,行政单位要在加强固定资产制度建设中,尤其要注意制定资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使资产管理具体化,使各个环节能够衔接,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三)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共享程度较低 资产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基础工作。目前,全市行政机关通过2006年资产清查已经建立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但其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信息共享程度较低。一是各行政单位之间信息不沟通,;二是各单位内部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部门、使用部门、维修部门之间的信息脱节。信息没有达到共享,获得信息的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高低。 (四)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问题既与固定资产配置是否合理、管理是否妥善等密切相关,又是固定资产管理一个重要目标。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不同程度存在着固定资产浪费利用效率低问题,购置固定资产不讲求效率,很少评价资金效率及固定资产投资的可行性,导致固定资产配置和布局不合理,缺乏共同配置、调剂使用。部分单位对办公设备一味求全、求新,部门、科室之间相互攀比,造成不必要的资产浪费,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一些单位购置固定资产后就产生固定资产大量闲置现象,而另一些单位又重复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未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有些单位购入的固定资产根本没有达到预计使用效果,或基本上没有使用就进入报废阶段。 (五)固定资产管理考评不到位 由于行政机关不需核算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与单位和部门业绩考核不挂钩,因此各单位和部门以及员工对固定资产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应该说,相当多的行政机关或多或少的都构建了一些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却没有构建固定资产管理的测试和评价体系,其导致的后果是制度制定得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差异的原因不明,不能据此拟定纠偏措施等。对人的行为也存在负面影响,导致人们对制度不够重视,认为制度的执行与否无关紧要。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考评,能够提高制度执行力,进一步深化固定资产管理。 三、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单位如何在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加强本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呢?建议采取建立资产管理问责制、实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备管理工作等措施,有重点、有步骤、扎扎实实地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建立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 行政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应坚持谁使用、谁管理原则,实行固定资产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物尽其用。为此,要在本单位建立资产问责制,做到在资产配制、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能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一方面行政单位财务部门严格履行固定资产价值管理和日常管理职责。既要做到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对,期末会同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又要做到从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财务核算。 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或使用人(责任人)要承当相应责任。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要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确认到具体使用人(责任人),并明确各单位领导、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即:一般干部直接对自己使用的资产负责;资产管理员对本处所有资产的管理负责;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资产管理工作负总责。 (二)实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 实行资产动态管理是适应财政改革形势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即在此次资产清查的基础上,以资产清查数据为依据,同时实时录入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资产动态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资产从入口、使用到出口等各个环节的动态管理,全面、及时掌握资产信息。 实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能够保存好、利用好本次资产清查信息。固定资产管理信息量大,任务繁重,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资产管理是个连续性的工作,在资产清查后如果放松管理或不对其成果加以维护,就会“前清后乱”,甚至“前功尽弃”。实行固定资产动态管理能够使资产清查后的日常资产管理工作与之相衔接,有利于建立资产管理统一的体系,使资产管理在良性轨道上不断前进。实行资产动态管理要对现行资产管理软件进行升级,这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三)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流程 行政单位要借鉴企业对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模式加强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实际上是由诸多流程组成,流程由作业组成。企业每完成一项作业都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而作业的产出又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依次转移,直至形成最终的产成品,提供给外部顾客。企业如果想实现其经营目标,必须优化作业链,而对作业链和价值链进行分析的工具就是流程优化。行政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好也要优化作业链,使各环节应达到作业连接合理,高效运转。要制订和完善实物资产的购入、使用、报损、核销、报废等工作流程,使各个环节能够衔接,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手续;及时对实物资产的购入、调出、报损、报废进行会计核算。在制度建设中,还要特别注意梳理财务工作流程,建立比较全面的工作流程体系。 (四)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置管理工作 随着单位事业的发展,行政单位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各种现代化专用设备相继购置,资产配置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日常办公设备配置工作。一是制定合理可行的资产配置标准,提高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办公设备配备标准的认识。二是对超出配备标准的单位,严格控制日常办公设备的配备,转变有些部门存在的求大求全、盲目攀比的错误认识。三是充分发挥办公设备的作用,积极探索实现资源共享的方式,这要求在办公设备配置时要有统筹考虑,要实行能够提高办公设备使用效率的新管理方式。四是将办公设备配置与预算编制相结合,实现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北京市财政局)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