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杨涛:金融改革应从资源供求均衡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1日 11:14 中国产经新闻

  本报记者 栾璐报道

  在20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金融发展之路是迅速而杂乱的,亟待改革指之处也是千头万绪,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涛近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来说,社会福利的不断提高是目的,金融资源对居民的可得性是重要手段。

  他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中最具魅力而又变幻莫测的区域,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人类社会存续的基础,中央政府也把金融改革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杨涛表示,总体上看,

中国经济与金融运行都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例如,一方面是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中小企业等经济领域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这表明资金融通体制确实存在问题。而在城乡、地区、企业之间,金融资源配置也体现出种种结构性失衡。

  杨涛认为,从金融资源的需求来看,这种失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对居民的金融资源供给失衡。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民可获得的金融资源有限,表现在可用于个人投资、

理财,经济便利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极其匮乏。此外,政府金融政策对居民的重视也有所不足,如在股市改革、金融产品设计中,仍然偏重企业和政府的利益,其结果就是金融应带来的财富效应严重不足,个人难以分享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好处。

  二是对企业的金融资源供给失衡。从整体上讲,企业生产还缺乏稳定的长期信用供给,还是主要依靠“短贷长存”的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满足。对此,杨涛特别指出,有两方面问题不容忽视:一方面是需要有专门的长期信用银行,为长期投资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从公司债券开始发展企业融资产品。他认为,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应是创新机构。健全的金融体系需要多样化的机构,银行也要有不同规模和业务领域,在不同层面上进行金融资源配置。杨涛说,“现在农村金融领域放开了,这是一个重要起点,今后还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发展各类民间金融机构。”

  三是对地方的金融资源供给失衡。杨涛表示,在快速工业化时期,需要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加上现有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自然很大。但由于税制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没有发债权等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往往只能通过银行贷款、卖地或者用各类投资来获得建设资金。

  杨涛认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同时加强间接金融资源与直接金融资源的有效供给。

  他指出,首先,促进信贷资金配置的优化,需要多方面配套改革。除了制度和政策因素,从技术的角度看,还有必要在规范和调控信贷一级市场的同时,尽快发展和完善信贷二级市场。

  其次,还要增加直接金融资源的有效供给,除了继续发展传统的

股票、债券等市场之外,加快各类金融衍生品创新也是必要的。杨涛强调,金融创新应同时关注体制内和体制外创新。他表示,政府应给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创新以更大空间,而私募基金、合作建房融资等也理应获得更多宽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