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吴晓灵:经济结构失衡是造成经济危机重要原因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5日 17:54 新浪财经

  

吴晓灵:经济结构失衡是造成经济危机重要原因

  2007年4月15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广州论坛”在广州鸣泉居凯旋宫会英殿隆重召开。上图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发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7年4月15日,“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广州论坛”在广州鸣泉居凯旋宫会英殿隆重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本次论坛的的主题是“亚洲金融危机十周年回顾与反思”。中国经济50人论坛是由中国经济学界部分有识之士于1998年6月在北京共同发起组成的非官方背景的民间学术组织。论坛聚集了中国具有一流学术水准、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且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近五十位著名经济学家。以下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作主题发言:

  谢谢主席先生,也谢谢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举行了这个研讨会。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十周年之后,我们来分析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很多专家学者都已经有谈到,我就不再说了。亚洲金融危机到底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呢?我想它的经验教训应该有三个方面。之所以会出现亚洲金融风波,首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危机的发生,最主要的应该是发生危机的经济体它自身的经济出现了问题,内因是主要的,国际上游资的冲击是外因。我记得很多人在总结亚洲金融危机教训时,争论到底是阴谋论还是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我想很多人都会同意这个观点,就是苍蝇不盯无缝之蛋,因而主要问题都是在经济体自身内部。

  亚洲国家在当时的时候,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展开说,上午很多专家都有谈到。第一是经济结构失衡,表现为外资流入过多,而且在外资里债务比较多,其中短期外债的比重比较高。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当亚洲国家开始改革,开始金融自由化,经济呈现比较快速的发展时,国际上看好这样一个新兴的市场,大量的外资投入这里。在内部发展的动力和外资流动的作用下,这些国家应该说投资的增长都是比较快的,而在这个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汇率估值不当,再加上贸易条件恶化,使得这些国家造成了比较大的贸易赤字。而它国际收支中的贸易赤字,是靠资本项下大量的流入平衡的,靠这样的格局维持平衡。

  一个国家当它的贸易出现赤字,靠资本项下的顺差来维持平衡,如果量小是一个比较好的组合,因为你贸易项下赤字实际上是使用别人的物资,但是如果掌握不好,量太大资本进行自由的流动会带来比较大的冲击。今天上午谈到了,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这些国家因为资本项下可以自由兑换,开始时大量外资流入,对经济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但是一旦撤资,也是巨大的损害,因而成也箫何、败也箫何,关键在于把握资本项下的流量。

  第二方面,亚洲国家的金融体制有失稳健。这些国家当时银行经营粗放,信贷增加过快,风险控制意识不强,货币错配,期限错配。另外就是货币估值偏高,汇率机制缺乏灵活性,监管不是很有力,当时在这些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和监管的能力都还没有达到能够很好的应付由于货币完全可兑换而带来的自由流动,金融自由化和调控能力是不太相适应的。

  第三个方面,危机处理机制不健全。尽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从拉美的债务危机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机,已经出现过很多危机了,但是亚洲国家在国内怎么样来很好地处理面临的金融危机,还没有足够的准备,因而缺乏国内处理危机的机制准备。在国际上货币基金组织多次帮助拉美,还有墨西哥处理金融危机,当中都出过比较好的主意,但是在东亚国家这么大面积出现金融危机时,用什么样的政策能够更好地来恢复国际上对这些国家货币的信心,反正事后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今天上午哈继铭先生也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是总体上,在特别关键的时候,能够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迅速帮助,稳定大家的信心还做不到。这是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储备了大量外汇的很重要原因。最后也是出于再次应付危机的需要,但是后来随着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发展,有的时候外汇储备增加是出于被动的。

  上午大家也都谈到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当中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站在旁边看到了这场危机给国家、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危险的场面,因而给自己敲响了警钟,也使得我国在不断地反省,如果自己遇到金融危机有没有承受能力?三次金融工作会议,确实也是我国政府在不断地反思金融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所遇到的问题,战争是不会全面爆发了,但是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在经济上如果受到大的损害,可能一个是能源的,一个是金融的。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金融业的竞争,在国际的资源配置方面谁能够有更好的金融配置资源能力,谁在世界上就有很好的实物资产的配置能力。

  出于这样的一些考虑,中国政府应该说从1997年之后,在不断地加大对金融体制改革的力度,上午谢平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我想强调几点。一个是各国在健全金融体系过程中,非常注重对银行进行改组,注重完善治理结构,加强风险管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对它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重组,它的银行和企业集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很多的关联交易,这些其实对于银行的稳健经营很不利,因而韩国对很多银行进行重组,特别是引入国外的战略投资者。中国从97、98年之后,一直是在酝酿着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因为它是我们金融业的主体,到了十六大,应该说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已经达到了共识,这个过程谢平已经讲过了,我就不再强调了。

