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易宪容:经济过热是不争事实 低利率政策是根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08日 11:41 南方日报

  易宪容

  2007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已经公布,从这些数据来看,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的三大问题“投资增长过快、银行信贷增长过快及进出口贸易增长过快”,基本上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更为严重的是,伴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增长,资产的价格也火箭似地飙升,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地产市场均如此。沪深两市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而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在连续几年快速上涨的情况下,国内主要城市或大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并没有因宏观调控而有所改变。

  宏观经济不只是警惕由偏快转为过热

  也就是说,无论是GDP还是CPI,都早超过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设定的目标,特别是GDP与设定目标相差3个多百分点。还有,今年以来(到4月20日止)上海综合指数上涨了34%,深圳成份指数上涨了54%。资产价格的快速飙升正聚集着国内金融市场巨大的潜在风险。对此,温家宝总理在4月18日分析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时警示,要“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几年来,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特别是今年以来央行一直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如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及加息等,但这些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却十分有限,经济生活各种矛盾仍然十分突出。

  为什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紧缩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有限?我们如何来判断当前的经济形势?仅是警惕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变吗?通过什么样的工具或手段能够把过热的经济调整过来?对此,如果仅仅是面对已经出台的一组宏观经济数据,而不是对以往宏观经济调控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要把握问题的实质,要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是不容易的。

  低利率政策是整个经济生活各种行为扭曲的根源

  从目前整个

中国经济问题的核心来看,低利率政策是经济生活各种行为扭曲的根源,也是投资过热、
房地产
过热、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的根源。因为,在管制的低利率政策下,金融市场的价格机制严重扭曲,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利益完全扭曲,再加上土地公有制下的房地产市场(要素非市场化与产品市场化)及国有企业为主导的
证券
市场(国有上市公司、国有证券公司及国有基金公司),自然就更容易利用低利率政策来扭曲企业的经济行为。

  因为,在低利率政策下,谁借钱谁就获利。比如说,目前民间信贷市场的利率一般为12%,而银行的一年期贷款利率只有6.39%,相差一半。在这种情况下,岂有人不千方百计向银行借钱?而借了钱就得投资,经济岂能不投资过热?再加上国内资产价格快速上涨,这种双重获利必然驱使投资人向银行借钱,让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各种投资市场。可以说,房地产市场过热和股市泡沫很大程度都与中国低利率政策有关。

  以房地产市场为例,只要低利率政策不改变,房地产投资过热就不可能得到遏制。从2004年至今,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但是效果都十分有限。何也?问题就在于没有从低利率政策入手。在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上涨情况下,必然会刺激各个方面的资金,特别是银行的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由于房地产市场与50多个产业有高度的关联性,其开发投资快速增长也必然会带动其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上涨,进而带动国内许多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

  限制银行金融杠杆对房地产投资者的便利性,促使银行信贷利率达到民间信贷市场的利率水平

  所以,就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来看,只要资本价格保持在相对低的水平,资产价格保持快速上涨的势头,那么经济过热、投资过热、银行信贷快速扩张就难以逆转。而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的关键,就在于低利率条件下便利的银行金融杠杆。因此,化解目前中国经济过热,就应该限制银行金融杠杆对房地产投资者的便利性,促使银行信贷利率达到民间信贷市场的利率水平,这样中国的经济过热也就能够得到遏制。特别是,3月份的CPI涨幅已经达到3.3%,超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2.79%,居民存款利率实际上为-1.068%(扣除20%利息税),当过高的CPI让居民的存款利率为负的情况下,银行利率上升势在必行。而且,利率上调的同时,还得缩小存贷差,即存款利率应该比贷款利率上调快一些。

  总之,无论是从实体经济来看还是从资产的价格来看,经济过热是不争之事实。尽管经济过热的根源有很多,但最为核心的是低利率政策,是低利率政策下的房地产市场过热,是低利率政策下的股市泡沫泛起。只有从低利率政策入手,让银行利率达到市场化水平,才是改变经济生活中的许多扭曲行为的根本之道。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