  我要强调一点,中国在宏观调控任务较重的情况下,特别是中央银行面临外汇储备激增,对冲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中央银行仍然采取了改革优先的策略、加大金融机构改革的力度,动用了外汇储备注资,到境外上市。我们有外汇大量增长的情况下,还要引入外国的战略投资者,还要到境外上市,还要给自己增加资本项下的资本流入,为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国际经验和市场的压力,冲破我们在现有体制下难以冲破的一些约束。再有我们对农新社的改革,花了一千六百五十亿的央行票据,为农村信用社解决问题。

  面对银行体系流动比较多的情况下,收流通性的力度是有所顾忌的,当时很多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不足,为了配合证券公司进行综合治理,为了能够顺利的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收回过多的流动性方面,人民银行还是综合考虑了银行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这是最主要的,接受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一定要有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

  第二点,需要有一个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大家都知道我们汇率改革的推出是05年7月21日,但是这个方案的酝酿是从01年开始的,长达四年之久,才能够统一政府、社会各界对汇率改革的认识。你想一项改革的推出,要想获得大家的共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我们也认为,所有的问题,现在任何一个理论都很难计算什么样的汇率是最合适的,应该是一个供求都能够比较正常反映的市场,所决定的汇率才是均衡的汇率。沿着这样的思路出发,人民银行不断简化经常项目可兑换的手续,不断放宽资本项下用汇的改制,不断释放合理的外汇需求,可由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创造条件。

  第二方面的改进是加强国际合作,防范金融危机。上午谢平也谈到了,在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情况下,他国的危机也会波及到自己,因而大家都意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亚洲各国加强了货币合作,最主要的就是签订了清迈协议,希望发生危机时有一个合作,而且由双边的合作逐步向多边合作努力。中国在进行汇率机制改革时,我们也意识到中国的汇率改革会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动汇率的时候,我们下午七点对社会公布但从五点开始,给很多相关国家的央行行长打电话通报,中国的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得到好评,第二天马来西亚就宣布他的汇率形成机制加大灵活性。

  加强监管协调,建立预警机制和信息共享,从亚洲金融风波之后,东盟和中日韩(10+3)在金融监管方面的磋商是比较多的。大家也感觉到要发展金融市场,特别是亚洲的债券市场,因为我们的资本市场不发展不发达也是亚洲国家不能够很好地应对金融危机的原因。

  第三方面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刚才讲了三个教训,其实第一个就是经济结构存在问题,正因为重要,所以我放在第三来讲。

  

中国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樊纲今天也已经讲了,中国正处于世界经济结构失衡的漩涡中心。我们应该看到,
人民币汇率
升值的压力来自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但是这是经济结构失衡的反应,不是一个货币的问题,不是一个货币币值的问题,而是经济结构的问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社会保障不健全导致居民消费不足,在整体的国民储蓄中居民的份额是在下降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争取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向居民倾斜的这样一个政策倾向,我非常同意刚才很多专家的意见,我们应该在初次分配当中讲求效率,应该充分的体现市场经济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

  除了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的问题,还有我们在外贸方面,长期实行的奖出限入,投资向进口替代倾斜,产业方面的填平补齐,外汇方面的宽进严出,这些政策尽管近年来有所修正,但是政策的惯性作用,对双顺差产生仍有很大作用。我们的出口基本上以加工贸易为主,这种吸引外资的政策决定了汇率对贸易顺差的影响非常有限,汇率无论怎样变动,两头在外,出口方面减弱的竞争力会在进口方面增加,加工贸易就决定必须要有新增的价值,天然就是顺差,这些经济结构决定了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是必然的。要想减少双顺差,就要解决我们经济结构的问题。不解决国际收支双顺差的问题,就难以摆脱现在中国面临的

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大、外资流入,双顺差进一步增大,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就再次增大的循环。03年之后,中国已经进入了这样一种循环,这种循环对于中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如果一旦升值预期消失,有可能出现获利资金迅速撤离,从而引发经济振荡。大家说现在是资本项下管制出不去,但是它进得来就出得去,他进来你不可能挡他,他出去你也不可能阻他的。

  大家要记住老子一句话,非常深刻,“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事情发展很好的时候,我们也要想想危机在什么地方,类似危机都是国家在连续繁荣之后突然产生的。我们处于高山之巅,我们就要想想下面会不会面临深渊,我们有这样的危机意识,才能保持不对我们的经济有损害。我们应该看到社会资金的流动性这几年积累很大。中央银行在银行体系里,在银行宏观调控当中所做的对冲是不能够解决经济的根本问题的,只是为经济结构的调整在赢得时间,如果我们没有忧患意识,没有加大结构调整的紧迫感,我们的经济今后几年会面对很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要有忧患意识,加大结构调整的紧迫感,才能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我就说到这里,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